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國劇王牌,是什么劇?
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說出答案:主旋律大劇。
那么,主旋律正劇中哪種類型少而精,已經成為新的國劇收視王牌?
答案是:扶貧劇。
去年年初的一部《山海情》,刷新了很多觀眾對主旋律扶貧劇的認知,豆瓣9.2不說,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東南衛視、寧夏衛視五臺黃金時段聯合首播,收視越戰越勇。
今年一部楊蓉、劉奕君主演的《大山的女兒》,央一播出期間穩居全國收視第一,開分9.1,最近央八重播,不但分數飆到了9.3,重播收視還穩穩破一,甚至不輸首播收視,堪稱神走勢。
從數據來看,這些高分劇集的播放量和熱度也相當可觀,且年輕觀眾占比很高。
我們終于可以說,主旋律劇不但熬出頭了,而且火出圈了。
只要是央視播出的扶貧正劇,觀眾就愛看,口碑就不會差,收視就能奪第一。
如今,又一部主旋律扶貧劇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劇集剛開播,就創下近期央視一套電視劇收視新高,而且,還是節節高,首播收視破一,第二天酷云收視1.2,第三天酷云收視1.3,第四天直逼1.4,已經連續四天穩居全國收視第一。
它,就是集合了一票實力派的脫貧攻堅重點大劇——《那山那海》。
一部描述畬族群眾脫貧之路的正劇,到底有著怎樣的魔力,如此受觀眾歡迎?
它又會不會超越《大山的女兒》,創造今年又一個扶貧大劇收視奇跡?
一口氣刷完八集,來,跟我一起向山里走去,向海里走去。
1、那些最難以啟齒的“窮困”,幾乎都被這部劇講透了
扶貧劇,一直是國劇很值得做的一道“題”。
破題的關鍵,當然是講好如何脫貧致富。
難點在于,既要真實地展現出“窮”與“困“,不能太過浮夸煽情,又要讓觀眾感同身受,不能懸浮草率。
尤其是新一代觀眾,沒有“窮”過苦過,對窮缺乏基本的認知,所以要講明白怎樣從窮到富,就必須先說好窮。
央視這部大劇,用了兩集,就把“窮”拍得明明白白。
怎么拍?把鏡頭對準畬族觀風寨雷家三兄弟。
大哥雷銓水是老實巴交的榆木疙瘩,和青梅竹馬定了娃娃親,因為窮,面臨被退婚。但為人厚道、踏實,像個栓子,緊靠大山。
二哥雷恒水(楊錚 飾)性子急,一身是勁,敢說敢干,遲早奔騰入海。
三弟雷德水是全家的希望,但打小被全家寵著,心里只有自己,是前8集中最令觀眾討厭的角色。
主創開場就用三場大戲,將“窮”背后的“困”,表現得入木三分。
第一場,吃不飽飯。
劇集開場,就用大全景鏡頭展現了當地畬族的環境,因為全族人住在大山上,山路險峻,或者說,根本沒有路,過去讀書人趕考,都要冒死攀巖。
好東西運不出去,山外的東西進不來,當然窮。
因為窮,雷家一家四口人,每天吃一頓飯。準確地講,不算是飯,而是一碗米粥。
就這樣,一桌人還讓來讓去,二哥給三弟倒半碗。大哥又把自己的半碗倒給了老二。
到最后誰都沒吃幾口。
自家母雞好不容易生了兩個雞蛋,阿母取了一小塊臘肉,和著蛋一起炒,放上桌,卻最靠近小兒子德水。
老大老二你看我我看你,誰也沒動筷子,幾口把粥喝完,用舌頭把碗舔個干凈,最后把三弟吃剩的一點雞蛋,推到了阿母面前。
一家人有多窮,一頓飯就拍明白了。
第二場,彩禮錢難倒英雄漢。
本來家里就揭不開鍋,但雷家又遇到了必須用錢的事。
老大雷銓水和菊香兩情相悅,但菊香的父親嫌雷家窮,想悔婚。限雷家在三日之內拿出500塊錢來當彩禮,否則就退婚。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場忽然而至的臺風,又將雷家的牛棚刮倒,雷家的牛,一頭跑了,一頭被砸死。
指望著賣掉兩頭牛換錢的計劃泡湯。關鍵時刻,媒婆上門,勸老二入贅山下有錢的林家。
一身傲骨的恒水自然不答應。
但老大為了追牛摔下了山崖,把腿摔壞了。藍家連三天都不等了,立馬讓對女兒有意的村長兒子大虎上門。
恒水為了大哥娶老婆,小弟有錢上學,決定答應入贅,抱著林家送的聘禮——一臺14寸的彩電去了藍家,用彩電給大哥做彩禮。
但藍家不但不要,還出言譏諷,讓大虎把彩電抬走,一群人爭奪推搡中,彩電摔到地上摔了個粉碎。
窮帶來的窘迫和羞愧,在這里達到高潮。
窮,往往能看到人生悲歡,世間百態。
當一家人除了大哥,全都把怒氣發泄到老二頭上,一向硬朗的老二終于忍不住悲戚:“咱們家的日子,咋這么難呢?”
