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大師此言霸氣中又帶著殷殷期盼和諄諄教誨。學其精髓,而絕不可止步于模仿,這也是很多模仿“李子柒”的博主應該深思的一句話。
想要在秋天開一缸新醬油,就要在春天播種黃豆;想要在仲夏喝桃花酒,就要在三月采桃花;想要在風雪天吃上火鍋,就要在晴天曬干柴火;想要拍出制出一方墨,就要提前兩年點油燒煙。這是春華秋實的樸素道理,莊稼地里的人都懂,也是李子柒拍視頻的邏輯。
與許多博主強調快效應不一樣,李子柒的視頻是按照自然節律種出來的,是在歷史長河中擺渡來的,技術和內容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想學她就要同樣做到這一點。
在李子柒走紅之初,曾經有一種質疑的聲音,認為憑她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那些事,視頻中的勞作是一種表演,而她則是團隊精心打造的演員。的確,在新事物闖入視野的時候,審視的目光中很難相信有人會為了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花費一番苦心和耐心。
當時,李子柒面對質疑,發了一條洋洋萬言的微博來「自證清白」。
她坦言,在拍攝蘭州拉面的視頻前,她先是軟磨硬泡拜師學藝,之后苦練一個多月,練到胳膊酸痛才拉得像模像樣。拍攝過程中,僅僅是拉面這個步驟她就拍了 2000多個鏡頭。由于制作拉面的步驟十分煩瑣,面粉的白色又容易導致相機虛焦,她花了整整 3 天、浪費了 10多公斤面粉才完成拍攝。那些廢掉的面團被她做成馕,跟奶奶兩個人足足吃了半個月。
有人不解綿陽的山中為何會長出菠蘿,是因為她提前一年將它們放進溫室種到第二年(第二年回暖再種植在土地里),才正常結果。至于更嬌嫩的草莓,則要在開花時一朵一朵人工授粉,在大雪紛飛的時節,用炭火升溫。
視頻中云卷云舒的山村是李子柒的真實生活,也不是。為了拍出日月盈昃,寒來暑往,她常常要在凌晨打著手電筒上山,在雪地里苦守。鏡頭背后,她磨破過腳,也傷過手,滑下過山坡,長吁一口氣。或許,不僅僅是視頻中的山水,拍視頻過程中的堅韌,也是中式審美表達的一種訴說。
有人說,某種程度上,李子柒把古人的山水田園夢具象化了。但她的選題卻沒有止步于此,從2018年左右,她便試著將將傳統文化用雙手“做出來”,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
在一則視頻中,李子柒展示了東源村木活字印刷術。到視頻拍攝時,世上僅剩2位老師傅習得這項技藝。她前前后后學習并拍攝了4個月,才終于能夠在木頭上刻下“老宋體反字”:柴火的溫暖,奶奶煮的清粥,田間的野鶴,還有地窖的老酒,都是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現在,我要把它們帶給你們。
近景視頻中,她的手部皮膚被泥土吸走了水分,紋理粗糙,左手大拇指在前幾次的拍攝中被砸傷,指甲蓋下依稀可見淤血。她右手持刻刀,每落下一刀,就要輕輕吹去木灰,她穿著布馬褂坐在門前,一下一下地劃開木料,細碎地器具撞擊聲,敲開了現代與傳統、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大門。
李子柒的視頻記錄的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卻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這正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價值共識。
本次二十大會議中關于文化傳播的部分有提到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而這正是李子柒的視頻一直展現并傳遞的。白巖松曾說:“如果能有更多像李子柒這樣,來自民間并真的走向世界的網紅,那中國故事就真的有得講了。”李子柒用視頻擔負起了如此重大的使命,她的走紅之路很難,卻又是如此理所當然。睽違已久,期待她更好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