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2019年女排時隔16年再次登上奧運會領獎臺,成為第五支11戰全勝的戰績,她們輝煌的時期收到全國人民的支持,但是低落的時期卻招到質疑,從低古到輝煌觀眾們只知道訓練有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不知道的是在輝煌的背后是千萬個小時的辛苦付出,是她們十年如一日,鐵杵磨成針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它不僅僅是一部好的電影,更是一部可以見證女排精神的紀錄片,女排鼓舞著14億中國人民努力拼搏,不服輸,不氣餒的精神氣質,女排精神已然成為當今時代的最強音。電影想要表達的、升華的主旨,在我看來,是倡導對人性的理解以及放開心態緊跟時代的精神。比如,郎平當上國家隊教練時,主張隊員不要僅僅成為一名運動員,而是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比如郎平引進國外的訓練方法,帶給國家隊戰略戰術上的改革,使國家隊不在這種地方落后于其他國家等。
但其實,電影最打動人心的地方,仍然是在什么都沒有的年代,一代老女排用流血不流淚的精神,用硬練往死里練的勁頭,犧牲自己去奪冠。那種有點呆的練法,毫不勞逸結合的練法,是當時唯一的一條路。我們還不能夠站在高處看待我們自己和自己的排球。因為,那時我們的經濟水平局限了我們的視野,無法做到與國際保持一致。
如今我們經濟已經趕上,人的想法卻變了,除了當運動員之外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精神”沒有了。那個“精神”究竟是什么?是如今一談起女排就隱約感到的自豪感嗎?我想是的。那個“精神”是一種把自己的表現與集體利益相融合的一種思維方式。這樣一來,難道是要教人重新找回“為國爭光”、“為中國人爭光”的思想嗎?不,其實本片中郎平的一句話解答了這個疑問。
郎平對于崇拜她,并希望也能像她一樣好的運動員朱婷說,“你永遠不可能成為我,你要成為你自己”。原來,最后郎導希望教會女排姑娘們的事情是,為自己而戰!了解隊友,了解對手,了解自己!從而為自己身為運動員的身份而戰。郎導發給每個女排姑娘“同寢室隊友情況問答表”的用意也在于此。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這種同理心不光在生活中,在賽場上也可以派上用場。
在場上奮勇拼搏,用頭腦配合隊友,關鍵時刻保持冷靜果斷扣殺。這就無限接近一個優秀的運動員。郎平對女排姑娘的每一次演講、交流、心理輔導,都是“希望她們不僅成為運動員,更成為優秀的人”這一理念的最好體現。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失敗的機會。只要你能在失敗的時候及時的恢復和調整,結果終究不會太差。女排的迭代更替改變的是物質條件,不變的是人的斗志。祝福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