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6日,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舉行了首批機臺設備到廠典禮,臺積電邀請了包含客戶、供應商、學術界和政府代表在內嘉賓,一同慶祝這一重要里程碑。此前網傳政界來賓包括美國總統拜登、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美國國會議員以及當地官員,產業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總裁魏哲家和董事長劉德音,以及蘋果、英偉達、AMD、應用材料、科林研發、科磊、東京威力科創等半導體企業高層也將出席。如今這些“大佬”也都悉數到場致意。
深究臺積電赴美設廠的原因,《遠見雜志》解讀稱,臺積電在中美摩擦之下,大有“被逼著”設廠的苦楚,但國際變化太快,2年之間,歷經疫情忽高忽低、俄烏之戰,現在看來,臺積電海外設廠,也可說是分散生產基地、分散風險的一條路。
另外,近日有消息傳出蘋果和英偉達將成為臺積電美國廠首批客戶中的兩家廠商,AMD、賽靈思也在洽談中。在典禮上,蘋果CEO庫克和AMD CEO蘇姿豐證實將采購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芯片。那么除了設廠原因以及首批客戶猜想外,臺積電美國廠又引起了市場的哪些關注?小編從臺積電工程師赴美機會搶手程度、產生外派工程師赴美掏空人才疑慮、未來美國廠的技術節點以及建廠遇到的問題等情況進行了梳理。
搶手:工程師搶破頭赴美
從11月初開始,臺積電陸續將員工送上飛往美國的包機,預計將有逾千名工程師與其家人赴美。臺媒報道指出,臺積電送往美國的工程師不僅是該公司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主力部隊,更是美國振興半導體產業的關鍵人才。
據了解,臺積電去美國至少要經過兩次面試,面試最大重點為英文能力和過去表現,而且需要2位副理級主管認可和推薦。一名通過前往鳳凰城甄選的資深工程師透露,公司工程師級員工爭搶外派美國十分熱烈,雖然美國消費物價和稅率高,臺積電給予赴美員工底薪加倍,吸引力并不算高,但去美國體驗人生才是重點,而且未來在公司升遷的潛力也大過其他人。
而在待遇跟補助方面,臺積電駐美工程師底薪雙倍,分紅維持比照中國臺灣區域配發,至于居住,員工可自行選擇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地點就在距離廠房不遠的鹿谷(Deer Valley)社區,員工在當地每月房租1800美元,公司每月補助2千美元;此外,如果家里小孩進入學齡期可在當地念書,以2-5歲小孩為例,每月學費可補助700美元。
然而有匿名工程師爆料稱,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美籍、臺籍員工待遇的不合理之處,包括美籍、臺籍員工考核分開打,美籍員工較容易爭取升遷機會等。
匿名工程師指出,首先是假日,臺籍員工只有給14天調適假期,但是美籍員工卻有21天調適假期,而且原本說不用輪班,結果因為美籍員工不想輪班,臺籍員工連副理級都要輪三班,還有同工不同酬,相同職級,美籍員工的薪資約是臺籍員工兩倍,加班費更是低于當地法定標準。
疑慮:外派工程師赴美掏空人才
臺積電送工程師赴美的消息也引起了業界的疑慮,有媒體認為將導致中國臺灣在全球的競爭過程中快速流失人才。對此臺積電強調,全球每個新廠都有短期外派工程師,而且外派人數跟臺積電員工數比起來很有限。此外,赴美的人也包含之前在中國臺灣受訓的美國員工。“臺積電來中國臺灣受訓的美國員工超過600人,在中國臺灣受訓時間長達12至18個月,他們將是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廠重要種子員工,未來臺積電將持續在美國當地招聘。”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則表示,臺積電派遣5百位工程師赴美國廠,但臺積電在中國臺灣有5萬多位工程師,沒有這顧慮。中國臺灣年輕人在臺過得太舒服,不敢走出去,跟七十、八十年代的年輕人不一樣,這才是中國臺灣的問題。
業界有如此疑慮也是正常現象,畢竟隨著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才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對于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占據高位的中國臺灣來說更是如此。
根據中國臺灣人才服務機構104人力銀行的統計,中國臺灣2021年第四季度半導體業人才缺口創七年來新高,且“求供比”高于整體征才市場。進入半導體業的求職者,平均每個人可分到3.7份工作,是三年來新高,也是整體征才市場“求供比”1.7份的二倍多。
甚至有消息稱,臺積電等傳統一線廠商已大大放寬招聘標準,主動與民辦理工院校乃至民辦普通大學等二線院校洽談學生實習乃至合作辦學。民辦理工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以往主要在封測企業就業,但臺積電也已將觸角伸向這一人力資源池,開出優厚條件,有封測企業人士甚至感言“打死都不相信臺積電會搶我的人”。
阻礙:成本、州稅等困難重重
據雅虎新聞報道,臺積電在近期回應美國商務部關于芯片科學法案的公眾意見文件中指出,鳳凰城的許多建筑成本及專案變數,意味在中國臺灣蓋同樣先進制程晶圓廠的資本要少很多。