但窮到這里還不算完,更艱難的考驗來了——
第三場是重頭戲,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在藍家悔婚,與村長家聯姻吃飯的時候,倚山靠海的當地遭遇大災——臺風導致強降雨,連日大雨又引發山體滑坡,加上村干部對陳老師的提醒視而不見,幾十年都沒見過的大洪水——到來了。
洪水+暴雨中,村民丟下家當逃生,
但學校的學子們卻被大水困在瓦房頂上,身手矯健的恒水雖然冒雨游到了瓦房附近,卻沒有工具接應他們。
大虎從家里找來長梯,卻被大水沖走,關鍵時刻,雷家大哥奮不顧身跳進大水,截住了隨水飄遠的梯子,但傷口進水腿傷更重了,被救上來已經奄奄一息。
經過眾人努力,終于救下孩子們,但全村的家當毀于一旦,本就家徒四壁的雷家更是變得一無所有。
雖然雷家兩兄弟的表現,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但最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大哥的腿再也耽誤不得,必須馬上下山。
下山,哪來的錢給大哥治腿,這一窮二白的一家人,如何跨過這個坎?懸念在此埋下,觀眾不但跟著入戲,老一輩那些或平靜,或爆發,或奔涌的記憶,也在匯聚。
那是一代人關于窮、餓、困頓,難以忘卻的記憶。
導演這么拍,為的就是讓觀眾感受到,自己是和劇中角色站在一起的。
越是臟苦窮,越說明扶貧工作的必要性;
越是沒有路,越是需要扶貧脫貧闖出一條路。
2、 脫貧致富故事不好講,但央視“解題”的思路,讓人眼前一亮
窮,不好拍。《那山那海》拍出來了。
但更難拍的,是怎樣拍出:從窮到富。
當一腔熱血,進入現實的大江大河,雷家三兄弟為代表的畬族村民,如何跨越山海,甩掉窮根,這才是最難的難題。
可以說,全劇沒有真正的大反派,擋在雷家三兄弟帶領全村脫貧致富路上的一道道難關,就是最大的反派。
該如何應對?
第一個難關:找富路。
為了給雷銓水看腿,恒水背著大哥,在陳老師的幫助和資助下走出了大山,坐上輪船,山哈看到了海。
可接下來的問題是:要給大哥治腿,還需要一筆不小的醫療費。
錢怎么來?
好在,就在登船的時候,雷恒水遇到了為了躲掉和自己的婚事逃出家的林月仙。
她先是一眼看到了為島上商家送貨的商機——恒水有力氣,自己有腦子,這買賣一趟就能賺一百,多跑兩趟恒水的醫藥費就有著落。
這筆買賣正做著呢,她又從腳下的螃蟹獲得靈感,島上野生的紅膏蟳,城里人想吃得很,但沒有規模生產,就賣不出高價。
那如果能規模化生產呢?這不就是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但,這條路也沒那么容易走,老實善良的恒水,先是被當地無賴騙得把自己的紅膏蟳和那人的菜蟳一起賣。
接著又繼續被騙去一個人一夜鏟完幾噸蛤蜊殼,整個人干暈過去。
山哈要鬧海,可不是嗆幾口海水那么簡單,但真要讓山海找到了路,那旺盛的生命力能創造的價值,蘊含的力量,也極其驚人。
大哥的醫藥費,兩天就賺到了,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一條海上富路,也已經擺在眼前。
接下來,就是脫貧致富最大的難題了——
第二個難關就是:斷窮根。
賺到錢的恒水,剛好碰到了已經被破格提拔為鄉黨委書記的陳老師。又遇到了從鄉里走出去的老板林源昌,他愿意把村民安置到自己的水產養殖廠,讓大伙跟他一起學著搞水產養殖。
可問題來了——村民哪愿意下山?
