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吾鼎(廈門)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饞心尖" 獲星凌資本和柳進創投800萬 Pre-A輪投資,公司投前估值8000萬。獲投資金主要用于高質量管理團隊的建設、線下連鎖門店的擴張、供應鏈的搭建以及精品預制菜產品的研發等。
“饞心尖”創始人兼CEO 汪心怡,是一名95后女孩,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專業,曾任"銀鷺"家族禹道集團投資研究員,多年深耕大消費領域投融資。
“饞心尖”CFO 張曉煜,畢業于廈門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曾任職于魔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OO。
蓬勃向上的鹵制品行業
“饞心尖”為何選擇進軍鹵制品賽道?源于以下三點:
一,市場規模大,行業增速快
據美團發布的《2022鹵味品類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鹵制品市場規模約為3691億元,到2023年,行業規模有望達到4051億元,2018-202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3%。其中,佐餐鹵味與休閑鹵味市場占比約為6:4。
鹵味產品市場規模
二,鹵制品行業集中度低,品牌成長空間大
鹵制品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業分散,2021年CR3集中度不足10%。這意味著鹵制品行業存在著大量夫妻老婆店和小型鹵制品連鎖品牌,鹵味連鎖企業存在巨大發展機會。
三,切入細分品類,與頭部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
絕味的“鴨脖”、周黑鴨的“鹵鴨”、煌上煌的“醬鴨”、紫燕的“百味雞”、廖記的“棒棒雞”都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強大的品牌認知,在全國開出了成千上萬家的門店。
“饞心尖”一開始就選擇做差異化競爭,選擇各地特色鹵味美食切入市場。除了傳統的雞、鴨、鵝、豬肉產品,“饞心尖”還率先推出海鮮鹵制品,填補市場空白。
品類豐富,南北共享
”饞心尖”品類豐富,針對國內不同地區的消費群體,推出符合當地口味的“特產美味”,如:閩南地區的姜母鴨、同安封肉,廣東地區的燒鵝,北京地區的烤鴨等。
據NCBD報告顯示,口味是消費者選擇鹵制品的主要因素,有80%左右的消費者會比較注重鹵制品的口味。
麻、辣、咸、甜是容易讓人上癮的口味,尤其是辣味,會大大提升消費者的復購率。
”饞心尖”的鹵味產品口味齊全,包含麻、辣、咸、甜,一種產品可能有多種口味,比如傳統醬油味、花椒味、芥末味等,適合東、南、西、北各地消費群體。
資本助力,古法制造,傳承美味文化
星凌資本和柳進資本表示,“饞心尖”產品優點突出,用料精良,零香精零防腐劑添加,全程使用標準化生產,采用氮氣鎖鮮包裝,實現全程冷鏈系統配送,在保證產品健康安全衛生的同時也最大程度地鎖住產品的新鮮口感。而且產品的品類齊全,口味多樣,有區域針對性,消費基群大。
更重要的是,在資本的助力下,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品嘗到大師級古法制造的美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