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T之家
小米 13 系列 & MIUI 14 新品發布會將于今日 19:00 召開。屆時,全新小米 13 系列手機將正式亮相。
小米手機官方今日中午就小米 13 電池技術進行了解讀,稱小尺寸機身要擁有長續航,電池技術創新是唯一出路,高硅負極電池 + MCP 電池封裝技術,在同體積下讓電池電量增加 260mAh,讓小米 13 續航達到了 1.37 天," 成為小米數字系列續航之最 "。
小米表示,作為雙尺寸旗艦戰略的一員,小米 13 肩負著扛起小尺寸旗艦的大旗。為了在小尺寸機身中承載全新升級的徠卡三攝影像系統與完全革新的性能三大件,小米 13 留給電池的堆疊空間僅有 24.744cm3,相比上一代小米 12 原本就狹小的空間還要再縮小 5.4%,如果還按照上一代的電池設計,這樣的空間只能容納下 4240mAh 電池。
據介紹,在內部評估中,4240mAh 電池的續航已大幅超越上一代,但 4500mAh 容量已經成為當下智能手機的硬性門檻。要想在體積與容量之間達到令人滿意的平衡,唯一的做法就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談及如何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時,小米稱核心在于如何脫嵌更多鋰離子數量。在小米 13 上搭載的這塊電池,正是從動力電池技術的 " 高硅補鋰 " 落地結晶。小米 13 將原先負極中添加的硅材料比例一舉提升至三倍,從而獲得更高能量密度,根據估算,高硅負極技術電池容量等效提升了 200mAh。
IT 之家了解到,小米指出,小米 13 的這塊電池,在搭載了 67W 的快充能力下,能量密度還高達 735Wh / L,成為同功率快充電池中的能量密度之王。同時通過多孔結構設計解決了隨硅比例提高而被逐漸放大的高膨脹、循環衰減等問題。
此外,小米稱在小米 13 電池上還首次采用了 MCP 封裝技術,原先保護電路模組是以平鋪方向在機身內的,會占據比較大空間。現在通過對電池頂部的頂封精準定位,嚴格控制彎折角度,讓整個保護電路模組得以從平鋪變成直立,從原來占據電池長度方向轉向厚度方向,實現立體堆疊。這讓電池頭部堆疊空間減小了 20%,容量等效收益 60mAh。通過高硅負極技術與 MCP 高集成封裝,將原先空間只能容納 4240mAh 的電池容量補足到 4500mAh,核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減小電池的體積,在保證容量續航的同時,為其它零部件能夠騰出更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