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智能工廠”大家應該會想到很多場面。按照規定路線進行組裝的機器人手臂,看著工廠各處安裝的電腦屏幕的員工,以及搬運原材料的無人駕駛機器人等等……之所以會想到這些不同的制造現場,是因為“工廠”的外觀相似,但“智能”一詞的定義略有不同。
字典對“智能化”的定義是“指事物在計算機網絡、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滿足人的各種需求的屬性”。智能工廠簡單來說就是實現“聰明”的制造流程,其過程是數字化轉型,而實現這一過程的最突出手段是“數據”。智能化的核心是讓機器自行判斷并執行必要的工作,即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而不是停留在制造流程的單純自動化上。如果能整合并充分利用ERP、MES、CMMS等分散在制造業中廣泛使用的各種系統中的數據,就可以實現設備預知保護、預測管理、產品跟蹤等,并據此改善制造流程來提高生產效率。
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障礙
那么,在真實世界的制造業中“整合并充分利用數據”的可行性如何?是只要下定決心就能很快實現的工作嗎?萬余家企業數字化轉型診斷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整體處于探索期,全國超過80%的企業仍處于場景級以下階段。著名的企業管理咨詢巨頭麥肯錫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率僅為20%。按行業劃分,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階段低于服務業,這歸因于制造業數字化需要轉換制造設施或智能制造建設成本,難以改變商業模式。簡而言之,實現數字化轉型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快,而且在傳統制造商向智能工廠數字化轉型之前,還有更多的障礙需要克服。
Q. 問題
一家制造汽車螺母的工廠應該如何轉變為“智能工廠”?前提是將材料放入模具中并反復施加高壓的基本制造方法不能改變。
A. 答案
首先應該改變無條件效仿其他公司,特別是大公司的想法。企業需要明確通過工廠智能轉型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而且應該以適合企業組織的方式轉型。
以上回答是筆者最近實地考察一家智能工廠后確認到的事實。該企業在實現制造過程智能化的過程中,最看重的目標并不是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通過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情來提高生產率。根本目標是“改變工作方式”。該企業沒有過度整合所有數據,或減少人員并用機器人代替,而是首先在交付現況和庫存管理中引入了計算機系統,并重點投資了整個制造過程中需要和可以實現自動化的部分。現在員工可以更舒適和安全地處理之前困難和危險的任務,以前負責體力勞動的現場工人現在負責管理智能流程。即使在對工廠進行智能化改造后,現場工人的數量也沒有減少,員工們能夠專注于比以前有更高附加價值的工作,從而提高了生產力。
此外,加入該公司的年輕人比例增加,任期延長,這歸因于傳統生產流程的數字化轉型,以及對過去被視為3D行業的制造業的認知轉型。根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城鎮就業口徑數據分析,制造業30歲以下勞動力的比例從2015年的28.2%下降到2019年的21.4%,降幅為6.8%p。非常令人鼓舞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青年就業仍然有所增加。該公司的智能工廠仍在建設中,并正試圖通過尋求利用先進技術(如基于員工快速適應和提高數字工作技能的機器學習)的方法,使整個生產過程智能化。
“改變工作方式”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
最近,所有行業的工作方式都在快速變化,智能工廠是制造業改變工作方式的途徑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世界銀行的數據,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占我國經濟比重達到27.45%,制造業包含在工業里,工業增加值占我國全年GDP最大板塊,為32.61%。可以說工業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的最重要支柱。因此,制造業的智能化不僅創造了高質量的就業機會,還決定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因為它有可能帶來國內生產總值的巨大變化。然而,在2021年之前的五年里,國內制造業的增加值占比并沒有擺脫20%的水平,相比之下,美國為41%,日本為35%。為了使制造業提高增加值和提高生產率,似乎有必要將生產過程“智能化”。
但對于這一點,從數據集成和分析開始是唯一的答案嗎?如果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創新為起點,這個過程必然會很慢,那么考慮“讓人們不做他們不必做的事”作為加快智能化的起點如何?引入專業化系統來取代由Excel逐一管理的數字管理工作,并使過程自動化,從而無需將沉重的材料直接放入機器中。這一切都是為了巧妙地改變員工花時間的方式:工作方式的創新。
視頻遠程支持解決方案“RemoteCall視頻版”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需要雙軌戰略
從這個意義上講,筆者建議企業在執行數據分析這項艱巨任務的同時,也一起嘗試通過管理時間來提高生產率的“遠程工作方式”。如果工廠生產過程自動化過程所需的現場操作技能可以通過總部工作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的遠程支持進行傳授,則可以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取現場立即可用的技能。為了分析分布在各個地區的工廠的數據,通常需要工廠經理之間頻繁開會溝通,這種情況如果不直接見面而是進行視頻會議,就可以把用在前往會議地點路上的時間利用起來提高效率。這些遠程工作工具是在分析了有關企業用戶痛點的數據后量身開發的,因此還可以期待這些工具可以消除現場還未意識到的不便和低效。
想要打造智能的現場,就有必要充分利用“雙眼”來嘗試上述的雙軌戰略。即用一只眼睛觀看現場設備上的數據,同時用另一只眼睛觀察現場員工是如何使用他們的時間的。如果員工正在浪費時間做他們不必做的事情或去他們不必去的地方,這些完全可以通過遠程工具來管理。希望制造業企業不要錯過在數據分析完成之前就已經用遠程工具提高生產力的驚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