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劉謙第2次登上春晚。
有了前一年的熱度加持,這次他的魔術來到白熱化,全中國的人對劉謙這個名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于是,劉謙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魔術師變成了大名鼎鼎的魔術藝術家。
他的商業代言接踵而來,甚至還被日本特地邀請,錄制了一檔節目。
然而,就是在這檔節目里的行為,讓還沒有火到兩年的劉謙翻了車。
只見有人斷章取義,將身穿唐裝的劉謙跪拜扮演天皇演員,當成了辱華行為。
并將這個畫面放到國內互聯網上討論,迅速引起軒然大波。
之后,網上要求封殺劉謙的聲音層出不窮。
而事實上,因為這件事,原來有希望可以繼續參加下一年春晚的劉謙卻缺席了。
如今,劉謙早已在娛樂圈銷聲匿跡。
再談到他,外界能想到的印象也只是10多年前。
他在春晚上的精彩魔術表現和那句經典臺詞: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
對于劉謙突然消失,究竟和他當年疑似辱華那件事有關,還是另有其因?
這次,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關于劉謙背后的故事。
01、“魔術王子”養成記
1976年,劉謙出生在臺灣高雄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理想是當一名牙醫。
因為劉謙小時候牙齒不好,每當牙痛只要找做牙醫的舅舅,瞬間就不疼了。
對于劉謙而言,舅舅就像是魔術師那樣神奇。
拿著那些儀器隨便鼓搗幾下,就讓許多病人痊愈了。
所以,劉謙希望長大后能和舅舅一樣,能為牙痛病人解決煩惱。
不過,直到7歲那年,他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魔術。
那一年的某天,他和阿姨出去逛街,在百貨店看見一位工作人員表演魔術。
只見對方將硬幣放在盒子里,用手帕包起來,輕輕一彈硬幣就掉出來。
這一幕給小劉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可以說用震撼來形容。
于是,每當放學后他總要趕到那家店,求工作人員姐姐再表演一次。
后來,近距離觀賞已經不再滿足劉謙對魔術的癡迷。
懇求父母給他買各種各樣的魔術書,從入門到地獄級難度應有盡有。
當其他小朋友還在玩泥巴時,劉謙整天把他關在房間里,去研究這些復雜難懂的魔術書。
學了一段時間,劉謙將班級聯歡會,作為他人生初次魔術表演實踐地點。
別的同學都是唱歌跳舞,聽說劉謙要表演魔術,頓時睜大眼睛,緊緊盯著他。
劉謙也沒有讓同學失望,他的處女秀可以用“驚險”來形容。
只見他將鉛筆從嘴巴里吃進去,再將其從腦后面拿出來。
在場的所有人表示不可思議,當老師表示還想再看一遍,劉謙卻拒絕了。
因為他只表演一次,保持魔術該有的神秘感。
由于劉謙沒有魔術老師指導他如何去學,所以他的表演基本都是靠自學。
而本人又自認并非是有天分的魔術師,為此有時一個動作要練幾千遍才能達到滿意。
但就是這般用心,讓劉謙很快在魔術界嶄露頭角。
12歲那年,他參加了臺灣省兒童魔術大賽,并擊垮200多選手獲得冠軍,給他頒獎的還是偶像大衛科波菲爾。
上高中時,劉謙結識了魔術大師徐磊思先生。
對方慧眼識珠,很欣賞他,更是教了許多專業魔術手法。
劉謙人如其名,虛心請教,即便有點小成績,也依舊保持謙虛。
他知道閉門造車一輩子不會進步,于是一邊上學一邊在酒吧里表演魔術鍛煉自己。
青春期那段時間,劉謙的近景魔術技巧不僅進步很快,也最厲害。
話是這么說,劉謙父母卻并不支持他靠魔術謀生。
剛學魔術那會,劉謙經常在爸爸媽媽面前表演,因為從小看到大,母親已經膩,甚至可以說討厭兒子耍魔術。
即便是兒子獲獎,母親內心也毫無波瀾。
她認為這行不穩定,所以經常勸劉謙不要繼續在魔術上搞幺蛾子,安分將精力放在學習上。
而這邊的劉謙也是這么認為,他對魔術癡迷歸癡迷,但卻從未將其當做職業發展。
劉謙想做白領,所以從東吳大學日語系畢業后,他就一直在找一份這樣的體面工作。
好好上班,偶爾耍耍魔術,豐富下精神世界。
但很可惜,劉謙滿懷憧憬跑遍所有和專業對口的日企公司,都沒一個能讓他滿意的。
就這樣,劉謙找了一年工作。
四處碰壁之下,他只能回歸到老本行,試著靠魔術來發家致富。
02、“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
魔術畢竟是劉謙得心應手的東西,他在國內先后參加了許多魔術大賽,都有獲得不錯名次,經常拿第一更屬于司空見慣之事了。
相比于臺灣,內地的機會更多。