關鍵時刻,雷恒水站了出來,直接向鄉親們展示自己兩天賺來的錢,還告訴了鄉親們一個山外面的世界。
心路通了,山路就不是問題。
當觀風寨與外面世界的聯系被打通以后,整部劇的格局也徹底打開。
故事講到這里,雷家兄弟當地村民鋪開了兩條路:留下來,或是走出去。
第一條路,走出去。
一起“趕海“,搞養殖,走富路。
第二條路,留下來。
“開山“,修出一條大山通往外邊的路。
無論哪條路,都真正揭示了扶貧的意義,不只是物質上的支持。那樣只會加重依賴性,造成惡性循環。
真正要做的是,幫助村民斷窮根,走富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就好比,扶貧不是往大山里澆水。
那只能解一時止渴,不治本。
扶貧的意義,應該是連通山海,跨越山海,縱橫山海。
《那山那海》的故事說到第八集,真有那么點意思了。
3、4位老戲骨,全員實力派,這陣容不華麗,但演技管夠
這些年的許多國劇,都采用了流量明星+實力派壓陣的陣容配置,老實說,未必管用,演技差距太大,難免各演各的。
但央媽的大劇,本就自帶爆款潛質和流量屬性,無需為了流量硬湊,也無需堆砌華麗陣容。
本劇的演員人氣未必高,但個頂個演出了人物的神韻。
第一個驚艷到我的,張光北。
最初看到“楚云飛”和“呂布”來演一個鄉村老師,我心里還犯嘀咕,這能不竄戲?但看完他的表演一查資料才發現,誤會大了。
1986年,張光北就憑《芙蓉鎮》中的角色出道,各種角色都能演,這些年他最顯眼的角色是《山河月明》里的王保保,可并不代表他真的只會演武將。
本劇中的陳越校長,雖然是配角,但卻是一個極其動人的角色。
這個人物20來歲來到觀風寨支援鄉村,結果妻子因此提出離婚,但就在他猶豫的時刻,一群山里的孩子帶來的雞蛋和糖留住了年輕人的心。
這一留,就是整整30年。
當初意氣風發的俊朗少年,如今已成為滿身補丁的中年大叔。要不是楊立新飾演的市領導慧眼識英雄,提拔他為海灣鄉書記,全面主持觀風寨的救災和扶貧搬遷工作,他可能一輩子無法施展全部的才華。
這種甘于奉獻的角色看似好演,但要演得所有人信服很難。
但張光北不顧危險救學生,又一個人跑下山尋找支援時,眼中閃爍的光芒卻完完全全說服了我,讓我相信在這個大山里,有這么一個把一輩子奉獻給大山的陳老師,而當初打動他的,只不過是幾個雞蛋,一碗肉,和一群孩子們,金子般的心。
一個62歲的老演員演出這種真摯是很難的,但我卻看到了少年的眼神,真是精彩。
第二個打動我的,是女主奚望。
母親是茹萍,繼父是劉之冰的中戲校花奚望,剛剛憑《唐朝詭事錄》中的輕紅一角讓觀眾驚艷。
而本劇中她飾演林月仙的表現,讓我相信之前的驚艷絕不是偶然。
這個角色雖然有心臟病,但有顏值,有腦子,連為他們送貨的船家都叫她女諸葛。
奚望在劇中帽子被掀開的一剎那,一長發隨風卷起的場景已經驚艷到我,
接下來的表演也靈動自然,一個人逃婚的委屈,對恒水不由自主的喜歡,全都演得十分到位。
或許假以時日,她真會成為演技顏值兼備的星二代。
第三個,男主楊錚。
1998年出道的楊崢,與印小天合作過《希望的大地》,參演過《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是演技不俗的“正劇專業戶”,但不出圈。
本劇他終于碰到了適合的角色,把雷恒水的硬朗、酷烈、善良、憨厚演得入木三分。好演員遇到好角色,終于如魚得水,蛟龍入海。
第四個,何政軍。
《亮劍》里的“楚云飛”和“趙政委”,這次在劇中成了共同幫當地脫貧的上下級。
何政軍過去演的最多的是正角,《覺醒年代》里的顧維鈞也是正氣十足。
本劇中他飾演心系群眾的縣長,開場周身氣場,后來市領導發言時,又演出了角色情緒的細微變化。
強烈建議大家重點觀看他和張光北第三集中的對手戲,可太有意思了。
第五個,楊立新。
這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一級演員,這幾年演過《正陽門下》的楊書記,《大江大河》里的水書記。這次演的依然是一位書記。
