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腦報
ThinkPad 是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主流辦公 / 商用機型,出貨量極大且分類齊全。其中,X13 是定位于移動辦公 / 移動商務的經典輕便機型,1.3kg 左右的重量,13.3 英寸屏,與此同時保留了 ThinkPad 經典的指點桿設計,也有觸感舒適且操控準確的鍵盤和玻璃材質頂級觸控板,是 ThinkPad 大家族里的中檔機型。而該機也涉及到平臺抉擇問題:選擇 AMD 的銳龍 6000U 平臺?還是英特爾 12 代酷睿 P 平臺呢?本文就來做個全面的 PK。
對比機型:ThinkPad X13 2022
對比基礎:同價對比
對比款型:銳龍 R7 Pro 6850U 款 vs 酷睿 i5 1240P 款
配置解讀:AMD 款存在規格和功能差距
先來看看兩個平臺的 ThinkPad X13 2022 的具體配置情況。我們之前做過 X13 2021 款的對比,平臺是 AMD 的銳龍 5000 系列和英特爾的 11 代酷睿 U 系列,而前者在攝像頭規格、SSD 速度(受限于芯片組)、無線網卡規格和功能層面與英特爾款有明顯差距。那么在各自升級后,情況又如何呢?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由于銳龍 6000 平臺終于支持 PCIe4.0 了,且帶有 USB4 接口,所以,在 SSD 規格層面和接口層面,AMD 款基本追平了。另外,高通的 WiFi6E 無線網卡也比 2021 款的聯發科 WiFi6 款型提升了,實測無線連接帶寬可穩定達到 2.4Gbps。
不過,在攝像頭規格上依然有差距——都 2022 年了,AMD 款 X13 竟然還是那顆老的 1280×720 分辨率攝像頭。另外,在功能層面,AMD 款沒有 IR 攝像頭,無法實現 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登錄,且不帶 4G 上網功能(內部也沒有 4G 上網模塊)。
然而,從價格層面來看,兩者幾乎相同,所以在配置 / 價格比層面,英特爾款算是更好的選擇。
功率輸出對對碰:
同樣是 " 受限輸出 ",誰的表現會更好呢?
接下來我們要比比兩款 X13 的應用性能表現。而在此之前,我們也給大家普及個基礎知識:13 英寸的輕便機型(該機雖然輕,但為了保留各種接口,倒也談不上太薄),顯然是不能發揮銳龍 R7 Pro 6850U 和酷睿 i5 1240P 的全部性能的,處理器的功率釋放必然會受到限制。
▲室溫 19.5 ℃。AMD 款,考機 30 分鐘 +,處理器功率釋放一直穩定在 23W 左右,頻率也穩定在 3.13GHz~3.15GHz,隨著時間的推移,處理器內部溫度升至 73.5 ℃并保持穩定。
▲英特爾款 X13 的考機情況稍復雜點,我們特意拉長了 Aida 64 的考機界面,以讓大家看到 30 分鐘的持續溫度變化。總體情況如下:考機初期,i5 1240P 爆發功率高達 52W,但會迅速呈現階梯形式下降,在 47W、45W、42W 保持一定時間的穩定,最低會降到 30W,然后又提升到 36W。直到 4 分鐘時,都保持在 36W 左右——這時處理器內部溫度也較高,大家可從 Aida 64 考機圖上看到。而從 4 分鐘開始,處理器封裝功率會突然下降到 18W,內部溫度 73 ℃——然后,隨著時間推移,或許是風扇轉速稍微提升了那么一點點(風扇噪聲總體還是非常小、可忽略不計的范疇),i5 1240P 的功率反而緩慢提升了,最終在 20W 上保持穩定,而處理器溫度竟然是一路緩降(是的,你沒有看錯),最終穩定在 65 ℃上,比 AMD 款溫度低。由于 i5 1240P 有多達 12 個核心,所以頻率方面肯定不算高。
從兩款 X13 的處理器功率輸出情況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如果是長耗時應用(比如三維圖像渲染等),R7 Pro 6850U 款 X13 會憑借更高的穩定功率和更高的頻率獲得優勢。但關鍵是,1.3kg 的 13.3 英寸輕便商用本,主要應用顯然不是持續重負載的渲染,而是辦公、網頁瀏覽、實時通訊(文字和視頻形式),另外會有簡單的多媒體娛樂。真正談得上一定負載的,就是照片批處理、輕量級的視頻剪輯(視頻時代,這已是不少人的辦公日常了)。那么,這些應用,誰的表現會更好呢?往下看▼。
實際應用 PK 分兩類:插電與不插電
考慮到 ThinkPad X13 是便攜類機型,所以我們也引入了 " 不插電 " 時的測試,也就是使用電池供電,采用 " 平衡 " 電源模式的應用測試(插電狀態下為 " 最佳性能 ")。
TIPS:以下成績對比圖中,有藍色標注字體皆為英特爾酷睿款,紅色標注字體為 AMD 銳龍 Pro 款。
PART1 日常應用:
CrossMark、PCMark10 應用程序、WebXPRT4
目前的 " 日常應用 " 通常指辦公、網頁瀏覽、多媒體播放、視頻會議、簡單圖形處理等,但這些領域的軟件多樣,對象也多樣,所以沒有哪款軟件能夠 " 完全覆蓋 " 或者說是 " 絕對權威 "。因此,我們多用幾款軟件來實現盡可能全面的覆蓋和相對的公平。
· CrossMark
CrossMark 是今年流行起來的一個跨操作系統的日常應用 CPU 性能檢測軟件,它模擬了三大類應用:生產率、創造性和反應能力,以后臺形式進行測試,然后給出子項分和總分。
▲插電狀態對比:i5 1240P 款 X13 領先 R7 Pro 6850U 款 8%。注意,CrossMark 的負載都是針對 CPU 部分的,而且都是短時負載,所以爆發功率更高的 i5 1240P 款 X13 獲得優勢在情理之中。
但若都轉為電池供電,情況會如何呢?
