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要說最近最火的是什么新機,懂哥提名 Redmi K60 系列,小伙伴們沒意見吧?
原本兩個月后才發的 K60 系列,提前到了這個月底發布,官方預熱也搞起來了。
三不降狂暴引擎、電競級超大內存、5000mm² 超大 VC 散熱,全系 2K 直屏、顏值提升影像還升級 ……
作為今年 or 明年的焊門員熱門選手之一,K60 系列這波堆猛料,我估計又要成了。
圖源:微博 @Redmi 手機
前陣子,K60 系列還沒發布消息時,盧偉冰表示被米粉們催得都不敢發微博。
雖然話是這么說,但他身體還是很誠實,提問粉絲、評論互動玩得不亦樂乎啊。
不過這互動一多,難免還會抖出別的猛料,這不,就被火眼金睛的懂哥刷到啦。
盧偉冰回復粉絲評論時,表示米粉們期待了兩年的神機,哎,以后真的要沒了。
圖源:微博 @盧偉冰
按照 Redmi 一貫「寵粉」的性子,廣大米粉期待已久的手機怎么反倒不做了呢?
這臺神機究竟是什么樣的手機?Redmi 又為什么不做呢?聽懂哥開盤一波 ~
升降攝像頭全面屏沒了
事情是這樣的,上周懂哥正在看 K60 相關微博,就刷到了盧偉冰和粉絲的互動。
當時 K60 系列預熱,有粉絲評論:再出個升降攝像頭,給 K20 Pro 一換機理由。
但是,懂哥又要說但是了嚯。盧偉冰卻直截了當表示:不會有了 …… 別等了。
以前官方沒表態,大家都覺得 Redmi 暫時不出升降攝像頭,總有一天還會出吧?
然而盧偉冰這條評論,相當于把米粉最后一點期待給堵上,以后真的沒可能了。
說來 Redmi 用上升降攝像頭全面屏,懂哥沒搞錯的話,其實也就兩代五個機型。
捋一下分別是:Redmi K20、K20 Pro(包括尊享版)和 K30 Pro(包括變焦版)。
這兩代機型配置可圈可點,加上升降攝像頭全面屏,幫 K 系列穩住大魔王稱號。
圖源:Redmi
有一說一,當年其他全面屏技術還不夠成熟,升降攝像頭確實是更高的解決方案。
通過升降的機械結構,把攝像頭藏在手機里面,這樣前攝就不會占用屏幕的空間。
Redmi 這五個升降攝像頭手機,不得不說,無挖孔無劉海的真全面屏顏值真的高。
圖源:小米商城
只是從 K40 系列開始,懂哥瞅見 Redmi 就再也沒有用過升降攝像頭全面屏設計。
K 系列的配置確實越來越高,哎,只是正面顏值卻沒有遠當年全面屏那樣驚艷了。
不止 Redmi,很多曾經青睞升降攝像頭的廠商,也在近兩年新機放棄了這種設計。
然而在背地里,各家還在鼓搗升降攝像頭,放棄了又沒真完全放棄了屬于是。
想法很多,落地很少
比如 OPPO 嗷,很早之前懂哥就有留意到,曾經曝光過一個有意思的新專利。
前置攝像頭依然采用升降攝像頭,不過升降位置在機身右側,而不是機身頂部。
從渲染圖來看,升降機械結構貌似還和后攝放在一起,這樣貌似會讓手機更厚。
喜歡自拍的妹子漢子,眼睛得一直往右邊看,自拍的上手估計得適應一段時間。
圖源:OPPO
2020 年,懂哥還注意到,三星申請了一個關于折疊屏上升降攝像頭的實用專利。
好家伙,專利全稱還挺長,叫「包括滑動結構的可折疊電子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折疊屏加升降攝像頭,這 Buff 也算疊滿了,手機內部的機械結構塞滿了屬于是。
圖源:LetsGoDigital
按照專利來看,這個升降結構還能有三種應用方案。
一是充當后置鏡頭,閃光燈等部件可以打包塞到內部;二是兩面都有鏡頭,閃光燈這些同樣放到里面;三是搞雙面鏡頭,然后把全部傳感器和部件放到升降結構上。
總之,三星這波專利的目的,就是讓折疊屏手機也能實現正面全面屏的視覺效果。
往近了說,上個月小米有一項「一種攝像頭移動機構及電子設備」專利得到授權。
圖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專利中攝像頭移動機構包括: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相連的動力輸入端、平面連桿機構和動力輸出端,動力輸出端用于與攝像頭連接。
懂哥總結一波脫水版:這專利可以看作是升降攝像頭方案的升級,目的是為了減少電子設備的厚度,讓用上升降攝像頭的手機也能實現輕薄。
換個角度來看,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實現手機真全面屏的路子嘛。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手機廠商關于升降攝像頭的專利,懂哥今天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這幾年我一路看下來,只能說專利申請不少,但是搭載專利的新機卻沒幾臺。
那么問題來了,「顏值第一」的升降攝像頭全面屏手機,怎么就再沒廠商做了呢?
顏值第一,但有缺陷
升降攝像頭全面屏的設計,正面觀感的確沒得說,實現了機圈難得的真 • 全面屏。
然而與此同時,升降攝像頭全面屏高顏值的背后,機械結構也帶來了很多的麻煩。
首先作為和屏幕獨立的機械結構,升降攝像頭不是金剛不壞,它的壽命是有限的。
長時間使用的話,就容易出現損壞嗷,比如攝像頭歪了 or 升降不管用的尷尬情況。
而且因為升級機械結構的元器件很精密,拿去維修算下來也是一筆不便宜的費用。
其次為了保證升降結構的耐用性,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零件多數用的都是金屬材質。
這不,手機厚度和重量就上來了,當時很多采用了該結構的手機都突破了 200g。
再貼膜戴殼妥妥「半斤機」,要知道,當年硬件內卷還沒現在這么「喪心病狂」。
如今散熱、影像、機身材質都要堆料,手機再用升降怕不是奔著 300g 板磚去嘍。
畢竟大多數用戶都沒有麒麟臂,相對來說更輕薄的旗艦,更能讓人有剁手沖動啊。
最后,就是「屏下攝像頭」方案從嘗鮮、到成熟,再到已經可以量產商用的級別。
雖說顯示效果還沒完美,但在實現全面屏前提下手機能更輕薄,顯然廠商都知道該怎么選。
不過嚯,機靈的懂哥還是發現了一個盲點。
官方表態不再出升降攝像頭手機的是 Redmi,關隔壁友商小米什么事呢(bushi)?
小米專利已在搞,沒準在某代 MIX 上,就會有采用全新技術的升降攝像頭新機呢。
封面圖源:小米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