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建圈強鏈”四個字開始成為成都建設計劃的先鋒熱詞。在成都市委市政府重塑新的產業鏈,促成全市多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以斗志昂揚的姿態和穩健的步伐主動融合“建圈強鏈”的發展大計。
近年來,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緊緊圍繞軌道城市建設、地鐵運營、產業經濟、軌道生活、TOD營城五大板塊和“教育培訓、數字經濟”兩大平臺高質量建設軌道產業生態圈,逐步形成了有“成都特色”的一流軌道交通綜合運營商。
建圈強鏈”行動已然實施,成都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產業鏈上下游聚集力不斷增強。在成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中,成都軌道交通應如何推進“建圈強鏈”?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信與運行控制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郜春海指出,所謂的“圈”,就是前面所說的“四網融合”,成都建圈應圍繞全國產業趨勢展開。而“鏈”,則不單指“縱向”的軌道交通產業鏈自身的上中下游,與其相關的“橫向”的供電、能源、互聯網等產業鏈也十分關鍵。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產業鏈的“縱橫交錯,互通有無”。“成都軌道交通的縱向產業鏈相對成熟;橫向方面,可以聯動公交、汽車的無人駕駛等,利用二者的通用裝備、技術,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確保安全、穩定、可靠。”
郜春海認為,雙鏈融合是成都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方向。智能化能夠降低運輸成本,提升人文關懷;綠色化則可以結合新技術,充分利用資源;通過軟件定義控制系統,充分挖掘人的價值;靈活的區位布局,是提升綠色化的重要手段。
圖為成都地鐵。
“數說”強本底 智慧強根基
目前,成都全市軌道交通企業279家,形成以中車成都、新筑股份等企業為龍頭,康尼、海康威視等企業配套的產業集群,是全國軌道交通產業鏈條最齊備城市之一,是全國第五大軌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
據《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2019年)》顯示,2019年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85.2億元,同比增長8.8%,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68.3億元,同比增長15.7%。到2025年,全市軌道交通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22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9%。
作為全國軌道交通產業六大集群之一,成都研發創新基礎扎實。成都科研機構和院校眾多,擁有以西南交通大學和中鐵科研院等為代表的科研機構,以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核心的10余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30余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同時聚集了400余家軌道交通產業上下游、左右岸企業,隨著眾多軌道交通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將研發、測試等核心業務和人才逐步轉移到本地,成都已成為國內軌道交通技術創新及人才高地。
此外,成都已構建起軌道交通領域完備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和科研體系,在高速鐵路、感浮交通、新型城軌、真空管道超高速、超級高鐵等領域大力開展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學術地位國際領先、國內一流,可為重大鐵路項目的科技攻關及成果轉化提供堅強的支撐。
由此,成都軌道交通產業依托全產業鏈發展優良本底,充分發揮科研機構和院校眾多,政產學研用投、校院企地合作等模式新穎靈活,“總部+本地”科研成果轉化快速有效等優勢,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技術革新助力“建圈強鏈”
在當前疫情持續反復的沖擊下,技術創新是進一步開展建圈強鏈工作重要的一環。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氫能源、光伏等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未來軌道交通行業將在安全高效、綠色低碳、智慧化等領域不斷涌現創新技術和產品。
成都軌道集團將進一步加強與西南交通大學和中鐵科研院等科研機構的密切合作,引進學校人才及科學方案,并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平臺,相輔相成,雙向奔赴,共同強化成都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效應,為成都建圈強鏈工作注入“唯有源頭活水來”的旺盛生命力。
去年,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攜全國首列時速達140-160km全自動市域快軌A型5G通訊列車,引領成都邁入智慧城軌發展的新時代。列車在成都地鐵18號線完成第一次正線牽引制動試驗和正線超速型試驗測試,最高速度達176km/h,實現了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首次在西南地區落地。
每一項成果的誕生,每一個計劃的部署,都是成都軌道交通集團與成都“建圈強鏈”的良好互動,也是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對成都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駕護航。據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將持續深耕細作軌道交通領域,創新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其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強以及跨專業的優勢,為成都市軌道交通生態圈的建設注入力量,推動多系統產業協同互補和產業融合,實現多產業在成都區域落地。
在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鏈長制”統籌推動下,成都軌道集團也秉持著全力推動“鏈主企業引領帶動產業鏈發展”的心態,全力促進以軌道交通車輛主機廠、施工總承包企業、系統集成商為核心的鏈主企業提升產業鏈整合力和核心競爭力。由點到面,由主帶輔,建圈強鏈工作穩步發展,需要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始終堅持“城市發展最優”、“乘客體驗最優”的原則,不斷優化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全力構建超大城市立體交通體系。
圖為成都TOD項目意向效果圖。
真抓實干 用心做好每一個項目建設
目前,成都軌道“四網融合”的建設工作正徐徐展開,成都建圈強鏈的建設目標也在有序完成。
軌道交通資陽線臨空經濟區站—嬌子大道站區間全線已經貫通,該項目從2021年9月9日開工到被順利接收耗時僅124天,最高月掘進418.5米;今年年初,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工程土建7工區再傳喜報,藍家店站站后暗挖區間左線大里程順利貫通,標志著該暗挖區間實現雙線全部貫通。盡管在暗挖過程中遇到了裂隙水豐富的中分化泥巖地層,成都軌道交通集團還是從容面對,積極組織參建各方提前謀劃梳理工程重難點,通過嚴格落實安全措施,夯實技術保障能力等針對性辦法確保隧道施工安全有序進行。
立足“建圈強鏈” 賦能美好生活
成都軌道交通運營同時也為成都美好生活賦能。“成都發展的近十多年間,眼看著一條條地鐵開通,我們日常出行和生活都方便了不少。”何女士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在她看來,隨著軌道新線的不斷開通,大大的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質量。
在成都軌道交通產城典范項目--陸肖TOD,你可以看到,這里已經逐步實現了建立“軌道+公交+慢行”的一體化交通體系的設想。早晨起來,電梯下到地下空間,直通地鐵的高效換乘;擁有創新開敞空間、生態辦公樓、多元商務配套的創新型創業街區;通勤途中就可以方便地買到生活必需品,電梯可以從住宅直達商業空間的品質消費;打造“7+24”活力空間,營造世界級、全時化的多元生活方式已經開啟……據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陸肖站TOD項目負責人茍偉介紹,這里通過地鐵6號線以及 22 號線聯動周邊4個站點,打造了“四縱四橫+雙地鐵”的交通路網,是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的重點項目之一。TOD的大力建設,將加速區域的迭代升級,為城市“南拓”計劃也裝上了“加速鍵”。
多維度融合“建圈強鏈”,賦能美好生活,成都軌道交通下一站發展將更驚艷!(劉洋洋 圖片由成都軌道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