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友 于麗娜
央國企對國資監管的認識,正在逐漸加深。央國企正在從如何滿足國資監管要求開始,逐步體會到國資監管對央國企自身的數智化轉型的有力推動和指引。央國企對于國資監管重視,要從國資監管的由來說起。國資監管體制經歷了放權讓利階段、監管體制初步形成階段、國資監管權分散行使階段、國有資產監管權集中行使階段。體制上,央國企的改革進程在不斷深入,對于央國企的國資監管的模式與路徑,也需要與之協調共振。技術方面,信息技術正在持續推動央國企的數智化轉型進程。央國企面臨的國資監管,正在從填報式國資監管,向在線式國資監管和云上國資監管的模式轉變。那么,這種轉變投射到國資委對于央國企的監管要求的內在訴求是什么?央國企作為被監管的對象,只有理清監管的內在訴求,才能理順內部的管控流程與國資監管要求承接的關系,更好地做到監管信息的上通和下達。從在線監管、到云上監管,解決的是央國企與監管方的便利對接和相信溝通效率問題。
央國企目前正在經歷的國企改革和數智化轉型都與國資監管密切相關。在國企數智化轉型的特定場景和領域,大數據穿透式在線的國資監管模式,更能作為國有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有效實踐路徑。
一直以來,央國企和國資監管的關系,都是在尋求靈活和管控的平衡,央國企的困惑來自于如何在有效的國資監管范圍內實現最大限度地經營自主,有效激發企業經營的內在動力。其實,重新審視國資監管,監管的根本目標不是增加企業負擔,是更加快速、準確、實時地感知央國企的經營狀態和經營效果,幫助央國企發現國有資本經營過程中的問題和隱患。央國企可以通過國資監管的方式,實現經營效果和國資監管的政策互動。央國企通過國資監管的手段,實現與國資監管的對接,讓國資監管方更快、更準確地了解央國企的運行狀況,制定更符合央國企運行階段的政策。如何實現央國企與國資監管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多、越來越準的監管對接需求?如何減少央國企的對接負擔?如何借助監管的模式,推動央國企的經營效果?如何實現央國企與監管需求的有效對接?大數據穿透式國資監管,都可以給出最佳的實踐。
國資監管模式創新:穿透式國資監管
2016年,“穿透式”監管在國務院辦公廳《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中被首次正式提出,該方案要求各監管機構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進行互聯網金融監管,應綜合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等全流程信息,采取“穿透式”監管方法,透過表面判定業務本質屬性、監管職責和應遵循的行為規則與監管要求。
2018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了“穿透式監管”的要求,“實行穿透式監管,對于多層嵌套資產管理產品,向上識別產品的最終投資者,向下識別產品的底層資產”。
2021年,國務院國資委《加快推進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資廳〔2021〕145號文)要求“力爭2025年底前,全國國資國企全面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協同的數字化智能化監管體系。全國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的系統集成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全面增強,在輔助政務決策、服務企業發展方面作用充分發揮。“穿透式監管”模式,繪制的企業"監管畫像"更加直觀準確,監測預警和風險防范能力全面提升,保障國資國企發展改革監管和黨的建設工作更加有力。同時,全面感知、智能辨識、智能分析和智能預測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日趨成熟,驅動引領更多國有企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如此看來, “穿透式監管”,對于央國企強化系統監測和風險預警,系統繪制企業“監管畫像”,多維度、全視角綜合分析研判,及時發現隱性風險點,強化風險防范主體責任,系統提升企業在線管控系統風險防范能力,加強對運營、債務、投資等重要領域風險防范和問題阻斷的支撐作用,保持國有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極為重要。
穿透式國資監管是落實智能化監管必選路徑
央國企的組織層級日漸復雜,在同一個央國企的集團范疇內,經常存在遍布產業鏈多個環節的多種經營業態的經營單元,在數智化基礎設施資源投入和人才儲備有限的條件下,很難通過一套系統貫穿到底的業務管理系統支撐模式覆蓋多種經營業態的組織。但是,同屬于央國企的資本覆蓋范疇,需要采用統一的國有資本管控體系,國資監管模式,尤其是“穿透式國資監管”模式,給有這樣多業態管控需求的央國企提供了實踐模式。
