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手機軟件 " 開屏廣告 "(閃屏廣告)泛濫這個現象的。從小雷的角度來說,手機軟件,尤其是第三方軟件的開屏廣告毫無疑問是一個 " 破壞用戶體驗 " 的設計。更不用說某些軟件已經把開屏廣告玩出了新花樣:以前那些靜態圖片廣告已經過時了,現在的廣告已經學會點擊按鈕跳轉到別的 App 里了,更有甚者選擇直接調用手機的陀螺儀或加速傳感器,只要輕輕晃動手機就能在用戶反應過來之前完成不同 App 之間的聯動性跳轉。
圖片來源:雷科技
對于這種現象,有關部門也多次出手整治:2021 年 7 月,工信部就發表了名為《工信部大力推進 APP 開屏彈窗信息騷擾用戶問題整治》的文章,開始針對開屏彈窗廣告進行整治。而在 2022 年 12 月,中國信通院、電信終端產業協會聯合推動制定 APP" 搖一搖 " 開屏信息彈窗跳轉相關標準,試圖規范化 App 的開屏 " 搖一搖 " 廣告,從而杜絕 " 自動跳轉 " 現象,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那么問題來了,這次針對 " 搖一搖 " 的標準制定,有用嗎?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規范》的出臺并不會直接減少我們打開 App 時看到的廣告數量:以前能看到多少,現在也能看到多少,除非有 " 良心發現 " 的廣告主發現 " 跳轉率 " 沒有以前那么高了而停止相關廣告的投放。簡單來說,《規范》的出臺針對的是軟件濫用 " 搖一搖 " 機制的亂象,而不是 App 軟件有 " 搖一搖 " 這個現象。
而《規范》中新增的對 " 搖一搖 " 的判定規則也相當直白:
觸發用戶跳轉的交互動作可參照如設備加速度不小于 15m/s2,轉動角度不小于 35°,操作時間不少于 3s…… 確保用戶在走路、乘車、拾起放下移動智能終端等日常生活中,非用戶主動觸發跳轉的情況下,不會出現誤導、強迫跳轉。
簡單來說,2022 年的《規范》明確 " 搖一搖 " 行為的判定標準,提高了 " 搖一搖 " 行為的觸發標準,不再允許軟件以細微的加速度變化 " 誤認為 " 用戶想看廣告,同時也比明確規范了不得出現誤導和強迫跳轉。
另外,在《規范》中也明確定義了 App 欺騙誤導的行為,為用戶維權提供了工具和手段,比如:
…… 通過 " 是否立即開始游戲 "、" 領取紅包 "、" 手機卡頓 "、" 耗電太快 "、" 內存已滿 " 等誘導方式 …… 誘導用戶下載、安裝、使用 App。
如果該標準可以被手機硬件品牌和軟件企業共同執行的話,相信過去常見的 " 自動 " 跳轉現象將不復存在。但問題是《規范》只是由行業參與者制定的行業標準,說到底也就是 " 明文行規 ",離我們心目中的 " 法律法規 " 還有一定距離。
再加上不少企業仍舊采取 " 游擊戰 " 的方式,在 App 開屏廣告中 " 干一票 " 就消失,不僅侵犯了用戶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為有關部門的整治行為增加了挑戰。《規范》能否真正起到規范的作用,現階段還需要打上問號。
這種 " 治標不治本 " 的現象在我國移動互聯網行業中可以說頗為常見。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 " 統一推送聯盟 ",現在改名叫 " 統一推送工作委員會 " 了,改過嗎?換湯不換藥啊。" 統一推送 " 本可以整合國內軟件推送生態,減少用戶手機后臺中推送服務的數量,從而減少用戶手機的后臺負載,優化手機資源消耗和續航時間,對用戶、手機品牌和軟件開發者來說都是好事。
但由于 " 統一推送 " 將直接直接影響目前市場上軟件推送服務供應商的利益,即使 2021 年 6 月 " 統一推送 " 就已經覆蓋了 15 個手機品牌,但在操作上依舊采用品牌自己推送服務的手機品牌依舊存在。軟件方面也同樣如此:盡管部分軟件已經加入了對 " 統一推送 " 接口的支持,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軟件依舊依賴自己的推送服務或所謂的 " 底層服務 "。
圖片來源:http://www.chinaupa.com
就連并不直接影響自己 " 生計 " 的 " 統一推送 " 都難以推廣,像 " 搖一搖 " 這種真正直接關系到 App 廣告打開率的規范,其推廣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
就像 " 統一推送 " 一樣," 搖一搖 " 規范影響的其實是軟件企業的 " 主導權 "。搖一搖機制雖然對用戶不友好,也破壞用戶體驗,但是它確確實實可以提高軟件廣告的打開率。而 " 規范 " 的出現明確了 " 搖一搖 " 行為的判定規范,同時還明確禁止各種誘導用戶的行為。" 搖一搖 " 只是手段,而《規范》直接從 " 目的 " 上禁止 App 誘導用戶,這意味著即使相關企業找到了 " 搖一搖 " 之外的新廣告跳轉方式,也不允許再 " 幫用戶做選擇 "。從這一點看,《規范》的出現并非壞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真的需要開屏廣告嗎?或者從根本上講,軟件沒了開屏畫面就無法運行了嗎?
