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勵志人物事跡,需要所有人贊賞。本期,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這三位歐美女明星。她們在成功路上,也曾跌倒過,也曾匍匐過,但她們最終還是憑借努力和有信心,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那一道光。01Lizzo被傳跳舞臺砸死粉絲,卻終成女性榜樣大家都不敢相信,這個在mv里,皮膚黝黑,穿著奇異服飾的女人,是如今歐美嘻哈圈里最火的女rapper。
她的名字叫Lizzo,而這首mv名叫《Rumors》,是她以此用來反對網絡暴力、反對身材羞辱的歌。記得兩年前,2020年的格萊美,她一個人就榮獲8項提名,四大通類(最佳新人、年度歌曲、年度專輯、年度制作)滿提、得獎大熱門。
LadyGaga、Taylor都得為她讓路。演唱的《TruthHurts》先是在抖音上走紅,隨后連續7周強勢霸榜Billboard。她就如同開掛一般,一躍成為美國樂壇近10年來第五位擁有冠軍單曲的黑人女歌手,而分別榮獲此榮譽的,便是人們熟知的碧昂絲、蕾哈娜等巨星。滾石唱片評價她:你不得不認識的新音樂人。在事業上大獲成功,但迎來的卻不是恭喜和贊揚,而是一片謾罵。原因就在于她那230斤的體重,和長相一般的外表。“你那么丑,又那么胖,憑什么做歌手。”“死肥豬,滾下舞臺。”甚至有人用“Mammy”來嘲諷她。
Mammy是一個帶有種族歧視的詞,它一般形容美國奴隸歷史中,那些又胖又丑的黑人女傭。謾罵就像烈火般,一路燒到了外網各大網站,讓不少網友就此否定了她的音樂才華。Lizzo自己也在直播的時候被不少網友罵到現場痛哭。
為此,她嘗試過減肥各種方式,但對她天生的肥胖癥似乎并沒有什么作用。她為此沉寂了許久,花了10年的時間,最終選擇了與自己和解。復出的她更為喜歡展現自己的身材,不顧一眾冷嘲熱諷,在舞臺上穿著各種鮮艷又緊身的舞臺裝決心表演。
她曾提到,我們應該先愛自己,把我們的身體看作是成功的載體,而不是你是誰、是否有喜歡你的人、或者你是否能穿上某些衣服……這不是你的身體的象征。
但即便與自己和解了,但苛刻的時尚圈卻依舊容不下她。不少品牌和設計師都會以“破壞衣服美感”的理由,駁回為她定制高定禮服。而Lizzo則直接霸氣對談:“你不想給我設計衣服,我也不想穿你的設計。”這種霸氣又有信心的態度,瞬間圈粉無數,她的粉絲里面不乏有同樣因為外貌、身材而自卑的女生,她們看著Lizzo,就仿佛看到了自己,但同時,Lizzo身上那種不被外表所定義的有信心,也在影響著她們。
隨著Lizzo粉絲量愈加龐大,再加上事業上的異軍突起,不少時尚雜志向她伸來了橄欖枝,過往駁回為她設計高定的品牌也對她發出邀請。短短一年,她登上了無數雜志封面,成為了史上第一位登上四大版本Vogue封面的女rapper。
在以瘦為美的刻板審美統領時尚的年代,Lizzo就像一股清流,她勇敢而無畏的精神,征服了眾人。之前有個造謠甚至說,她從舞臺掉下去砸死了人,她立馬發了個澄清視頻,說自己雖然重,但床墊還沒扁。
這10多年里,Lizzo經歷過被網暴、被質疑、被否定、被駁回,但同時她也一直在喚醒內心的有信心。“在一個不愛你的世界里愛自己需要大量的自我意識,以及能看穿社會標準……”
甚至,她還創辦了《Lizzo尋找大碼女孩》的真人秀節目,為的就是向世人證明大碼女孩一樣可以有信心和可愛。她用自己的人生和態度告訴所有不完美女孩:與其討好別人,不如愛自己,這才是對抗偏見最好的武器。02SophiaLoren從洗衣女工搖身一變,成意大利國寶女神SophiaLoren是意大利家喻戶曉的頂級國寶女神,是意大利男人的夢中情人。她是時尚界、電影界的靈感繆斯。是美麗的代名詞。但殊不知,她曾經只是一名普通的洗衣女工。出生在窮苦家庭,從出生當天就沒見過父親的SophiaLoren一直被小鎮人說是“私生女”。并且,在當時極為保守的影響下,SophiaLoren的母親一直是男人們酒后輕薄談資和女人們冷嘲熱諷的對象。所以直到14歲,SophiaLoren都只能靠洗衣工的活計艱難度日。