用友創造性的提出了面向央國企的國有資本“穿透式監管”新主張,以管資本為核心,以嚴格決策程序、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為重點,以監管企業內部外部數據為基礎,以監管指標和模型為抓手,以監管領域和監管要素為主線,以數智化技術為手段,以改進監管方式、創新監管模式為、提升監管成效、支撐監管決策為目標,構建新型面向央國企的“穿透式”監管模式平臺和體系。
穿透式國資監督模式,既可以用于國資委和央國企之間的監管與被監管的業務場景中,實現監督模式的兩方在監督與管控之間取得了恰到好處的平衡,給被監督方提供盡量多的經營自主權和靈活性,也能保障監管信息的高效準確地匯集和監管政策的精準有效的制定和實行。又可以應用在央國企的集團總部與下屬分子公司之間。在信息化基礎積累薄弱的前提下,在總部和分子公司之間快速搭建起經營和決策鏈信息的上通下達的貫通模式。
在央國企的應用實踐中,應用穿透式監督模式探索國有企業數智化轉型新路徑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縱向全級、橫向聯動、先進全面、智能高效的穿透式財務監督管控體系“。第一步,實現穿透分析精準聚焦。實現跨越層級和跨業務領域的信息匯集、業務和財務融合指標穿透、智能評估和風險聚焦;第二步,管理提效全面發力。實現管理成效的精準量化,制度創新拉動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反哺制度制度創新;第三步,動態監督業務管理。實現組織全級次動態監督,管理全要素動態監督、業務全流程動態監督。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真正實現摸清央國企內部各分子公司的經營情況,促進各經營單元的提質增效,通過信息穿透,促進管理效能穿透,逐步搭建多維聯動的“一盤棋”管理體系。
用友BIP國資云,作為真正的國資穿透式監管云平臺,包含一個頂層框架,十條業務主線,四個作業平臺,二個支撐平臺,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數據治理體系和配套管理體系,四個作業平臺包括穿透主線平臺、業務協同平臺、風險預警平臺和分析決策平臺。
通過穿透主線平臺形成組織全級次覆蓋、流程全過程透視、要素全維度覆蓋、業務全鏈條追溯。通過業務協同平臺實現面向央國企的各項業務的有機協同,在業務上形成上下同欲的一體化、透明化、實時化、規范化、智能化的協同聯動體系。通過風險預警平臺發現風險、定位風險、干預風險,內置多套預警主題、風險監控指標、風險壓力測試模型,持續為央國企的穩定運行保駕護航。通過大數據決策平臺,對“穿透式監管模式”所涉及的的各項業務的基礎數據、分析數據、預警數據進行有效的采集、清洗、轉換、共享,打通“央國企各經營單元”之間的數據交互通道及共享通道。
新技術助力“穿透式”國資監管模式加速落地
信息技術發展給央國企的數智化轉型和創新,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同樣,信息技術的發展紅利,正在貫穿于“穿透式國資監管”模式中,給新時代央國企面臨的挑戰帶來了新的解決途徑。在這場以技術發展為驅動力,以實際業務發展需求為牽引的面向央國企的國資監督與管控模式變革中,新技術的應用給需求的發展和業務的推進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想象。
大數據技術能實現對潛藏在分散低密度信息里的價值實現探索和挖掘,再現埋藏在瑣碎數據事件中的真實規律。這也是央國企利用“穿透式國資監管”模式進行內部管控過程中,需要不斷深化和探索的場景。央國企需要在“穿透式”管控場景中,對涉及到的人員、物流、采購、財務、投資、改革事項、資本布局、資金流向等多元的信息及其變化規律,進行探索和分析,實現國有資本運營、分布、流動、和經營效果的跟蹤、監督與管控。
人工智能技術是通過技術的復現和固化現有管理經驗的成果,實現對央國企的管理智慧、管理規則的沉淀和重構。央國企沉淀的是單個時間段內、單個區域內關于央國企管控領域的管理思維創新和智慧。央國企重構的是在知識和規則智慧沉淀基礎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央國企監督和管控體系。現有的央國企監督管控工作人員,可以在已經固化的前人管理經驗、管理模型基礎上,繼續探索和深入研究監督管控的方式和效能。