雖然戲不多,但他出場的第一場戲,就是當場質問不盡責救災的基層官員,看的人太過癮了。
接下來在會上談扶貧第一場戲,臺詞說得聲聲入耳,一下就
把人帶到戲里去了。
第六個,米學東。
在《狼毒花》、《軍人榮耀》、《信者無敵》等劇中演了多個反派的米學東,這次雖然演的是基層干部,不是反面角色,但依然因為觀念老舊給陳老師、恒水帶大家致富制造了不少障礙,但骨子里又愛著這一方山水。
老戲骨把角色的復雜性都演出來了。
除此之外,鐵偉光飾演的老大雷銓水,
張植綠飾演的老三雷德水的,也都恰如其分。
尤其是老三德水,眼睛咕嚕嚕一轉,就能說出讓觀眾當場氣炸的臺詞,把一個學習出色但自私的人物演得活靈活現,當彈幕都想替二哥揍他,這個角色就成功了。
4、扶貧劇怎么繼續做爆款?看《那山那海》如何跨越山海
這兩年,主旋律大劇全面崛起,尤其是央視主旋律劇,更是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扶貧劇作為其中的一種,相對來說,最土,也最不容易被看到,但卻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路。
尤其是《大山的女兒》,看哭了無數觀眾。
但扶貧題材,依然不好拍。
太過深沉,容易壓抑,而情感太濃,又易于陷入煽情的窠臼。
而且扶貧劇多為年代劇,要回到過去的年代,做到真實,難度很高。
《那山那海》的優點是質感樸素,從觀風寨村民的服飾、稱呼再到他們的飲食和習俗,都拍出了畬族獨有的特色。
類似山洪爆發、臺風肆虐這樣的大場面,也拍出了身臨其境之感,能看出劇組用心了。
但相比《山海情》這樣的優質大劇,還是能看出細節上的不足。
比如很多演員演的村民,樣貌還是不夠土氣。開場阿母做飯用的雞蛋不似當地的土雞蛋,這樣的細節瑕疵不少。
劇中恒水和陳校長救學生時,竹梯不夠長,兩人就一人抓一頭,形成肉梯讓學生們踩著竹梯和自己“過橋”,這樣的段落放在抗戰劇中是可以的,但放在扶貧劇中多少有些違和。
男女主之間的愛情確實拍得很好磕,但這部分劇情過于夢幻,又多少和全劇總體的氣質不符。
不過這一切依然瑕不掩瑜。
總體來看,劇集還是延續了之前扶貧劇的優點。故事的重心,始終放在了雷家三兄弟帶領村民扶貧上。
劇中沒有把三兄弟塑造成只為扶貧工作存在的工具人,完人,而是有缺點有瑕疵的真人。
比如整天胳膊肘往外拐的雷家老三,什么都怨二哥,甚至幫大虎寫假悔婚書給大哥的竹馬,害的大哥跑出醫院導致傷殘。
但這就是人性中「復雜」的一面——這些讓觀眾憋屈的情節,讓人物的性格愈發立體了。
整部劇中,這種貧窮帶來的真實無比“逼真”,但浪漫又無處不在。
開場兩個極“浪漫”的片段,我很喜歡。
第一段,是雷家兄弟救下孩子們后,恒水和陳老師背著哥哥連夜下山,一群村民主動舉著火把來給他們照路,火光連成一片,人心比火光更溫暖。
二是兩人去看病的路上,坐輪船第一次看到大海,兩兄弟說:要是媽媽和弟弟能看見大海就好了。
這時候,兩兄弟的命運雖然困頓,卻在片刻之間得到了釋放,未來再難,此時此刻,山哈看到了大海。
這一刻,劇的主題再次升華。
山哈雖然「土」,可山哈不是個貶義詞。
在寫實的基礎上,《那山那海》沒有忘了點綴詩意。
最貧瘠的地方,也有著最壯美的風景。
最困頓的時刻,忽然而至的大海的美,最直擊人心。
要扶貧,先扶志,只要走出山海的志氣在,最艱難的時刻也可以無比浪漫。這就是為什么這個山哈向著未來趕海的畫面,竟然讓人看得胸口發熱,熱淚盈眶。
說到底,管它是不是扶貧劇,人物的命運,才是最好看,最打動人的。
當國產劇沉迷展現幻夢,難得又有一部劇集,愿意回到大山,跨越山海,靜靜講述平凡人的故事。
它可能看上去沒有那么夢幻,但足夠真實,足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