臺積電提到,建廠至今遇到的問題,包括了材料及運費上升、美國聯邦政府的法規要求擴大了專案范圍及成本、本地勞工及生產力差異成本、計劃風險成本及費用、額外土地準備及新基礎設施的支出,以及建設、廠房及水電的地方稅及州稅等。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曾公開表示,在美國制造的成本令人望而卻步。臺積電奧勒岡州工廠的25年制造經驗可為明證,該廠能獲利,但幾乎放棄擴建。他說:“在比較成本上,我們當時太天真,但在美國制造芯片的成本比中國臺灣貴50%。”他補充說明,臺積電多次為奧勒岡州工廠安排美國和外籍人員,但都沒能降低多少成本。
張忠謀同時指出,美國芯片制造業沒有擴張和成功所需要的人才庫。中國臺灣地區人口眾多,是臺積電晶圓制造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專業人才離開制造業之際,中國臺灣地區的人才成熟,使其成為純晶圓代工的理想地點。
事實上,除了成本和人才外,臺積電在美國建廠還面臨著文化差異、供應商、缺水等挑戰。從文化差異上來看,臺積電曾被詬病“工作時間長”、“管理嚴格”以及“強調紀律和等級制度”;從供應商上來看,對來到美國設廠的部分中國臺灣企業來說,財務上的挑戰不小,而且臺美之間沒有雙邊租稅協定,增加了這些廠商把資金搬到美國的成本,臺積電正在為供應鏈伙伴發聲,爭取美國政府支持;從水資源來看,臺積電美國廠位于亞利桑那沙漠中部,面臨缺水問題。
技術:未來將切入3納米生產
按照臺積電最初的規劃,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于2021年開始建設,預計一期2024年可以實現量產,月產能為2萬片,主要使用5nm制造工藝,2021-2029這八年該項目的總成本約為120億美元。近期不斷傳出臺積電美國廠將切入3納米生產的消息。
早在今年11月初,供應鏈便有消息傳出,臺積電美國廠未來將會切入3納米,預估2026年月產能將增至4萬片,并采取5納米和3納米混合生產模式。近日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公開表示,將不排斥把一部分先進產能移到美國生產,也有可能將3nm轉移至中國臺灣以外地區,例如美國。張忠謀指出,現在有一個計劃,不過還沒有完全敲定,應該說是差不多敲定,就是在同一個亞利桑那州,“3nm是phase 2(第二階段),5nm是phase 1(第一階段)。”
臺積電在本次首批機臺設備到廠典禮上也證實了這一消息,臺積電宣布,將制程推進至4納米,且追加預算至400億美元,第二階段擴廠將切入3納米制程;第一廠將于2024年量產,第二廠于2026年量產。
此前業界便擔心,臺積電將最先進制程帶入美國恐動搖中國臺灣在晶圓制造上的地位,對此,中國臺灣經濟部門發布聲明指出,就其對臺積電的了解,臺積電的投資計劃都是按部就班,包括高雄的投資計劃、新竹的2納米廠計劃都在持續進行,而對于竹科龍潭園區的擴大計劃,臺當局也已啟動。景氣循環是影響廠商建廠時,考量需不需要每一個工程都趕工的因素,但臺積電持續投資中國臺灣、先進制程也留在中國臺灣,這個方向不會改變。
另外,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評論稱,國外設廠趨勢不可逆,但仍不影響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的領先地位,但長期而言,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中國臺灣的半導體廠商跟隨臺積電赴海外設廠,中國臺灣半導體設備等島內投資項目會否因此下降,值得留意。
意義:對臺積電、美國影響深遠
從臺積電本身來看,赴美建造晶圓廠豐富了版圖,也能夠分散風險。張忠謀在首批機臺設備到廠典禮上表示,回憶創立臺積電初期(臺積電創建于1987年),“我有一個夢——在美國創設晶圓廠”,但在奧勒岡設廠后,碰上成本、人員和文化等等問題,夢是成了,卻這是個惡夢;因而這個夢被迫延后,當劉德音接下董事長一職,也必須共享這個夢想,而他決定赴美投資。”
劉德音指出,“當兩個晶圓廠建成后,我們每年將生產超過 600,000 片晶圓,年收入將達到 100 億美元,我們客戶的產品銷售額將超過400億美元。這些項目將創造31,000個建筑工作崗位,并“創造額外的13,000個高薪高科技工作崗位,包括4,500名臺積電直接員工。”
對美國而言,則是半導體制造的回歸。拜登在典禮上表示,美國能設計先進芯片,但制造能力弱化,以致于蘋果必須從海外購買先進芯片,現在把更多的供應鏈帶回家,將可以改變游戲規則。
拜登更是直呼,“大伙們,美國制造業回來了。美國制造業回來了。哪里寫著美國不能在制造業再次引領全世界?我們正在證明美國可以做到。”
他表示,美國擁有世界一流的勞動力,并贊揚協助打造這座晶圓廠的3000多名工會工人,以及更多即將在臺積電這項金額達400億美元投資案中投入制造業的勞工。
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狄斯(Brian Deese)于典禮前就指出:“拜登總統前往參加典禮,象征臺積電達成一項重要里程碑,把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帶回美國。”
結語:作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業界的關注。距離臺積電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12英寸晶圓廠已過去兩年半有余,在這期間,不斷有關于新廠技術節點、建設時程的猜測傳來。新廠是否會如期在2024年實現量產、首批客戶又有哪些、未來是否能克服成本和人才困難還需時間來給出答案。
【來源:愛集微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