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煩惱:換新機后,舊手機如何處理成了問題。
其實不僅是手機,隨著電子設備的更新換代變快,留下的廢舊電子產品如果不能被妥善回收再利用,將閑置成為“沉默的金礦”。
電子設備躺家“吃灰”,回收價值可觀回收率卻不高
電子設備尤其是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和生產工具。
但這些設備在便捷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環境問題。有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一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計約5740萬噸。其中,僅約17.4%被妥善回收再利用,大部分并未得到妥善處理,相當于470多億美元的價值被白白扔掉或閑置。
《全球電子垃圾監測報告2020》顯示,現階段我國每年電子廢物處理量雖達到8000萬噸左右,但規范回收率不到20%,相比之下,歐洲已達到42.5%。
如果僅看手機這一品類,電子電氣設備廢棄物論壇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全球將有53億手機被閑置。而我國的舊機回收率僅為4%,這意味著,每一百部手機中,僅有4部成功回收。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在手機廢棄后主要的流向中,被消費者閑置留存的儲存率約54.2%。
是舊手機賣了沒有收益嗎?當然不是。
閑置其實才是對舊機的最大浪費,舊手機的價值非常可觀。據統計,每回收100萬部手機,理論上可以回收約350克白銀、15.87噸銅、34千克黃金、14.9千克鈀。
不僅如此,妥善回收舊機再利用的環保價值也極具前景。歐盟發布的相關報告稱,手機生產階段的碳排放量約占生命周期總碳排放量的81%,而使用階段僅占到14%。
根據《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一部二手手機交易所能達到的單位碳減排量有25公斤,如果是其他大型電子設備,其減碳效果則更為顯著。總體來看,國內的二手手機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數千億,且還在高速增長。
完善回收服務,喚醒沉睡價值
那么,是什么阻礙了消費者把舊機進行回收的“步伐”?
對此,轉轉集團數據部的分析師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傳統的回收過程較為復雜,不具備便捷性,同時定價缺乏透明度,使得消費者存在信任缺失。在以往,如果消費者選擇直接把舊手機按“廢鐵”價格給小商小販,換到的價值也不高,吸引力有限。
目前,已有不少大企業在電子設備回收、流轉領域布局,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比如華為,2020年至今,華為已讓超過800萬臺設備重獲新生。小米則在全球范圍共回收手機超過65萬件,其中約80%-90%的回收產品進行了轉售處理。
此外,二手交易因在舊機回收方面有著天然優勢更是成為這一領域的主力軍。在我國,能夠提供二手交易服務的循環經濟平臺轉轉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成立至今,轉轉集團已經在北京、深圳、青島和成都等多個城市,建立了推動包括廢舊手機在內的閑置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流轉的基礎設施,僅在今年雙11期間,就通過攜手用戶買賣手機等3C商品,減碳量達727.2萬公斤。
為了解決回收的便捷性問題,轉轉目前提供上門回收、門店回收、郵寄回收三種方式。用戶可以在家動動手指,就有專人上門回收。
為此,轉轉集團搭建了700人規模的上門工程師團隊,支持在150多個城市上門回收包括手機3C在內的閑置物品。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平臺的上門回收團隊完成了幾百萬單的服務,上門里程相當于繞了地球赤道180圈。
不僅如此,為了讓回收服務更加貼近用戶,轉轉還在全國50城開設了近200家集回收、零售、寄賣業態于一體的轉轉品牌門店,幫助用戶更方便快捷地處置閑置物品,同時,轉轉在近期開放了門店加盟,讓更多志同道合人士加入到循環經濟隊伍中。
此外,轉轉在定價一體化、透明化方面也持續投入和研發。結合大數據和AI算法,轉轉推出了“二手商品價格指導系統”,能幫賣家將舊手機等閑置物品以高出行業平均水平15%至20%的價格賣出,助力賣家高價回血的同時,也在推動更多閑置資源流轉,助力循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