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領先的“以游戲為核心的多元化內容生態平臺”斗魚接連榮膺智通財經《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與南方都市報《社會責任實踐創新企業》雙料大獎。
據悉,“第七屆智通財經上市公司評選”由國內領先的港美股資訊平臺智通財經與同花順財經共同主辦,旨在表彰努力踐行社會責任,積極履行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在精準扶貧、生態保護、公益捐贈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的港美股上市公司。
南方都市報頒發的《社會責任實踐創新企業》獎項,則是在眾多年度實踐案例中選拔出對涉及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社會責任實踐、文化傳承四個方面有著突出貢獻的企業。ESG所體現的兼顧經濟、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已得到了諸多大型企業、上市公司、金融機構以及投資者的普遍認可,同時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作為國內用戶體量龐大的以游戲為核心的多元化內容生態平臺,斗魚除了為旗下數億用戶持續提供優質的游戲直播內容外,也在積極構筑健康可持續的內容生態,不斷輸出多元化的公益、正能量的直播內容,在幫助年輕用戶開拓眼界的同時,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今年第一季度,為積極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平臺主動擁抱合規監管,開展了“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全面整治不良直播內容”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并配合上線了“斗魚安全中心”網站,將平臺行為規范進行集中宣傳展示,定期發布專項整治行動公告和違規處罰結果公示,有效監督并威懾了可能出現的不正之風。與此同時,為呵護青少年群體健康成長,斗魚還特別設立了“青少年模式”,構建了未成年保護體系,特別為未成年人提供純凈的觀看模式。
4月份,由湖北省“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湖北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江夏區教育局主辦,斗魚承辦的2022“護苗·魚閱計劃”,斗魚與旗下深圳DYG電子競技俱樂部聯合出資66666元捐贈的魚閱圖書室,在武漢市江夏區法泗小學正式揭幕。平臺和主播們以直播的形式帶動粉絲共同關愛青少年成長,傳播溫暖。
6月1日兒童節之際,斗魚聯合中國兒童基金會發起了“六一送關愛,一起伴成長”公益活動,為重慶、河南、河北、湖北等地因疫情防控居家學習的留守、流動兒童送上了一份特別的閱讀禮包。
隨著長江“十年禁漁”工作持續推進,6月中旬,瀕危保護動物長江江豚成群出游,屢現武漢江面,“江豚回歸江城”卓有成效。在湖北省委網信辦的指導下,斗魚聯合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武漢白鰭豚保護基金會和華為共同推出“數字江豚”公益計劃,打造了一個社會互動、人人參與的線上平臺,設計上線了6款不同形態的“數字江豚”,進一步推動全民參與江豚保護。
9月,斗魚發起的一場以直播帶動非遺文化“出圈”的直播活動——“夢回瓷都 陶出匠心”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文化十分》欄目,受到了廣大網友點贊。內容還原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釉下五彩瓷傳統技藝的制作過程,讓歷經滄桑的中國陶瓷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的同時幫助當地文創企業借助網絡直播尋找新商機。
同是9月,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中國青年報社、斗魚聯合舉辦的共青團“青耘中國·秋收碩果”公益直播助農斗魚專場活動打響。斗魚頭部主播余霜、Gemini作為“好物推薦官”在本次活動中進行直播帶貨,助力鄉村農副產品售賣。與此同時,斗魚平臺數十位主播踴躍為自己的家鄉特產代言,為活動打call,共同為中國新鄉村建設貢獻力量。
關愛青少年、幫扶留守兒童、非遺文化傳承、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僅2022年,斗魚被廣泛關注的重點公益項目就達十余個。不僅如此,自2019年斗魚成立全國首家“公益主播團”以來,斗魚不斷聯合各部門舉辦了包括“我為湖北買買買”、“星星特賣會”、“免費午餐公益行動”、“公益課堂”、“加衣行動”等數十場公益直播,數百位頭部主播參與到了扶貧、公益、志愿服務等領域。
斗魚相關負責人表示,公益直播內容不僅要做到有意義,也要做到有趣,這樣才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讓他們認識公益、了解公益、走近公益,為公益事業貢獻自己微薄之力。
另一方面,斗魚在獨創技術方面也在不斷突破創新,以自身研發實力,推動視頻、直播行業創新發展。今年第三季度,斗魚和騰訊云平臺聯合打造的基于云游戲技術的“云觀賽”場景模式,能夠實現“萬人同屏”以及直播間禮物打賞3D特效,大大增強了內容的互動屬性。同時,斗魚聯合NVIDIA、OBS推出超分辨率增強技術,成功完成了一場直播畫質的革命。而事實上早在2020年,斗魚就已將基于Go語言的微服務框架Jupiter正式開源,以此來解決行業內缺乏相關的成熟框架,普遍存在的微服務生態不完善、維護成本高等難題。
完善綠色內容生態,不定期舉辦正能量公益項目,以業界尖端技術引領行業發展……斗魚通過自己的努力頻獲企業社會責任獎項,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業內人士和投資者的認可。未來,斗魚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繼續探索直播邊界,奉獻更多有看點、有價值的優質直播內容,繼續行走在公益一線,履行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