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空天逐夢”融媒體工作室出品、快手特別支持的航天訪談直播節目《老鐵來了·天游記》(下稱《老鐵來了》)圓滿收官。作為重磅打造的節目,《老鐵來了》以頂尖的航天大咖嘉賓陣容、豐富權威的航天知識科普、有趣的虛擬人與專家互動玩法,打造2022年終航天盛宴。
在連續4天的直播節目中,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深空探測實驗室等單位的重量級航天專家,攜手央視資深記者、央視主持人,以及快手官方虛擬主播關小芳和@科學旅行號、@探索宇宙(鋒輪)@天文老博士劉博洋等快手科普達人,圍繞“中國航天的‘幕后英雄’”“航天科技創造美好生活”“深空探測,飛向未來”“生活中超乎想象的航天科技力量”等話題,暢談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幕后故事、最新進展及未來規劃。
據悉,“空天逐夢”融媒體工作室專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領域內容創作,目前已發展成為集圖文新聞資訊、中視頻科普節目、短視頻、新媒體直播等為一體的融媒體品牌。工作室“專業嚴謹、幽默生動”的硬核科普風格受到粉絲歡迎和航空航天業內人士認可。此次聯合快手平臺,更加深入淺出地科普了航天知識,拉近了大眾與航天科技的距離。
虛擬主播關小芳亮相《老鐵來了》,開辟虛擬人應用新場景
“直播間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快手官方虛擬主播關小芳!我也是一位航天迷。看我的后方,我給自己做了一個虛擬的飛行器。雖然我去不了真正的宇宙太空,但是我也可以在自己的虛擬世界里面過過癮!”在最新一期的《老鐵來了》節目中,關小芳作為特殊嘉賓主持人做客直播間。
本期節目以“生活中超乎想象的航天科技力量”為主題,關小芳圍繞“什么作物比較適合用來做航天育種”“未來,中國是否有可能把水稻和蔬菜種上月球、火星”“哪種農作物種子上天的次數最多”等話題,與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宏紀展開交流互動,揭示了中國航天育種和太空種地的奧秘。
此外,小芳所身處的未來科技感十足的沉浸式場景,也非常新奇、吸睛。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奇妙互動,給航天訪談節目帶來了更多趣味性,也激發了網友的參與熱情。
自2021年11月11日首次亮相快手小店直播間以來,關小芳憑借多才多藝和幽默風趣,收獲了越來越多粉絲的喜愛。而在參與此次的《老鐵來了》節目前,關小芳還持續參與了主題直播、發布會、連麥互動等多種活動,展現出了虛擬主播的廣泛應用場景和巨大潛力價值。
以關小芳為代表,在快手多元化的內容消費生態中,虛擬人應用于電商帶貨、品牌宣傳、發布會等多元營銷場景早已屢見不鮮。目前,快手不僅打造了快手官方虛擬主播關小芳、虛擬偶像歌手神奇少女張鳳琴、快手火力營營長關箭等快手虛擬人,以及和最高檢合作的虛擬檢察官等服務型虛擬人,還助力蒙牛打造了其首位虛擬員工“奶思”等品牌專屬虛擬人IP。
科普達人對話航天專家,快手航天內容生態繁榮豐富
《老鐵來了》集結了中國航天業內多位重量級大咖專家和快手多位航空航天科普達人。圍繞大家關心的航空航天話題,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內容分享與交流。
2022年,“空天逐夢”工作室團隊多次前往酒泉、文昌等地,獨家探訪發射、產品研制現場;獨家采訪航天領域各系統專家獲取第一手素材與資料,在任務最前沿發回一線報道。工作室主理人崔霞在節目中分享了二十年報道航天事業的經歷,講述與航天員劉洋感人至深的友誼故事,她表示“做航天報道的二十年里,正是因為看到了航天人日復一日的堅守,讓我也更加熱愛中國航天”。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北京明白”團隊唯一女將鮑碩表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展現出航天人默默無聞將青春奉獻給祖國,將涓滴之力凝聚成磅礴力量的責任擔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一〇一所冬奧火炬綜合性能測試技術負責人王淮英介紹了火炬上運用的航天“黑科技”,并將真實火炬帶到節目現場,拆開火炬展示內部結構,讓主持人與嘉賓零距離接觸冬奧火炬,直觀感受火炬中的航天科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秦曈介紹了重型火箭發展的最新情況,分析了載人登月的新一代火箭與以往的運載火箭的不同。秦曈表示將會用自己的青春韶華去譜寫好中國航天新篇章,用自己的努力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節目中,面對“創作過哪些航天相關內容”的提問,快手科普達人“科學旅行號”表示,“我們推出過中國航天發展史、中國探月工程、天問一號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等很多內容,這些內容也表明了中國航天已經走在世界的前沿。”憑借著高質量的創作內容和通俗易懂的專業知識科普,“科學旅行號”目前已收獲860多萬快手粉絲的喜愛。
另一位快手達人、國際射電天文研究中心天體物理學博士劉博洋則是在節目中,講解了四代風云氣象衛星的區別與應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背后的理論基礎等知識,并展示了通過手機APP查看衛星追蹤,以及自己拍攝的中國空間站高清特寫影像。
“謠言止于科學,我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謠言被科學一一擊破。”快手科普達人“探索宇宙(鋒輪)”在節目中說,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為科普提供了重要支撐。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此前經常有人說月球背面有怪物、外星人建筑基地等,科普視頻和科學家辟謠也無法阻止這些言論,直到2019年中國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謠言不攻自破。
近年來,在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全社會對于中國航天的關注熱情日益高漲,快手逐漸成為大眾了解中國航天最新動態、學習航天相關知識、與航天專家和航天愛好者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快手平臺上,神舟十四、神舟十五、航天員相關話題的作品播放量分別超過 4.7億、4.6億、20億。
2023年,伴隨我國航天強國建設新征程的全面開啟,快手也將持續打造更豐富、更多元、更優質的航天內容,全方位推動航天知識科普,弘揚中國航天精神,助力共筑航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