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縫紉機樂隊》中講述了懷揣搖滾夢的修車工胡亮,在伙伴們的幫助下組建了“縫紉機樂隊”圓夢。而筆者認為是因為胡亮永不言棄的精神,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
是因為胡亮永不言棄的精神,終于找齊了樂隊成員。胡亮為了守護家鄉的搖滾公園,高薪請來音樂經紀人程宮,吉他公園將被拆除,并打算舉辦一場演出以向集安市證明搖滾精神沒有死。胡亮擔任樂隊的主唱兼吉他手,丁建國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的女兒,當了樂隊的貝斯手,炸藥是樂隊的鼓手,從臺北來東北“混口飯吃”,楊雙樹擔任樂隊吉他手,曾經也是樂隊風靡一時的吉他大帝,鍵盤手希希還是個學生,卻不被媽媽支持,經常從窗戶溜出去參加樂隊活動,就這樣縫紉機樂隊正式組建。看得出來,胡亮,愿“豁出一切”捍衛大吉他雕塑、家鄉搖滾公園,希望通過演出保下吉他公園,所以說,是因為胡亮永不言棄的精神,成功組建了樂隊。
也是因為胡亮永不放棄的精神,成功舉行了一場演出。為了成功舉辦演唱會,幾人找了電視臺宣傳樂隊,可卻被人誣陷隨身攜帶炸彈,宣傳被趕來的武警破壞,好不容易要舉辦演唱會,半路上幾人被人堵在半路上,到了晚上幾乎是人人帶傷,大吉他也隨之被拆除,可是樂隊卻不放棄,依然舉辦演唱會為大吉他送別。不難看出,胡亮永不放棄的精神,即便面對重重困難,也堅持舉辦一場演唱會。所以說,是因為胡亮永不放棄的精神,演唱會成功舉行。
總的來說,是因為胡亮永不言棄的精神,最后才能成功圓夢。從小時候看到破吉他樂隊后,胡亮就非常喜歡搖滾,直到集安打算拆除吉他公園,胡亮費盡心思找來程宮當經紀人,組建起一支樂隊,希望能改變集安的主意。
冰心在《繁星 春水》中寫過:“成功的花,人們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古往今來,沒有一個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苦難與挫折是成功者的試金石,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經歷風雨,又怎么能見彩虹,要想實現夢想,取得輝煌的成就,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更辛苦的努力和勞動,就必須經歷和銘記成長中的最重要的一課: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