15歲時,她參加了“羅馬小姐”選美比賽,引起了著名制片人卡洛·龐蒂的關注,并把她引進了娛樂圈。但一開始,SophiaLoren的明星路,走得并不順暢,不少導演曾要求她做整形手術,但她駁回了。“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不想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她頂住了來自當時審美的壓力,沒有在自己身上動過刀子。她說:“女人讓自己變美不是靠手術,應該靠有信心。”
在不被認可的歲月中,她韜光養晦,等待厚積薄發的一天。直到她參與了《戰地兩女性》的演出,該電影一播出,好評就如潮涌般向她襲來。她成功憑借此片,獲得奧斯卡和戛納雙料影后,擊敗了出演《蒂芙尼的早餐》的赫本,成為第一個憑借非英語影片得獎的奧斯卡影后。
從此,她在國際一路走紅,并向好萊塢進軍。短短20天,她就能用英語決心交流,就連她朋友都佩服她:“Sophia是我見過最努力的女生。”
她演技卓越,氣質動人,半世紀以來,她為人們留下了70多部經典影片。1992年,奧斯卡為她頒授了終身成就獎。
可以說,整個60年代,她和瑪麗·蓮夢露等知名女星,成為了人們心目中激情與美麗的代名詞。幾十年過去,即便垂垂老矣,但她依舊活躍在世界舞臺,光芒四射。美人不敗歲月,她說“美是一種內心的感覺,無關年齡。”
03瑪莉·馬特琳:奧斯卡首位聾啞影后記得在1987年3月30日那晚上,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儀式正在舉行。當主持人宣布,瑪莉·馬特琳獲得本屆最佳女主時,全場爆發出如雷貫耳的掌聲。瑪莉·馬特琳激動的走上臺,她領過獎杯,看著臺下觀眾,她眼睛濕潤。她沒有說話,反而把手舉起來,向人們打起了手語:說心里話,我沒想到是我,我沒準備好發言稿,但此時此刻,我要感謝電影藝術科學院、全體劇組、感謝影迷的支持…..原來,這名影后,是一名聾啞人。
在瑪莉·馬特琳出生18個月的時候,她被一次高燒奪去了說話的能力和聽力。但即便與常人其他,她依舊對生活充滿想要。在8歲時,她加入聾啞兒童劇院,一年后在《盎斯魔術師》中扮演多蘿西。長大后,她時常被邀請用手語表演一些聾啞角色,正也因此,瑪莉感覺到自己對表演的熱愛,她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價值。便她克服心理障礙,主動尋求機會,并在等待的時間里磨煉演技。19歲時,她參加了舞臺《上帝的孩子》演出,正是這場演出,改變了瑪莉的命運。
她被女導演蘭達·海恩絲看中,選為女主角——薩拉的扮演者。而瑪莉扮演的薩拉,在全片唯有用眼神和動作來表演,揭示出人物內心世界——自卑與不屈、喜悅與沮喪、孤寂與奮斗。她用她精湛的演技,豐富的眼神表現征服了觀眾們,并奪得了影后的殊榮。在而后,她說:我的成功,對每個人,不管是正常人,還是殘疾人,都是一種激勵。
不是誰出生都能在羅馬,也不是誰都能得到上天的眷顧。要想成功,需要拋開自身條件的限制,對生活報之以樂觀。
世界如同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嘗試利用每一個瞬間,把每一個瞬間當作最后一個瞬間,在嘗試中,你會把自己找回來,并達到真正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