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和物聯網不斷發展,智能終端設備不斷普及,網絡邊緣側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預計2025年將有416億臺設備連接到物聯網,并產生79.4ZB的數據。傳統的云計算技術在應對如此海量的數據規模時日漸吃力,無法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與快速分析,通過邊緣計算解決數據時延、帶寬、安全性等問題成為必然趨勢。
邊緣計算的廣泛應用,助推了園區、能源、工業、交通等行業向智能化、互聯化加速轉型,越來越多的ISV正在積極引入邊緣計算以實現業務的智能化升級,并以此適應全新的業務場景,提升市場競爭力。然而受制于自身能力,這個過程對于大部分ISV而言并不輕松。
傳統“端-云”架構給ISV帶來的挑戰
目前大多數ISV仍采用傳統“端-云”架構,通過前端數據采集設備進行數據采集,再通過專線將數據匯總至云端大腦中心平臺進行統一的存儲、結構化分析以及大數據分析,進而支撐ISV各項智能化業務。問題也顯而易見,傳統方案投入成本高,但效果并不顯著,主要表現在:
端側感知能力不足:數據采集設備普及率低,大量的價值數據無法進行采集分析,甚至被遺漏,事故發生后現場問題追溯及維修耗時長,導致數據采集長時間中止;
端側設備決策效率低下:行業數據標準的不統一,導致業務決策效率與準確度低,且在面對多種不同類型設備時,端側數據處理能力不足,云端大腦無法做出及時有效的決策;
傳統云端大腦無法進行AI能力的持續迭代升級:面對一些創新的業務和場景,端側采集的數據上傳云端后仍無法進行更智能化的操作,業務智能化受阻;
傳統云端鏈路不可控:云端指令經常無法正確下發到端側,數據易丟失且面臨數據安全風險。
四大云邊協同技術,解決傳統架構難題
面對ISV在業務智能化改造過程中遇到的端側能力與效率瓶頸,以及ISV在邊緣計算開發中面臨的開發難、落地周期長、安全保障難等問題,深信服面向各行業ISV伙伴提供硬件通用、開發敏捷、安全中立、云邊一體化協同的邊緣計算平臺和產品,通過算力下行、數據上行的模式,實現數據在源頭就近處理,突破了“端-云”傳統架構的局限性,消除了ISV伙伴在直接集成第三方成品邊緣計算盒子時對于開放性、中立性、安全性的擔憂。
在中心側,深信服智能邊緣計算平臺通過輕量化的管理平臺實現中心化的統一管理和能力編排,將邊緣側業務應用、邊緣AI推理、IoT設備接入、云邊組網、安全防護等能力,以服務化、組件化方式推送至邊緣側設備。
在邊緣側,以邊緣一體機或者邊緣服務器等通用硬件的方式,將應用部署在業務現場邊緣,接入工業設備和攝像頭等多類型傳感器,實現邊緣側應用承載、多維數據接入、邊緣智能分析、邊緣數據治理、云邊網絡打通和邊緣加固等功能,滿足業務現場實時預警和業務處置的需求。
^深信服智能邊緣計算產品架構
具體而言,深信服通過管理協同、智能協同、安全協同及物聯協同的四大云邊協同技術,能夠為ISV伙伴解決傳統架構下存在的問題,并實現以下價值:
業務不中斷:通過邊緣側應用的統一管理和編排,實現邊緣側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離線自治、數據斷點續傳的方式,保障業務持續可用的云邊管理協同;
業務智能化改造:通過構建邊緣的AI處理能力,讓算法模型在邊緣設備上實現自動構建,加速邊緣AI工程化落地,實現生產業務的智能協同;
業務數據更安全:通過云邊一體化的安全協同能力,實現邊緣側設備的數據上報管控,以及跨網絡傳輸中數據安全保護,為ISV提供滿足等保2.0物聯網安全拓展的標準規范的安全協同;
業務開發更簡單:將云上IoT能力以服務化的形式推送到邊緣側,實現邊緣數據采集和治理,數據標準化訂閱,以及規則引擎開發的物聯協同,提升ISV伙伴業務開發的便捷性。
助力ISV更簡單、更安全開發AIoT應用,賦能業務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深信服持續為ISV伙伴提供中立安全、開箱即用、開放易用以及高效協同的邊緣計算賦能,讓ISV的AIoT應用開發更簡單、更安全。
在安全性上,采用南向設備及北向應用解耦,面向ISV伙伴提供不綁定用戶、不觸碰用戶業務、堅決維護用戶利益的邊緣計算能力,做到中立安全,助力ISV能夠更安全開發AIoT應用。
在交付效率上,通過容器和微服務的架構,深信服邊緣計算能力能夠幫助用戶快速開展邊緣計算新業務,以最低成本和最短時間將邊緣智能化業務推向市場,實現開箱即用,大大提升產品方案的交付效率。
在協同性上,深信服邊緣計算能夠幫助用戶構建云邊管理協同、智能協同、物聯協同和安全協同,助力ISV業務的智能化改造,保障業務持續可用與數據安全。
在開放性和易用性上,深信服邊緣計算能力擁有資源開放、生態開放、易于繼承等優勢,支持用戶構建完整的解決方案,賦能ISV業務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
目前,深信服邊緣計算產品已協同50+家ISV伙伴共同構建了在園區、能源、工業、交通等場景下的新業務新模式,以最低成本、最短時間為ISV的用戶提供創新的云邊協同一體化解決方案。未來,深信服還將不斷探索與ISV伙伴在各行業領域內的業務創新與場景創新,持續助推ISV業務智能化改造,助力ISV更簡單、更安全開發AIoT應用,賦能ISV業務創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