究竟哪個軟件第一個發明了開屏廣告已無從考究,但毫無疑問,開屏廣告的消失并不會從程序的角度讓軟件閃退。我知道,如果哪天法律要求全面禁止開屏廣告,一定會有硬件或軟件企業站出來說 " 開屏廣告是為了給軟件啟動、資源加載留時間 ",比如某 IPTV 企業就曾為他們的機頂盒廣告這樣辯解過。
但開屏畫面就必須存在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第一代 iPhone 剛剛發布、AppStore 都還沒出現的時候,當時的蘋果就已經想到了解決軟件打開緩慢、黑屏不好看的問題。以當時的硬件水平,打開軟件要等個一兩秒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當時的蘋果并沒有在郵件、股票等軟件打開之前加入 5 秒 " 可跳過 " 的廣告,反而是用一張沒有數據的軟件界面截圖來充當開屏畫面。
這種做法不僅不像現代廣告一樣破壞用戶體驗,甚至還給用戶一種軟件響應非常快的錯覺,可以說一舉多得。當然了,現在 iPhone 上來自 Apple 的第一方軟件已經直接取消了這個設計,即使冷啟動也足夠迅速。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因為蘋果自家軟件優化的問題,那這里再舉一個優秀的正面例子:iOS 的小米移動 App。作為一個運營商的 App,iOS 上的小米移動 App 有著所有運營商 App 中驚為天人的打開速度,即使冷啟動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直接進入到主界面開始使用。
沒錯,小米移動也有開屏畫面,但因為打開速度實在是太快,小米并沒有在小米移動的開屏畫面上強行填充 5 秒的廣告。就算是冷啟動長達數秒的 " 小而美 "App,也不會在開屏放廣告來 " 豐富用戶體驗 "。可以說開屏廣告從來都不是互聯網時代的 " 必需品 "。
順帶一提,根據小雷某些做移動開發的同學的反饋,部分 App 為了提高開屏廣告的展示次數,會在后臺主動 " 殺掉 " 自己的進程,用提高應用重載率、犧牲用戶體驗、" 甩鍋 " 手機品牌的方式獲取更高的廣告收入。對這種 App 來說,《規范》的作用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說開屏廣告的出現是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那 " 搖一搖廣告 " 毫無疑問是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里程碑。" 搖一搖 " 的出現標志著 App 開發商正式站到了用戶的對立面:為了提高廣告的跳轉率,他們不惜以犧牲用戶數量、侵犯用戶底線的手段為廣告引流。在 " 惡心用戶 " 這件事上,源源不斷的廣告收益是他們的動力,店大欺人的 " 生態 " 是他們的底氣。
而《規范》的出現,只不過是他們 " 榨取用戶價值 " 的小障礙。可以預見的是,App 開發者將不斷更新全新的誘導用戶跳轉方式,而 " 跳一跳 " 的貓鼠游戲,也將以另一個形式繼續上演,直到明年《規范》的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