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世界上有多少個灣區?或許大多數人不清楚答案。但若是提起粵港澳大灣區,相信很多人都會心生向往。憑借一個“粵港澳大灣區憑啥躋身四大灣區”的話題登上熱搜,粵港澳大灣區的11城“成團”后便聚焦了無數目光。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實施三周年來,這個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之一的區域正在跑出發展“加速度”。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達到12.63萬億元人民幣,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超6萬家,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但,“逆流而上”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態勢的如實寫照。近年來,大灣區不僅遭遇了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摩擦,更有疫情肆虐全球產生經貿聯系的阻斷割裂。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中,大灣區正面迎接挑戰,扎實推動各項部署落地落實。
其中,作為云計算“國家隊”的移動云,依托強大的算力網絡基礎設施資源和安全可控的云服務解決方案,積極賦能粵港澳大灣區,助力夯實區域競爭未來制高點的基礎,為灣區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智慧園區建設、公共醫療、安全保障等構筑堅實云底座。
強勁算力賦能數字灣區
算力,被視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廣東數字經濟規模龐大,在產業端,據相關機構測算,目前廣東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近一半,規模全國第一,在智能手機、智能網聯汽車、工業互聯網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在消費端,去年網上零售增長22.5%,占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的28.9%。這些都為算力應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大灣區正在加快這一賽道上的布局。就在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獲批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為“數字大灣區”帶來強大且節能的算力基礎設施。與“南水北調”、“西電東輸”類似,“東數西算”格局下,增強算力提質賦能將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算力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據了解,目前移動云已構建“N+31+X”資源池體系,中心節點和省節點已覆蓋28個省份,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幾大熱點區域及西部樞紐節點,基本匹配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移動云在升級算力網絡方面不斷發力。
今年7月,移動云發布雙3AZ大灣區節點,其采用了業界最先進的組網架構,云資源池覆蓋大灣區核心地帶,帶來DCN 4.0最新組網一級1ms時延超高性能,并支持跨AZ數據實現毫秒級容災備份,實現超99.99%的高可用性云服務,可解決區域內政府機構、頭部企業安全、低時延的算力需求。
簡單來說,3AZ可理解為3個獨立的數據中心。如果企業只將業務全部部署在一個數據中心,一旦發生數據中心級的故障,業務層面的容災、雙活、多活等手段都將無從談起,企業的核心業務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數據中斷,每一秒的中斷無疑將對企業或國家帶來巨大損失。
隨著移動云3AZ的成功投產,為實現移動云業務向平臺資源高可用、租戶業務架構高可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為千行百業客戶帶來可靠上云新選擇。承載于3AZ節點的服務共部署15大類,100多種云服務,其中VPC、云數據庫、OBS、容器引擎服務(CCE)等高階云服務跨AZ部署,能夠提供更高性能、更優質的體驗,支撐行業客戶業務需求。
(圖:移動云雙3AZ大灣區節點發布現場)
安全護航打造智慧產業園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成智慧城市群,推進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群建設成為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工作。
智慧園區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創新轉型的重要載體。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毗鄰澳門的珠海緊跟灣區規劃建設方向,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新節點、人才新高地,以及灣區青年創新創業的逐夢搖籃。
在橫琴博創智慧產業園內,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正在加快。但在園區業務系統擴容與安全承載問題上,因其涉及大量安全信息,必須確保云網方案使用安全。
移動云全力捍衛“云上資產安全”,提供全棧式安全保障、業內領先的安全服務,為企業上云安全保駕護航。移動云云主機備份和云硬盤備份的數據定時備份功能,在園區系統出現故障,比如黑客入侵、人為誤刪時,可以從備份中及時恢復數據,減少損失,讓園區運營更安全、更智慧,構建一個更好、更安心的營商環境。
醫療上云構建灣區健康共同體
一直以來,醫療被稱之為拉動內需的「新三駕馬車」之一。隨著規劃綱要等國家戰略向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行業未來的發展受到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了灣區傳統醫療行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推動了領先智慧醫療成果的落地,同時也將加快健康灣區的建設進程。此外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互聯網診療與生物醫療政策推進加速,也為智慧醫療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智慧醫療的核心在于搭建智能化的診療場景,而在醫療大數據領域,醫療影像數據占比高達85%到90%。醫療影像上云能有效打破醫療信息孤島,賦能“醫院-醫生-患者”鏈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診斷及智能輔助診斷等基于鏈接的醫療應用,助力分級診療。
深圳某三甲醫院積極響應落實國家衛健委“建立醫療機構檢查資料數據庫”的要求,著手建設完整放射科影像信息系統閉環管理,以及實現對西藏察隅縣人民醫院遠程幫扶接入。
針對該院醫療影像存儲總量大、存儲科室多、存儲時間長、存儲增長快的四大痛點,移動云基于自身IaaS產品能力,最終形成了“搭建云膠片交付系統、升級放射PACS系統、建設遠程幫扶醫療協助服務平臺”三位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解決了院區醫療影像上云的需求,還通過建設遠程幫扶醫療協助服務平臺,實現對西藏察隅縣人民醫院遠程幫扶接入,將優質醫療資源和服務能力向基層下沉。
量身保障城市安全生態
公共保障方面,規劃綱要提出“使大灣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對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綱要》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應急工作要求如下:“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應急協調平臺,聯合制定事故災難、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不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合作能力。”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員越來越集中,安全事故容易外溢成為公共安全危機,自然災害更是破壞性巨大。廣東的自然環境較為復雜,尤其深圳地質構造復雜,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頻發,極易引發地質災害,伴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和人口激增,地質災害防治面臨新的挑戰。
作為長期專注于地理信息、城市安全、城市地質、生態環境等業務領域的深圳市地質環境研究院,其服務項目中的WebGIS核心引擎、城市地質大數據平臺等業務應用系統,需要大量云主機和存儲資源承載以及進行數據分析預測。但這類分析類業務數據量和計算量大,本地機房空間受限及建設成本較高。
移動云為研究院量身定制了包含網絡優化型云主機、云存儲、云網絡等產品的融合解決方案,給予業務發展提供了可靈活彈性調整的高性能資源支撐。同時,結合移動大數據產品區域人流統計等能力來提升預防地質災害發生的預警精度,能夠有效檢測城市預防地質災害發生,為人員安全疏散提供預警,極大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南海之濱、珠江兩岸,一個媲美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的世界級大灣區已經崛起。移動云將繼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耕數字化改革,為千行百業注智賦能,共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