文 | 月半悅讀
當飛機進入中國境內(nèi),所有人才都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只有白婳,低頭深情地輕撫丈夫的骨灰盒,再抬頭,卻已是淚流滿面。
看到這一幕,我哭得難以自已,這次九死一生的撤僑任務里,最讓我泣不成聲的,不是多么煽情的劇情,更不是過于悲壯的英雄與犧牲,而是那無處不在的感動與自豪。
不得不說,這部由外交官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實在太戳人淚點了!
01、撤僑。
故事設定在了努米亞,一個虛擬的國度。
當?shù)乇l(fā)內(nèi)戰(zhàn),一時間戰(zhàn)火紛飛、生靈涂炭,混戰(zhàn)之下各個出境通道相繼關閉,導致大量難民無法離境,其中就包括了很多中國僑胞。
好在,我國及時組織了撤僑工作,在大使館工作人員的有序組織下,撤離的華人除了護照之外,還人手一面國旗,有條不紊地搭機離開。
機場外面,則擠滿了手舉現(xiàn)金高價求票的民眾,亟待逃離戰(zhàn)亂,可在這種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真是有錢也用不出去。
也只有在這種時刻,才最能顯示出一個國家是否真的強大,也才最能體現(xiàn)出一個政府是否真的以民為本。
而這種讓人熱淚盈眶的安全感背后,則是無盡的自豪與驕傲。
可不巧的是,飛機上人多座少,外交部的工作人員主動留了下來,其中就包括,領事保護中心的“一等秘書”宗大偉,以及“隨員”成朗這個愣頭青。
按照預定安排,他們可以在第二天走海路離開。
然而,等他們返回時才發(fā)現(xiàn),戰(zhàn)亂后的城市,局勢已然失控,混戰(zhàn)中的社會秩序,也早已名存實亡,放眼望去,滿目瘡痍,堪比人間煉獄!
即使是領事館里,都已經(jīng)是人人自身難保了,而那些陷在戰(zhàn)區(qū)里的普通民眾和遭受了沖擊的中資企業(yè)員工,還在一無所知地前往預定撤離點。
所以,派人前往邊境,協(xié)助撤僑工作,刻不容緩。
本來,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圓滑的“老油條”章寧和“老練世故”的宗大偉去執(zhí)行,才最合適。
畢竟,這對兒老是互相揭底卻又極力維護對方的“損友”,在他們多年的外交生涯中,無論是面對政變、地震還是賑災,都配合地無比默契。
章寧還好說,他老婆白婳和女兒也被困在了那里,可宗大偉這個積極分子,這次卻有了不得不回國的理由。
他老婆要生了,產(chǎn)期就在這幾天,要不是這場突發(fā)的暴亂,他現(xiàn)在都應該陪在老婆身邊了,而不至于讓她臨產(chǎn)前還缺乏安全感。
實在無人可派。
所以,哪怕被宗大偉調(diào)侃是“瞎指揮”,嚴行舟還是無奈地決定,派“舍我其誰”的章寧和“一腔熱血”的成朗前去接應滯留邊境的同胞。
雖然,25歲的成朗,既不懂“阿語”,又沒有任何戰(zhàn)場經(jīng)驗,畢生經(jīng)歷過的最大危險,可能就是過年放炮了。
畢竟,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強不是!
02、換將。
可誰承想,臨行前,章寧卻在一場突發(fā)的街戰(zhàn)中被流彈誤傷而犧牲了。
這下子,大使館可真的是無人可派了。
要知道,外交官這種文職人員,又是在別國敏感時期行走,根本不可能有武器傍身,而文官撤僑所需要的,不僅是智慧和勇氣,還要充分利用國人在當?shù)貭I造的友好度。
顯然,這不是成朗一個連語言都不通的新人所能勝任的工作。
而宗大偉呢,手握老友送給自己還沒出生的女兒的平安牌,本就如同刀絞的內(nèi)心,又陷入了苦苦的掙扎之中。
一面,是國內(nèi)即將臨產(chǎn)妻子的翹首以盼,另一面,卻是老章的妻女和上千滯留同胞,正在努米亞邊境苦等援助。
何去何從,實難取舍!
終究,大義戰(zhàn)勝了私情。
在所有人向生而行時,宗大偉和成朗兩個手無寸鐵的文官,帶著對“小家”的牽掛,為了“大家”的周全,來了一場義無反顧地逆行。
他們此行,只為履行外長呂毅松對同胞們的那句承諾:
“祖國就在身后,使館就在身邊,我們一定帶大家回家!”
那種有靠山的安全感油然而生,我是個淚點低的人,每當看到這種場景,淚水就止不住了!
然而,他倆把人接到了,可屋漏偏逢連夜雨。
禍不單行的是,多半人的護照都在逃命時的混亂之中遺失了,而沒有護照根本過不了關。
這種時候,可就到了宗大偉發(fā)揮作用的時候了。
邊境檢察官哈桑,是個少有的講原則有底線的人,可面對他的一次次“刁難”,宗大偉總能陪著笑臉,私底下送禮求通融不成,就厚著臉皮攀交情。
沒有護照,就用臨時身份證,中文的不行,現(xiàn)場翻成阿語版本,照片背景要藍色,現(xiàn)場拍照。
可一次次返工,卻一次次由希望轉(zhuǎn)為失望。
直到最后,政變蔓延到了邊境,他情急之下實在忍無可忍。
他才徹底爆發(fā),對著哈桑吼道:
“章寧死了,就因為這場戰(zhàn)爭,無辜被牽連進去死掉了!他跟困在外面的中國人一樣,跟這場戰(zhàn)爭有什么關系?你有你的底線,但我的底線就是帶我們的人回家!這有錯嗎?!”
