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長栗蔚曾指出:如今中國用戶已進入上云用云的新周期。隨著云計算行業云服務種類越來越豐富、云原生能力應用更加深入,企業部署模式也將會更加靈活、云安全更加體系化、用云管理能力更加精細,企業也有更多選擇去實現高效、安全、精益的上云用云。
迎合市場趨勢,作為第一家混合云上市公司,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以下簡稱“信創”)領域通過4大產品線鑄就全棧全場景,發力行業領域。
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
自創立以來,堅持技術原創,做真正自研的中國云。既是青云科技的底色,也是鑄就核心競爭力的壁壘。聚焦核心產品的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則保證了青云科技持續引領技術創新,構筑堅實技術底座。
最新推出的全棧全場景解決方案,是青云科技構建信創數字基石的重要基礎。云在整個信創建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核心作用,它底層能夠兼容不同的芯片、服務器和操作系統,上層則支撐各種創新應用。
基于云平臺向上向下延展,青云科技推出了青云信創云平臺、青云信創軟件定義存儲、青云信創容器平臺、青云信創桌面云等信創產品,為構建信創基石奠定堅實基礎。
青云信創云以“全棧全場景,一云多生態”實現了技術能力的全棧覆蓋,產品支持跨多技術路線的混合式交付,除了完全自主研發,還具有滿足國產化和架構升級的需求、 一云多芯全棧支撐、全面兼容國產服務器操作系統幾大優勢。
為了更好地支撐企業業務快速落地,青云科技打造了面向全行業、全產業鏈的信創生態體系——“繁星聯盟”,在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以及應用等層面展開緊密合作,共同建設完善的生態體系。目前,青云信創云已經擁有和飛騰、麒麟的聯合認證權限,完成與青云信創云的認證即可獲取三方認證。
截至目前,利用5G、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新概念和技術,青云科技已經聚集電力行業,打造出了“智慧電廠”解決方案,并服務于國家電網智慧換流站建設。
智慧電廠與信創容器應用實踐
據介紹,青云科技已經推出了智慧電廠方案技術體系。即青云科技智慧電廠解決方案、“云大物移智” 技術體系、“云大物移智” 技術架構。同時,他們還將技術落地生成電力云基礎設施建設、移動應用及物聯網平臺、電廠綜合運營管理平臺、智慧電廠解決方案、虛擬電廠解決方案,共計五大青云科技智慧電廠產品與解決方案。
在“西電東送”形成的北、中、南三路送電線路中,換流站面臨遠程技術支撐能力的壓力持續攀升、監控檢測人工運行工作繁重、現代化管理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以及自主可控等待解難題。國家電網在智慧換流站建設中,探索創新模式,立志從國家電網總部、國家電網省公司、換流站三個層面統籌規劃,整體推進信創體系建設,實現云、端互聯,數據流動。
應需而動,青云科技與行業合作伙伴攜手共建統一的站端業務運行框架,在全信創環境中實現站端數據有序匯集共享、統一數據模型,強化與省中臺的數據交互能力,構建總部應用商店、應用開發平臺,實現站端軟件按需訂購、靈活部署。
依托攝像頭、機器人、紅外監測等設備構成的感知層,國家電網換流站建設自下而上的統一平臺:超融合硬件平臺(基礎設施層)、站級業務運行框架(包括通用組件、業務組件、服務接口等),以數據、業務、應用/算法協同實現智慧管理。
其中,青云信創容器平臺為通用計算節點、AI計算節點提供了整體的容器基礎設施能力。以Istio 微服務框架提供微服務治理功能,支持調整細顆粒度流量治理策略,支持包含金絲雀發布、藍綠部署、流量鏡像和熔斷機制的流量治理,可視化微服務拓撲關系的可觀測性,以及基于 Jaeger 的分布式鏈路追蹤,構建專家級的微服務技術中臺。以容器鏡像服務實現簡單易用、安全可靠的全生命周期鏡像管理功能,支持容器化服務快速部署,支持AI 算法管理。
青云信創容器平臺,適配主流信創芯片、操作系統,同時全面支持中間件、數據庫、應用軟件等廣泛信創生態,打造新基建下的安全、可信的容器云環境,提供了全方位的容器平臺基礎架構能力,通過深度整合微服務與敏捷開發等現代化應用開發流程與工具,并通過應用管理平臺支持各類傳統應用及新型應用的全域應用統一分發與管理,助力企業實現全面云原生轉型,加速應用與業務的現代化改造進程。
據丁照波介紹,在容器方面青云科技主要講幾個核心場景。一是快速構建高效安全的DevOps環境?;谛艅摥h境統一構建、測試、發布,可以降低人為操作的風險。二是應用級的架構彈性伸縮能力。傳統的應用架構是大而全的,基于容器的新的云原生架構,可以讓企業應用轉向微服務的架構,滿足業務快速變化的需求。三是快速發布能力的 PaaS 服務平臺。比如數據庫、中間件、消息隊列等服務,都可以借助容器平臺實現快速發布。
“未來,青云科技將繼續保持開放中立的態度,積極與全產業鏈進行廣泛且深入的合作,持續完善應用場景及解決方案,服務更多企業的信創 IT 建設及數字化創新。”丁照波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