平臺技術以其高效、便捷、可擴展的底層通用架構體系,為多元化的監督與被監督的管控主體提供了可以統一、靈活、及時獲取的服務,為那些體量適中、信息技術基礎積累薄弱、需要持續集約化運維服務的對象,提供了可以便捷交付、便捷服務、便于部署、便于升級的一體化平臺。同時,能依賴平臺的擴展性和對業務應用的適用性,盡量多的減少伴隨業務的增長而帶來的持續且成線性增加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投入額度。例如: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與擴展、跨行業和業務領域數據的融合、跨地域和多主體的個性化與共性化相結合的服務模式。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底層的IT技術,區塊鏈用集成算法和技術的信任建立機制,改變了傳統的依賴中心節點的信息驗證模式。央國企所面臨的監督與管控場景,目前還在依托技術的發展和平臺的擴張,實現一對多的監督與管控的成長模式,但隨著監督的內容不斷擴充,監督與管控的范圍逐步擴大,區塊鏈技術也給監督與管控的模式提供了適當的互相監督、對標的監督與管控新思路。
穿透式國資監管的典型應用場景
在財務領域的穿透式監督管控模式–層層遞進的經營活動分析
面對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經營決策的有效性來源于企業經營活動信息的及時了解和快速響應。無論從扁平化的組織管理架構還是,數智化的管控手段,都是要通過各種努力達到這樣的效果。具體的,經營活動的分析,不應局限于經營的結果,還要更多關注經營的過程,例如,哪個層級的經營單元具體經營活動有效,哪個時間段的經營活動成效明顯高于其他時段,都是我們企業在制定經營戰略決策時的重要輸入因素。這里面提到的經營組織層級,可以是央國企的集團公司總部、集團下屬分/子公司及相應可獲取單獨財務核算信息的經營單元;時間跨度可以是以決算年度為單位的周期,也可以是以財務月報為基礎的月度信息。我們可以發現,我們這里提到的監督管控模式,是根植于企業內部的管控體系,有超越于企業的財務管控體系。
在債務領域的穿透式監督管控模式–及時高效的風險預警
風險預警,重點再與經營異常的快速發現,風險等級的判定。通過企業畫像看到央國企業經營的正常態勢,相對于正常的經營態勢,出現財務異常的情況和行為異常的情況,我們能快速的發現,并啟動預警響應機制。預警響應的機制,來源于事先設定的風險類型劃分和風險級別設定,包括風險響應處置的系列預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是風險預警的根本,穿透式的監督管控體系,就是結合相對固定的組織單元的劃分,業務領域的劃分,盡量做到事前的風險響應模式的研究、對應和固化。例如,經營利潤虛增的現象,必然有虛增的經營性活動流入,也會有虛增的投資性活動流出。只有實現跨業務單元可組織層級的穿透式聯動,才能增加此類現象被發現和定位的概率。負債方面,經營性現金流不能支撐債務到期期限的分布,流動資產小于流動負債,經營負債的大幅減少伴隨產量的增加背離,大額債務即將到期,現金流小于檔期應還金額,融資擔保金額占凈資產總額比例偏高,形成表外債務風險等。
在投資領域的穿透式監督管控模式–投資布局和投資決策
國有資本賦能是央國企運營的重要環節,央國企賦能的領域包含:已經如高速發展而收獲的成長型投資領域、尚在賦能初期的萌芽期投資領域等,我們要結合國有資本投資的不同發展階段,給予與其實際狀況相符合的監督與管控政策與預期。賦能前期,同樣要對國有資本布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進行論證,論證的依據就來源于現有國有資本布局的地域、行業、人員范圍等。在現狀和目標之間,進行反復的斟酌、比對和決策。斟酌比對的過程和投資決策的準確性,來源于可獲取的監督數據的完整性、及時性和準確性。這也就是穿透式國資監管在投資領域中,帶來的完整性、及時性、聯動性、可交互性的眾多優勢。
大數據穿透式國資監管,帶來的是央國企對自上而下的監管需求和動因分析需求方向指引,也是央國企數智化轉型的推動力和抓手。穿透式監督與管控體系搭建得越完整,央國企的對管理決策和政策制定所提供的信息就越全面、越準確、越及時、越有效。有效的監管信息的獲取,是有效的監管政策制定的前提和依據。大數據穿透式式國資監管搭建的越有效,對所監管的央國企的數據對接能力要求就越高,所監管的央國企必然會重新審視企業內部的管控系統的完備性和薄弱環節,查缺補漏,統一提升,這也就是監督與管控自上而下逐漸拉動央國企內部數智化轉型推動力。
大數據穿透式國資監管,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鏈接了在這個業務領域每一個人。讓不同角色的參與者,以同一套體系、同一套指標、同一個口徑、同一個邏輯,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知識經驗的積累和管理智慧的結晶,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不斷加載和沉淀的數據監管模型在平臺與應用中形成存在,不斷運轉、不斷應用、不斷提升。央國企在持續地與監督與管控業務磨合過程中,不斷完善穿透式國資監管模式、不斷增加的國資監管數據模型、不斷沉淀的國資監管數據資產、不斷深挖國資監管的數據價值,促進面向央國企的監管輻射范圍和輻射深度不斷增大。力爭做到以大數據穿透式國資監管模式,促進和推動央國企數智化轉型目標的實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