▲本以為采用電池供電,加之是 " 平衡 " 電源模式,兩者的處理器功率釋放會更接近,表現差距會縮小,但實際情況讓我們有些意外:差距反而增大了!i5 1240P 款得分 1232 分,R7 6850U 款竟然大幅跌到了 963 分,前者領先優勢反而擴大到了 28%!換句話說:如果是不插電狀態,銳龍 6000U 款 X13 的日常應用性能會大打折扣。
· PCMark10 應用程序
可能有讀者會說:CrossMark 以后臺形式進行,具體有些啥應用,具體是怎么個測試流程也不太明確啊。OK,這里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應用最明確的測試:PCMark 10 應用程序——它測試的對象,就是 Office 三件套(Word 文檔、Excel 圖表、PowerPoint 演示)以及 Edge 瀏覽器應用,且整個測試過程是前臺可視的——我們相信,這也是 X13 這類輕便商用本的最主流應用。
▲插電狀態,兩者的應用程序得分是 10996 和 11380 分,i5 1240P 款微幅領先 3%。如果細看四個子項的得分,Word 和 Excel 這兩個考驗 CPU 性能的項目是 i5 1240P 款領先;而涉及到圖像的 PowerPoint 和 Edge 瀏覽器應用項目,顯卡更強的 R7 Pro 6850U 款則表現更優。但需要注意一點,后三項的差異基本都在 10% 左右,但 Word 項目,i5 1240P 領先競爭對手幅度高達 33%。
▲而在不插電狀態,兩款 X13 的得分是 7869 分和 10347 分,i5 1240P 款的性能基本沒怎么降低,但 R7 Pro 6850U 款的性能則下降明顯,差距放大到夸張的 32%!細看每個項目會發現,在涉及圖像的 PowerPoint 和 Edge 瀏覽器應用上,后者也大幅落后了。到這里基本可以明確了:銳龍 6000U 款的 ThinkPad X13,如果使用電池供電,辦公和日常應用性能的確會大幅降低,比如 PowerPoint 性能狂降 34%,Excel 性能降了 30%,和 12 代酷睿款 X13 比就是全面落后了。
· WebXPRT4
WebXPRT4 同樣基于日常應用場景,只是它不用下載和安裝軟件,采用在線實時下載測試負載的形式來進行。另外,它測試的應用項目比較新,比如有 AI 人工智能相冊整理,同時還有股票期權定價、OCR 掃描、網上作業等應用項目。測試以前臺形式進行,最后會給出各項目的響應時間(越低越好)和總分(越高越好)。
▲這是 WebXPRT4 的測試過程截圖。
▲這次 R7 Pro 6850U 款 X13 終于扳回一城,插電狀態,226 分 vs 217 分,4% 小幅領先 i5 1240P 款。
▲但在不插電使用電池供電時,銳龍款 X13 的性能大幅下滑再度上演,綜合下降了 37% 之多,反而與酷睿款有 19% 的差距了!
