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尤其是建設在高校的考點,一般承擔著外語等級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的重要任務,其建設是教育部、財政部聯合推進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
創辦于1929年的重慶大學(以下簡稱“重大”),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雙一流”高校。重大于2012年在全校范圍建設“重慶大學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系統”,并投入使用。
重慶大學
近幾年相關要求文件不斷革新,明確考試標準考場最低要求配備2個攝像頭、1個考場型拾音器及1個屏蔽器等,且對于監控視頻的信號穩定、畫面清晰、網絡延遲(≤200ms)等也有了更高規格的規定。而重大的考場建設時間較早,現有設備不滿足更新的要求,同時日常使用中故障率高、更換維修頻繁。
為保障標準化考場設備的正常運行,滿足考場內部監控*2+屏蔽+PC+時鐘+廣播+電源管理模塊,共7個信息點的入網需求,維護正常的考試秩序,重大準備對現有的標準化考場進行全方面改造,網絡作為基礎成為了改造的重中之重。
推進智慧化校園 重大永遠在探索路上
標準化考場的升級離不開對于基礎網絡的改造,這和重大追求教學信息化、智慧化的目標“不謀而合”。2018年重大作為重慶市第一批智慧校園示范院校,就已經開始普及各種新型技術和教學應用。
隨著在線教學、高清視頻、巡課錄播等高網絡需求的業務成為常態,2020年重慶大學就大踏步入了“全光網時代”,使用銳捷極簡以太全光方案對A區、B區和虎溪校區進行了全光網改造。如今近600臺極簡光入室交換機正在重大林立的教學樓中穩定運行。獨享千兆帶寬入室的以太全光網,充分保障教學業務的順利進行,和從部署、運行到運維的“無感”體驗,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帶寬不夠用,端口擴展難的問題。
但除此之外,升級標準化考場仍會面臨特殊需求:
1.骨干光纖資源“吃緊”:
為了保證數據的傳輸和安全,考場設備需接入獨立子網,每個考場都需要用光纖直連核心機房。全校495間考場,要占用500多芯骨干光纜。骨干光纜由多個部門共同使用資源非常有限,而重新拉線不僅會拖慢工期,還會造成線纜資源的浪費。
2.設備運維、空間管理亟待優化:
本次標準化考場改造是由學校本科生院主導建設及維護,學校目前很多老舊教學樓的弱電間由多個部門混用,設備、線繁雜導致運維工作量很大,同時管理邊界模糊,亟需通過新方案進行改造,緩解管理運維的難題。
以創新彩光解“燃眉之急”
“彩光方案的出現,算是順利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盡管極簡光全方位提升了重大基礎網絡的性能,但是面對標準化考場的需求,重大本科生院的老師也在努力尋找更適合的創新之道。在銳捷推出了極簡光的彩光方案后,重慶大學第一時間了解并主動調研該方案后,認為該彩光方案可以解決之前摸排中凸顯的問題,馬上對A區第五教學樓42間教室網絡及主干網進行全新試點組網升級改造。
重大第五教學樓
銳捷極簡光方案的創新“黑科技”——以太彩光技術,將多種業務信號通過一根光纖傳輸,原來8個考場需要拉8根光纖,現在通過1根光纖線就可以解決8個房間的入網問題,在保證同樣獨享千兆帶寬入室下,大大降低了骨干光纜的鋪設壓力。
彩光方案帶來的變化,從五教的機房可以一目了然。五教的42間教室,本來需要占用骨干光纜42芯,而現在僅需6芯,有效節省了85%老舊樓骨干光纜資源。
部署了彩光方案后的機柜和全樓光纖
機房的左邊是原本的的匯聚交換機,已經處于閑置狀態。現在支撐全樓網絡的是右邊的無源48口透明匯聚,滿足全樓42間教室、過道和辦公室的用網。與原本部署的匯聚交換機相比,所占的空間僅為原來的1/2,且結余資源可用于其他功能的規劃。
樓棟弱電間
而整網也成了真二層組網結構,僅需部署在中心機房和樓棟弱電間的RG-DEMUX/MUX系列合路器/透明匯聚產品,1U的高度,且無源不需要插電,配合彩光模塊,真正實現了匯聚節點徹底無源,既有效解決了弱電間供電問題,也大幅緩解了教學的運維壓力。
“無感”才是好網絡 極簡光持續優化
銳捷極簡以太彩光方案,適配了重慶大學建設標準化考場的需求,不僅有效節省了85%以上的骨干光纜資源,還大幅優化了設備管理和空間使用。
“重慶大學一直積極探索智慧校園的建設,有什么立足于教學運行規律的新方案、好方案,就第一時間研究可行性,極簡光的使用也是這樣。”負責教學環境改造的羅老師這樣說到。
“在以太全光網路線上的持續實踐,達到了重大預期的效果。我們一直認為,好的網絡就應該是‘無感’的,從最初的極簡光1.0再到彩光,無論從施工、運行甚至到運維都讓我們的老師全程‘無感’,這足以證明以太全光網和極簡光方案,對于標準化考場的建設和智慧校園發展來說都有著堅固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