劉謙就曾在上海有過三年的街頭魔術表演經歷,還擔任過是星空衛視《魔星高照》主持人。
可以說什么人都能碰到,什么事也都會發生。
不過,這最能考驗他身為魔術師的應變能力。
最讓劉謙記憶深刻的就是,他到水果店買蘋果,切開蘋果,里面有張紙條寫著:你中獎了,獎品為一臺彩電,請找店主領取。
他的這段操作,讓店主傻了眼。
還有跟同伴玩吃牙膏魔術,工作人員準備道具,忘了將牙膏換成巧克力醬,同伴為了呈現完美的表演效果,硬是將牙膏吃下,臉唰地就白了。
劉謙在旁目睹了整個過程,同伴最糗的一刻,他一輩子也忘不了。
以及,到五金店表演魔術,劉謙幾秒鐘把人家勺子變彎了。
本想著會得到老板夸獎,沒想到對方第一句話就是讓他賠錢。
在這個節目里找嘉賓表演魔術,對于剛剛主持的劉謙而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好不容易找到一名農民大叔,結果前戲太多讓人誤以為是騙子,還準備和劉謙干起來,甚至想要潑糞。
除此之外,劉謙失手也并不少。
就像任何歌手都有走音的時候,關鍵是他怎么應變,才是節目最大的看點。
在一次表演噴火魔術秀,可能是空氣太潮濕,燃燒不充分,東西掉下來拿在手上還在燃燒。
這讓劉謙疼得要命,可要強的表演精神,讓他還是裝出若無其事的帥樣。
憑借這檔節目有趣的情節,劉謙還讓觀眾看到魔術不可思議的地方。
后面他更是在國際上打響了名聲,先后在多個國家的世界魔術大會上進行演出。
緊急隨后,日本節目向劉謙拋出橄欖枝,特邀他制作了兩小時的個人特輯,讓世界對他進行了更深度了解。
不過,這還不是劉謙大爆階段,他真正被內地觀眾廣泛知曉,還是2009年的春晚。
被春晚邀請的那一刻,劉謙無比激動。
以前他面對的觀眾最多也只有1萬,一旦登上這個大舞臺,就會有十幾億觀眾盯著他的雙手。
劉謙滿懷欣喜給導演帶去了很多以前表演視頻,并得到了一致地認可。
但在彩排中,導演又斃掉了許多不錯的節目,這讓劉謙倍感壓力。
就像是在戰場上沖鋒,不知道下一秒中彈的是不是他。
不過,從這方面,還是能看得出央視的嚴謹,對十幾億觀眾相當負責。
好在最終敲定讓劉謙表演的節目,既讓表演者滿意,也讓導演喜歡。
劉謙初登春晚,一切都如此順利,他的橡皮筋、硬幣入玻璃杯,戒指進雞蛋,三個魔術過程完美無瑕,這極大引起了觀眾的好奇。
那一年,趙本山演什么小品已經不算很重要了。
春晚過后,很多媒體和網友加入了解密行列,猜測劉謙這三場魔術的奇妙之處。
就連橡皮筋生意也被劉謙帶火了,凡是所到之處的小賣部,排隊買的都是這個小玩意。
劉謙壓根沒想到上完春晚后會這么火,但令他更沒想到的是,第2年他再登春晚。
四面八方迎來鮮花掌聲的同時,還有造謠污蔑。
當初,將劉謙捧得如此之高的媒體,那時對他的詆毀就有多惡意。
03、兩次春晚,從天堂墜落谷底
2010年,參加過兩次春晚的劉謙,在國內已經紅透半邊天,還二度受日本節目邀請。
而在這次中,劉謙需要遵守日本的歷史文化習俗,對“城主”行跪坐禮。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劉謙臺灣人的身份,參加日本節目,這兩個關鍵的信息點,讓嫉妒他的有心人,有了抹黑的機會。
很快,有關于劉謙下跪“日本天皇”等五花八門的文章層出不窮。
一時間,劉謙迎來鋪天蓋地的謾罵,網友更是要求電視臺封殺他。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劉謙團隊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終于有所減少負面影響,但可惜的是,他為此錯失了2011年登春晚機會。
不過,劉謙并沒因愛生恨,自始至終他對祖國很有認同感。
很少有人知道,2012年,劉謙站在美國舞臺上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作為一名中國人,第一位獲得魔術界最高榮譽,我感到很驕傲。”
再到后來,劉謙更是堅持用中文向全世界粉絲說出感謝詞。
在這樣的情況下,同一年,劉謙得以重返春晚舞臺,而關于“辱華”的謠言不攻自破。
然而,次年春晚,劉謙的一個行為將他又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那一年,央視做出調整,劉謙和董卿這對黃金拍檔被拆散,取而代之的是和還沒因嫖娼入獄的李某迪成為了合作對象。
可能是兩位不熟悉的關系,劉謙一上臺就緊張到失誤多次。
更要命的是,作為搭檔,李某迪不給劉謙解圍也就罷了,還給他出了一道難題:“你能變盤餃子嗎?我有點餓了。”
隔著鏡頭外的觀眾,都能夠感受到劉謙的無奈無措。
攤上這樣一個豬隊友,劉謙頭疼極了,只能自找臺階下來。
幾分鐘后,不知道是為報復李某迪故意刁難之仇,在魔術最重要的階段,李某迪和他說了幾句話,劉謙脫口而出:“什么?找力宏?”