那一刻,宗大偉爆發(fā)出的憤怒傷感,令人感同身受,悲憤之下忍不住垂淚。
最終,所有人都被準予放行,宗大偉他們此舉,算是為戰(zhàn)區(qū)里的落難同胞們,開通了一條生命通道!
03、生死援救。
其實,到此為止,兩人的任務就算是圓滿結(jié)束了。
可是,早就應該趕到的白婳,卻在交戰(zhàn)區(qū)塞布塔爾失聯(lián)了,和她同在的還有公司的七八名員工。
這些人的安危,牽動著大使館所有人的心。
上次飛機滿員,這次大巴沒座,宗大偉就像是命里注定了要去接應白婳一行似的。
在那首熟悉的《星星點燈》里,看到宗大偉、成朗和瓦迪爾三人笑著奔馳遠去,明明是該笑的,可我的淚水卻早已奔涌而出。
如果說,他們之前的撤僑行動,安全還算是有所保障的話,這一去,那可就真的是生死難料了!
結(jié)果,歷經(jīng)艱難險阻終于見到白婳后,宗大偉和成朗卻瞬間傻眼了。
藏身在集市廢墟里的這些人,哪是七八個?這烏鴉鴉的一片,少說也得上百人了,更別說,還有人感染了瘧疾。
一場生死援救就此開啟,怎么帶著這支隊伍安全離開,并全須全尾地抵達港口,就成了他們兩人的大難題。
而更難的是,宗大偉根本無法對白婳開口說出老章的死訊。
作為外加官的后盾,白婳這位遺孀的隱忍堅強,也在得知這個噩耗后體現(xiàn)地淋漓盡致。
到了這個時候,她考慮的都不是自己的悲痛與哀傷。
她生怕這支隊伍因此垮了,才一句都不聲張地獨自忍下了所有的悲泣。
即使這樣,分歧和誤解還是避免不了。
關鍵時刻,聯(lián)系不上大使館,他們連往哪里走都成了問題,宗大偉只能憑借經(jīng)驗,制定一個最可能逃生的路線,靠大家手提肩扛,用雙腳丈量出一條生路。
他給大家設置的目的地,就是迪拉特。
而鋒芒畢露的成朗,因為小時候的遭遇,才最討厭撒謊,在協(xié)助撤僑時,他有孤注一擲的勇氣,卻沒有看透人心的本事。
所以,他才會出言不遜地駁斥宗大偉:
“你連跟大家講一句實話的勇氣都沒有!”
這邊,宗大偉好不容易才“擺平”成朗,可帶人找水的劉明輝又走散了,他只能帶著白婳和瓦迪爾離開大部隊去搜救。
于是,陰差陽錯地就有了張譯“眼技”封神的那一場戲。
04、賭命。
當時,他們一幫人路遇裝備重武器的叛軍,武力懸殊之下,只能舉手投降。
來到叛軍營地,高處吊著的那一具具尸體,在久處文明社會的我們看來,實在是觸目驚心,亂世人不如狗,古人誠不我欺。
看預告時,我甚至一度以為,他們一行人的命就交代在這里了。
事實上,叛軍頭目跟久聞大名的宗大偉,玩了一出“俄羅斯輪盤賭”的游戲,以雙方的生死為賭注。
這場賭,說是但憑自愿,可宗大偉卻根本不可能拒絕,只因為,他身上擔著的是二十多位同胞的命。
不得不承認,這場戲?qū)嵲谑翘简炓粋€演員的演技了,而張譯的演繹,可謂是恰到好處,讓鏡頭后的導演都動容了,無愧于他“影帝”的封號。
在拿起手槍那一刻,他心中的膽怯、遲疑、留戀、不舍,都從眼皮嘴角那失控的抖動中流露了出來。
其實,這才是一個正常的普通人面對生死抉擇時該有的表情。
試想一下,他連女兒的面都沒見到,對妻子的遺憾還未彌補,怎會對這世間毫無留戀?又怎能英勇無畏地一心赴死?
可他在這關鍵時刻,還是堅定地拿起了那把精致的金色手槍,豁出自己的命來換取身后同胞們的一線生機。
當被執(zhí)行槍決時,你心里在想什么?叛軍頭目的惡趣味,也問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我想回家!”
這個回答,一點兒都不華麗,甚至樸實到有點兒“慫”的感覺,可卻真實無比。
不可否認的是,相信無論誰身處那樣的境地,心里想的都是“回家”二字。
所以,當聽到那句“我們代表中國大使館,接大家回家”時,眾人一聲聲“回家”的呼應,看得讓人鼻酸。
另一邊,成朗也得到了成長。
他帶隊在大漠里艱難地走了整整13天后,終于在水盡糧絕前趕到了預定的目的地迪拉特。
看到前方有車,有國旗,他們就明白自己確實得救了。
畢竟,在那個時候,看到了“國旗”,也就意味著得救了,也就代表著安全。
那個“帶你回家”的承諾,讓人無比安心,而“一個也不落下”的信念,更是極其令人動容。
我覺得,到此為止,這部電影的意義已經(jīng)到位了。
我們都知道,“無論身處何地,無論多遠的路,祖國都會帶你回家,哪怕萬里歸途!”
可我們更應該明白,那些讓我們從頭哭到尾的劇情,除了強大祖國這個堅實的后盾,還有別的東西,那是一種大義,更是一種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