PART1 測試小結:我們的應用測試基本涵蓋了日常應用的方方面面,從大部分應用來看,爆發功率更高的 i5 1240P 款 ThinkPad X13 在日常應用中更具性能優勢。而如果用電池供電,這一優勢更是明顯和巨大的。因此,如果你的日常應用對象比較復雜比較大(比如大尺寸多頁多圖的 PPT、大數據量的 Excel 表格),且有不插電處理的情況,果斷考慮酷睿平臺 X13 吧。
PART2 圖像處理和簡單視頻剪輯:
Procyon 照片編輯、Gigapixel AI 圖像放大、Pr 視頻剪輯
如今是圖像的時代、視頻的時代,所以即便是商用和辦公,簡單的照片編輯、視頻剪輯,也是會接觸到的。而這里我們引入的三個測試項目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圖像和視頻的處理軟件,百分百會用到 GPU 加速甚至是 GPU 主導計算。而 GPU 則是 R7 Pro 6850U 的強項,其自帶的 12 核心 Radeon 680M 集成 GPU,雖然性能沒完全發揮(受限于功率釋放),但依然比 Iris Xe 要強。那么,在圖像處理和視頻編輯應用中,R7 Pro 6850U 款 X13 會是贏家嗎?
· Procyon 照片編輯
UL Procyon 的照片編輯測試實際上是調用 Photoshop 和 Lightroom,分別對不同的照片對象進行色彩和特效處理,以及人臉識別、比例裁切和色彩對比度批處理。
▲這是 Procyon 測試中的 Lightroom 照片批處理環節。
▲測試結果讓我們有些意外,盡管 R7 Pro 6850U 的集成 GPU 性能強,理應在圖像編輯環節取得優勢,但可能是受限于爆發功率不高,所以 i5 1240P 款 X13 依然極微幅勝出,2% 左右。
▲而在不插電平衡模式下,和前面的日常應用測試類似,銳龍款的跌幅也較大,這次 i5 1240P 的優勢來到了 11%。
· Gigapixel AI 照片放大與細節重塑
之前我們多次介紹過這款神奇的軟件,它能實現照片的最高 6 倍放大,同時通過 AI 模型重塑照片細節(不是插值)。它有多好用和實用呢?它可將一張 500 像素不到的模糊漫畫轉換成一張 3000 像素的高精度畫面,稍作休整就能達到 " 原畫 " 的感覺;它可以將一張普普通通的網絡照片,瞬間放大到 10000 像素以上,達到商業級展示甚至是印刷標準——事實上,牛大叔已成功將它安利給了五六位專業攝影師。
而在企業層面,產品外宣、企業文化內宣,也時常為照片精度不夠發愁,而 Gigapixel AI 就能輕松解決問題。它甚至可以用于提升精度不夠的發票和證件圖片,以及放大監控信息等用途。
▲這是上一代 ThinkPad X13 對比測試中使用的測試對象:一張手機拍攝的分辨率僅為 2839 像素的活動合影,通過 4 倍放大到 11356 像素,且重塑全片細節,使其達到了可大幅印刷的標準。該測試,i5 1135G7 款 X13 耗時 23 秒,而 R5 5650U 款 X13 當時的耗時高達 2 分 40 秒(Gigapixel AI 5.2.2 版)!
本次對比我們引入了 5.6.1 版的 Gigapixel AI,同時也更新了測試對象,采用一張 2300 像素的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照片,將它放大一倍到 4600 像素并重塑細節,看看兩個平臺的 X13 誰的效率更高。
▲點擊看大圖,大家可以看到右側放大并重塑細節后,無論樹木還是建筑的細節、紋理都要精細和清晰得多。而 i5 1240P 的耗時為 22 秒——插電和不插電都是 22 秒,Iris Xe 集成 GPU 主導計算。R7 Pro 6850U 的效率相對于銳龍 5000 系列的確有了質的提升,GPU 的參與度也有 15% 以上,插電和不插電的耗時分別是 41 秒和 57 秒,但相較 12 代酷睿 P 平臺依然是成倍的效率差距!
· Premiere 輕量級視頻剪輯
Pr 視頻剪輯算是 21 世紀的年輕人必備技能。如今無論是企業,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都有大量拍攝和制作視頻的需求,這其中就少不了剪輯。而拋開工作,年輕人的娛樂和生活中,也有很多視頻剪輯應用——比如秀秀自己的勞動成果(插花、餐飲、手工、健身等),亦或是秀秀自己的游戲亮眼表現。即便使用 ThinkPad X13 的用戶,要說都不沾視頻剪輯,我是不相信的。更何況,如今電腦性能的飛速提升,使得如 ThinkPad X13 這類輕便商用本也具備了一定的視頻剪輯能力——至少,時長不長,不用特效的 FHD 級別還是可行的。
我們的測試是從一個現場活動的八十多個鏡頭素材中,挑選一部分剪輯成一個 2 分 38 秒的視頻。兩個平臺實測都是 OpenCL 方案(GPU 主導)效率更高,所以都采用 OpenCL 方案。
▲我們這兩年一直在說,Adobe 與英特爾有多年的深度合作,所以大量 Adobe 應用,Iris Xe 集顯的參與度都極高,Pr 也不例外。盡管從游戲 3D 性能上不及 Radeon 680M,但在視頻剪輯上優勢巨大,總體剪輯耗時僅為 R7 Pro 6850U 的一半,也就是速度快了一倍※!
