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國家信息中心、青島市人民政府、山東省大數據局聯合主辦“第二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峰會”成功召開。全國23省76市代表、30余位行業知名院士專家、40余位頭部企業代表云端齊聚青島,共享智慧科技盛宴。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劉宇南,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大數據局局長馬越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局長 寧吉喆,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友,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分別致辭。
大會還邀請到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清華大學數據治理研究中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評估所等主管部門和研究機構,共同聚焦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新理念、新技術、新趨勢。
海納云——作為主論壇唯一發言企業方代表,海納云數字城市治理總經理王瑋在會上全面闡述海納云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模式,介紹了海納云在新型智慧城市方面取得的技術突破、打造的多個國家/省/市樣板案例,并表示,海納云將秉承“技術+場景”模式,助力青島市和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打造更多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將數字技術帶入更多的城市,釋放數字經濟和數字治理蓬勃牽引力,為數字強國做出海納云貢獻。
▲海納云數字城市治理總經理王瑋亮相峰會主論壇
01
“技術+場景”,海納云新型智慧城市方法論
伴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已進入黃金發展期,促使城市建設朝著有溫度、會感知、能思考的方向發展,取得了諸多成效。但另一方面,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缺乏統一的頂層設計規劃,技術落地難、應用體驗差的痛點,給智慧城市的發展也留下了巨大空間。
王瑋介紹,在海納云看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難點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技術和場景的高效融合,能真正解決城市運行中的問題;尤其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本質是要建設各級“城市大腦”系統,并將其與細分城市場景應用、行業應用相結合,實現智慧城市價值再造與價值循環。
▲海納云城市大腦2.0示意圖
在這個思路指導下,海納云創新提出“技術+場景”模式,即通過打造“1個星海平臺+5大智慧場景”數字城市業務架構,打造數字城市“海納云方法論”;并因此形成“全鏈路軟件體系+場景化智能終端”軟硬協同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城市服務能力。
在“技術”上,海納云擁有自主研發的“星海數字平臺”和“城市大腦”,“感能、數能、算能、圖能”四大能力;
在“場景”上,海納云聚焦5大核心城市應用場景,即數字應急與城市生命線、數字市政、數字孿生BIM/CIM、數字城市治理、數字社區/園區。在這樣的場景部署下,城市可以實現從一棟樓宇到一個社區/園區的數字化,再到千座橋、萬條路、萬條管廊,最終打造成為覆蓋整個城市的“空天地”立體數字化孿生城市。
▲海納云5大核心場景
02
樣板先行,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樣”
注重落地應用,已成為近年智慧城市建設的主旋律,這也是海納云數字城市之路的燈塔。
在會上,王瑋介紹了海納云成立以來在多個領域打造的智慧城市樣板,覆蓋數字應急與城市生命線、數字市政、數字孿生BIM/CIM、數字城市治理、數字社區/園區等多個領域。
在海納云所在的大本營青島,打造了從城市級到省級、國家級的多個樣板案例,例如整個城市級別的“青島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青島市道路橋梁監管服務平臺”“青島市水旱災害防御智慧平臺”等項目;區市級的“嶗山區智慧綜合行政執法平臺”、“嶗山區智慧城管業務平臺”、“膠州市農村生活污水管控平臺”“膠州市綠色智慧社區平臺”……得到了行業、用戶的認可,榮獲“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全國住建、環保部觀摩樣板”……
▲海納云智慧應急全棧賦能體系
其中,今年海納云為“青島市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一期項目”提供全面技術支撐,綜合運用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CIM+數字孿生最新技術,定制兩大類44種風險預警分析模型的城市安全算法倉,為青島市市創新打造 “一中心、一網絡、一平臺、廣應用”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體系,形成風險“監測—辨識—防范—化解”全流程閉環管控提供有力賦能,為青島創先爭優走在18個試點城市前列貢獻海納云力量和模式。
▲青島膠州市城鄉污水綜合治理CIM平臺
未來,秉承“技術+場景”,海納云將堅定深耕行業,持續擁抱新興技術,與全社會一起加速驅動新基建的建設步伐,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新技術與新動力,為城市創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