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末,自動駕駛行業終于迎來了一個共識——相比直接切入L4的“跨越式”發展,以L2為主的“漸進式”發展落地速度更快。而在“漸進派”中,中美各有一個“課代表”式的企業,那就是特斯拉與毫末智行。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毫末智行率先實現了量產上車,這一方面說明了漸進式發展路徑具有高可行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大規模量產的基礎也逐步建立起了毫末智行自己的優勢,這也正是毫末智行號稱“中國量產自動駕駛第一名”的底氣所在。
前不久,恰逢毫末智行成立三周年。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 CEO 顧維灝聯合發布內部信《毫末智行三周歲:三年磨一劍,利刃開新篇》。在信中,毫末總結了過去三年的各項成果,并對未來三年的業務方向和發展目標做出了規劃。
一方面,持續聚焦輔助駕駛、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等既有業務的落地量產和規模擴大,城市 NOH 落地達 100 城;另一方面,啟動綜合體機器人等產品的研發,推動毫末向AI技術及規模量產領導者邁進。
對于未來三年毫末的業務方向和發展目標,張凱和顧維灝在內部信中也給出了明確答案:技術上,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產品端,一方面,持續聚焦輔助駕駛、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等既有業務的落地量產和規模擴大,城市NOH落地達100城;另一方面,啟動綜合體機器人等產品的研發,推動毫末向AI技術及規模量產領導者邁進。組織層面,打造與創新配套的激勵機制,建立創新型、學習型、活躍型組織,以“毫末領導力十二條”為標準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對于毫末智行而言,先進的技術是底層框架,優秀的工程化能力是執行層,而公司戰略則是整個架構的大腦。公司從成立之初,毫末就確定了走漸進性線路的戰略思想。一直以來,自動駕駛行業都有“漸進式”和“躍進式”的路線之爭。毫末認為,漸進式發展路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來獲得更大規模、更多場景覆蓋的優質數據,會成為推動人類實現自動駕駛的最佳路徑。
在公司堅定走漸進性戰略的指導下,毫末智行通過研究數據驅動的各個環節,于2021年9月,提出了毫末制勝法則:毫末制勝法則=(數據智能*全面安全*穩定量產)^生態,它也成了公司最高的指導思想。
如今,自動駕駛領域已開始進入3.0時代——數據驅動時代。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時代,是數據自己訓練自己的時代,而毫末智行所做的一切的,都是為了能夠做出數據通道和計算中心,以便可以更高效的獲取數據,并把數據轉化為知識。
過去三年,毫末發布了中國首個數據智能體系 MANA,打造了乘用車、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智能硬件三大產品線,并打造出自動駕駛產品大規模量產落地的商業模式。
“站在毫末三周歲的新起點上,毫末新三年的藍圖已經向我們打開。面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與可能的困難,我們要繼續保持韌勁,持續增強造血能力,練好內功,向高成長型AI公司不斷邁進。我們現在要做的只有:前進,前進,堅定不移地前進!”張凱和顧維灝在內部信最后表示。
在自動駕駛賽道,毫末智行用了三年時間已經逐漸站穩腳跟,并擁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人人都說自動駕駛賽道水深火熱、商業化難于上青天的質疑聲之中,毫末智行通過商業化落地,以及積極正向的數據反饋,重塑了行業信心。
其實無論漸進式路線,還是雙線并行的路線,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都朝著可落地、能量產的方向出發。在不同的路線和決策背后,都有著其商業規劃。只是在觸達黎明的前夜,各個玩家都以自己的方式邁向最終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