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鵝通職業教育行業訓練營在線上開啟。小鵝通中世健教育聯合創始人莫才巧與小鵝通聯合創始人兼COO樊曉星,工程客創始人杜鼎,聯新國際醫療成都賦能中心高級講師陳皮等參與直播間。嘉賓們結合自身企業情況,分別從行業現狀、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到的痛點,以及圍繞這些痛點,講解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不斷迭代優化自己的課程產品體系、運營思路、服務模式,從而助推用戶增長與業績提升。
小鵝通聯合創始人兼COO樊曉星在直播中表示,“我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朋友能夠加入進來,一起探索當今時代下企業經營發展的路徑與方法,合作共贏,共創美好未來。”莫才巧目前是中世健教育聯合創始人,擁有7年健康教育培訓、健康類教育產品研發運營經驗,曾作為嘉賓參與錄制省級電視臺健康營養類節目100+期,其主要面向健康行業從業者,以及想要進入健康行業的人。
押注大健康賽道,核心解決三類問題
莫才巧基于大健康行業給出自己對行業的認知。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漸發現現在大家對于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尤其是當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從中滋生出了很多的機會,比如近年來比較火的銀發經濟,但說到剛需,莫才巧所選擇的健康賽道,健康問題的需求其實是非常旺盛的,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在健康產業的上中下游進行投資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投資者看好、市場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健康行業的相關專業人才卻極度欠缺,所以莫才巧選擇了健康行業專業人才的職業教育賽道,幫助學員提升工作技能,更好的服務于市場和滿足需求。面臨行業需求,莫才巧所在的中世健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遇到的痛點有哪些?總結起來有三個,
1、獲客拓新困難,缺乏既懂行業又懂運營(營銷)的高質量人才:我們目前獲客增速放緩或者比較平穩,難以取得爆發式增長的成績,我們思考下來,主要是缺乏營銷的優質人才,也就是很難找到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指數級拓新的營銷人才;
2、傳統線上教育形式導致學員的參與感與獲得感體驗較差:單課、專欄課程缺乏辦學服務,很難跟蹤學員的學習進度和保障其學習效果,從而導致學員在課程中的參與感與獲得感都較差,使得課程滿意度不高;
3、缺乏深度伴學服務,課程復購率低:由于原來搭建的課程產品體系以單課、專欄課程為主,學習全憑學員自覺,所以導致這些課程的滿意度普遍不高,并未真正的幫助到學員“出結果”,從而使得課程的復購率偏低。
案例拆解,打造訓練營+社群服務閉環
圍繞行業難題,中世健搭建進階式課程產品體系進行公私域直播拓新以及驅動復購轉化,最后讓訓練營提升學員獲得感,幫助學員“出結果”。具體說來,搭建了由考證到技能提升的課程產品體系,一方面解決用戶的資格進入門檻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了用戶實際工作技能提升的問題;此外,通過訓練營+社群服務的形式,進行合理的環節策劃、組織分工,持續陪伴用戶進行學習,跟蹤學員學習進度,保障學習效果,真正的幫助學員的實操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并結合轉介紹等運營活動,裂變拉新,建立品牌影響力,促進了公司的營收提升。
圍繞著學員的需求,設計自己的課程與服務體系:我們需要深入到學員里面去,跟一線的學員去溝通,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去創造需求,真正關心學員所關心的;
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伴學服務,陪伴式學習:我們會用到多種不同的服務形式,比如直播、訓練營,甚至是1v1溝通聊天或者社群服務的形式,這樣陪伴著學員一起學習,真正落實幫助他們技能提升,能夠實際解決問題,這才能驅動我們復購提升與業績增長。
目前,中世健目前已經服務3W+學員用戶,且老學員的復購率超過30%,有力的助推了企業的經營業績的高效增長,尤其在訓練營方面,其中一個訓練營已經滾動開班19期了,主要得益于服務流程的更新迭代與學員的滿意度高,讓這件事才能持續下來。
莫才巧強調,“我們一切的核心只要圍繞著用戶的需求,既能滿足他們的價值需求,也能滿足他們的情緒需求,我們所做的事就一定能夠獲得正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