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是香港電影發生巨變的一年。
因為這一年,一位華人巨星,一位天下第一武指,一種獨屬華語電影的電影類型出現了。
這一年前,成龍作為李小龍的模仿者,接連拍了幾部片子都不溫不火,快要對電影喪失信心,準備安心做武術指導。
這一年,袁和平已經做了八年的武術指導,但他的袁家班始終被劉家良的劉家班壓一頭,而且劉家良那會已經開始做導演。
這一年的前一年,洪金寶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三德和尚和舂米六》上映,詼諧+功夫這個概念被人們認識,但并未開始流行。
在這種契機下,“香港電影教父”吳思遠看中了袁和平與成龍。
他提拔袁和平當導演,讓彼時心灰意冷的成龍做主演,《蛇形刁手》誕生了。
《蛇形刁手》上映后,氣勢如虹,票房拿下270萬,位列年度第八,成龍總算擺脫了票房毒藥的尷尬稱號。
其中幽默逗趣的武打設計讓觀眾眼前一亮,功夫喜劇這種類型從此登堂入室,成龍也因此嘗到了走紅的滋味。
吳思遠趁熱打鐵,又讓袁和平跟成龍聯手打造了另一部功夫喜劇《醉拳》。
相較于袁和平與成龍合作的第一部電影《蛇形刁手》,《醉拳》雖然延續的是原班人馬,但是《蛇形刁手》的全面升級。
動作搞笑升級,語言逗趣增加,還多了劇情反轉式幽默,連成龍和袁小田的角色設定也比《蛇形刁手》討喜,這才算是正統的功夫喜劇。
尤其是袁和平跟成龍一起獨創的醉八仙,以及最后一招何仙姑,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每一招配一句臺詞,每一招都花樣多遍,即使是后來的成龍、袁和平都無法復制這段經典。
故事上依舊是功夫片的老套路,傻小子闖蕩江湖拜師學藝后手刃敵人,但676萬的票房,年度第二的成績,證明了成龍的大紅不是曇花一現。
這部電影由此成為成龍生涯第一階段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片中的眾多人物形象直接影響了日本游戲和漫畫,成龍也從《蛇形刁手》的投石問路到《醉拳》后,徹底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一條不同于李小龍的功夫喜劇之路。
羅維看到成龍成了香餑餑,便把他從吳思遠那里要了回來。
1979年成龍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笑拳怪招》上映,票房544萬,當年的年度冠軍,是羅維從業以來的最大成功。
可羅維給成龍的片酬卻只有6000塊,僅是之前的兩倍。
即使成龍那會已經憑借《醉拳》紅遍全香港,成了票房靈藥了,羅維依舊我行我素。
羅維這個人也是個奇才,錯過三次可以擁有國際巨星,躺著賺錢的機會,第一次是李小龍,第二次是成龍,第三次是李連杰。
每次都是因為小氣,肚量小、鐵公雞、不大氣,羅維當時若能改變一點,也不至于一個巨星都沒落下。
既然羅維不講情面,成龍也沒必要留在羅維那里拿固定工資了。
1980年成龍最終擺脫羅維,鄒文懷用420萬片酬讓成龍與嘉禾成功簽約。
加盟嘉禾后,鄒文懷給了成龍極大的創作自由,任由他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表演天賦。
成龍給嘉禾拍得第一部電影,也是他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
《師弟出馬》中有經典的邵氏推拉鏡頭,還有從頭打到尾的充實感,以及各種巧思和雜耍。
成龍的扇子、元彪的凳子、石堅的煙袋、黃仁植的腿功、李麗麗的斗牛武,結尾處長達二十分鐘的實戰。
這些設計在《師弟出馬》中結合喜劇元素,看得熱熱鬧鬧,盡管故事依舊很套路,人設依舊沒邏輯,但觀感上確實很樂呵。
當然,《師弟出馬》沒有辜負嘉禾給予的厚望。
一經上映,立馬打破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成為首部票房破千萬的港片。
成龍一躍成為當之無愧的巨星,嘉禾也繼李小龍之后再次開啟了他們的輝煌時代。
《蛇形刁手》《醉拳》《笑拳怪招》《師弟出馬》,四部電影讓成龍變巨星,也讓功夫喜劇開始大放異彩。
直至1982年洪金寶的《提防小手》出現,功夫喜劇變成了時裝動作片。
成龍、洪金寶作為功夫喜劇的雙子星,他們此后的電影風格基本都到了時裝動作喜劇上,《夏日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都是動作喜劇片中的經典之作。
這一時期,盡管有李連杰的《少林寺》的推動,但功夫喜劇已經開始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功夫片再一次東山再起還是1991年徐克和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之壯志凌云》,飄逸的動作設計,瀟灑的角色設定,都叫人過目不忘。
可徐克與李連杰帶來的這股功夫片熱潮也僅僅維持了幾年便因李連杰遠赴好萊塢而告終,此后徐老怪陷入了特效的泥潭再沒出來。
進入新世紀,功夫一蹶不振,再無當年的威風。
世紀初李安的《臥虎藏虎》,張藝謀的《英雄》,倒是將功夫片帶熱了一段時間。
2006年,李連杰主演的《霍元甲》也曾讓功夫片一度成為熱門,也間接促使李連杰和成龍首次出現在同一部影片中,《功夫之王》由此而來。
這一階段,甄子丹的《葉問》系列大火。
但對于功夫片來說,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的努力終是杯水車薪,功夫片已難以東山再起。
2019年,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上映,功夫片正式落下帷幕。
時代的變化,動作演員的斷層,特效技術的發展,以及電影拍攝的規范化,曾經不要命的拍攝早已不現實。
那些拳拳到肉的動作也被眼花繚亂的特技取代,觀眾更喜歡看飛天遁地、御劍飛行,而在狹小空間里打斗的場面此刻略顯單薄。
功夫片曾經是華語電影的招牌,如今成了時代的符號,但“功夫片”這三個字永遠不會被忘記,那些行云流水還可以在老片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