※ TIPS:之前我們就提到過,銳龍處理器的集顯在 Pr 視頻剪輯和 Me 視頻轉碼應用上的參與度不高,如今看來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改善。
▲可能是由于 " 本來就沒有使出全力 ",所以 R7 Pro 6850U 款 X13 在使用電池供電時,Pr 視頻剪輯的總耗時竟然沒啥變化,僅相差 1 秒。i5 1240P 款雖然耗時明顯提升,但 41 秒的成績,依然比 R7 Pro 6850U 款要快得多。So,視頻剪輯方面,我們可以說是英特爾平臺完勝!
PART2 測試小結:盡管銳龍 R7 Pro 6850U 的 12 核心 Radeon 680M GPU 的 3D 性能強于酷睿 i5 1240P 的 Iris Xe GPU,但受限于功率釋放和優化不到位,在照片編輯及批處理,以及視頻剪輯方面,搭載它的 ThinkPad X13 依然不是酷睿 i5 1240P 款的對手,無論插電還是不插電,差距幅度都相當大,個別應用甚至是質的差距。所以,從這類應用層面看,12 代酷睿 P 款 ThinkPad X13 是明顯更優的選擇!
PART3 續航表現:
本地視頻播放、PCMark10 應用程序續航
最后是續航 PK 環節。這里完全可以預測是銳龍款 X13 具備明確優勢,我們甚至猜測,在 PCMark10 應用程序續航測試(也就是測試輕量級 Office 辦公,以及 Edge 瀏覽器網頁瀏覽和在線視頻播放的續航)中,銳龍款 X13 會有極大的優勢——畢竟前面的測試說明銳龍 R7 Pro 6850U 款 X13 在使用電池供電時,對性能(處理器功率)的壓縮是很明顯的。
兩種續航測試皆采用 50% 屏幕亮度和平衡電源模式。本地視頻播放為 " 電影和電視 "APP 全屏播放 MKV 格式的 720P 電影《LUCY》正片部分,音量也是 50%。
▲續航部分測試,有意料之內,也有意料之外。意料之內是 PCMark 10 的應用程序續航,i5 和 R7 款的成績分別是 7 小時 13 分鐘和 10 小時 31 分鐘,差距較大。正如之前分析的,在電池供電時,銳龍款壓低了處理器的功率釋放,加之其制程優勢,平臺功耗本身就更低,兩重因素疊加,續航優勢就更為明顯了。
而意料之外的本地視頻續航。本以為差距至少會有 3 小時以上,但實際僅有 1 小時出頭的差距(我們還反復測試了兩次)。而綜合來看,12 小時 + 和 13 小時 +,對于 54.7Wh 電池且采用非超低功耗屏的平臺來說,表現總體也都算不錯。
PART3 測試小結:在相對較低負載的應用上,AMD 銳龍平臺制程優勢帶來的低功耗優勢還是非常明確的,目前看來,續航相對長,似乎也是銳龍款 ThinkPad X13 唯一的優勢。
結論:ThinkPad X13 毫無疑問買酷睿 i5 1240P 款!
結合三個部分的應用測試,以及產品的配置和功能情況,其實結論是非常明確的:
在近乎同價的情況下,在硬件規格層面,在包括辦公、網頁瀏覽、實時通訊、多媒體播放在內的日常應用層面,在圖像編輯和簡單的視頻剪輯層面,12 代酷睿 i5 1240P 款 ThinkPad X13,相對于銳龍 R7 Pro 6850U 款,具備明確甚至是壓倒性的性能優勢,甚至還有一年 4G 上網,所以明顯是更優選擇!
雖然銳龍 R7 Pro 6850U 款在續航層面具備優勢,但這種優勢也分應用類型,比如在本地視頻播放上優勢并不大。且我們也很難相信在 Type-C 充電器普遍功率越來越高的今天(部分手機充電器功率都大于等于 65W 了,X13 也能用),會有人以續航長短作為移動型商用本的唯一購買決策依據。
所以,這次我都不做不同人群的購買建議了,直接就一句:ThinkPad X13 2022,買 i5 1240P 款就對了!
▲ 12 代酷睿款 ThinkPad X13 同時還是 EVO 認證機型。
編輯:牛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