意識到自己說錯話,劉謙連忙說對不起,自嘲道:“我還沒找董卿呢。”
而李云迪疑似生氣了,回到鋼琴前將琴譜扔到地上。
春晚結束后,圍繞敖劉謙魔術本身的討論少之又少,那句“找力宏”反而引來吃瓜群眾的強烈圍觀。
原因就在于,前一年春晚,王力宏和李某迪合作過一把,之后他們的關系被一些腐女曲解為是同性L。
緋聞越傳越廣,令兩位當事人不堪其擾,本來還是好朋友的他們不得不避嫌,一度鬧得很難堪。
所以,劉謙僅僅是這三個字,便引起了驚濤駭浪。
04、再厲害的魔術師也要休息
王力宏和李某迪的粉絲指責劉謙故意刁難他們,不明真相的路人在一頓亂科普下,也加入了討伐劉謙的大軍。
罵他蹭熱度,開玩笑不分場合,說話不經大腦。
眼看輿論發酵得越來越厲害,劉謙坐不住了。
冤枉的表示這都是流程,而非即興發揮。
可令人尷尬的是,李某迪表示魔術有彩排,但臺詞不是。
雙方各執一詞,孰對孰錯,無從得知。
直到央視的一句話,再次令外界對劉謙送上來狂轟亂炸式的辱罵:劉謙是即興發揮。
再加上傳言劉謙被王力宏暴打的傳聞,似乎他故意找事已經蓋棺定論了。
盡管后面王力宏以調侃的方式替劉謙澄清,兩人一頓幽默的互動,也并沒有讓這段流言蜚語瓦解。
從這一年開始,劉謙就沒再上春晚了,有關于他被封殺的消息自然也就來了。
很多人猜測,他不是受“辱華”的影響,就是那次嘴賤風波。
然而,真正的情況是劉謙累了。
他表示經歷過太多次嘔心瀝血創作,突然又被臨時斃掉,匆忙準備新表演的痛苦過程。
不僅身體累!心更累!
2013年,劉謙與模特出身的王希怡從相識到相戀。
在次年領證結婚后,他就有5年時間沒有任何應酬。
一是他想要照顧家庭,專心研究魔術,二是老婆比經紀團隊管得他還要嚴。
對于劉謙一直執念于上春晚,王希怡始終不理解。
覺得丈夫每次上春晚她就失戀一回,因為籌備起來24小時不停歇,這種狀態需要持續四、五個月。
如此一來,在老婆的壓力下,劉謙也不愿逼迫自己。
他緊繃的神經支撐不住,自然是需要休息。
直到2019年,劉謙才重新殺回央視舞臺,但這次他的表演受到了嚴重的質疑。
因為被拍到有助理蹲著給他作弊,當時劉謙所表演的《魔壺》主題,被外界惡意調侃為《換壺》。
這讓劉謙感到寒心無比:“可以侮辱我人格或是生活任何方面,但如果質疑專業我會很糾結。”
劉謙甚至為此拿性命發誓,他從事魔術表演以來,全是通過日夜努力所換來的真實效果。
后面,劉謙換成透明壺,以一鏡到底的拍攝模式,力證自己清白。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從那以后,劉謙再次陷入沉寂。
看完了他的故事,你就會知道一個優秀的人。
身上需要承受多大壓力和詆毀,才能強大起來。
希望劉謙能調整好自己,有一天重新站到舞臺,繼續表演魔術。
轉自FancyMusicc 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