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象筆記向外界透露即將推出「印象AI」,用以回應行業和用戶對印象筆記在AI領域布局的關切。「印象AI」是基于印象筆記多年自研的輕量化大語言模型「大象GPT」和國內外大語言模型相結合的混合模型方案。
從官方披露的信息來看,「印象AI」是印象筆記在持續研究世界領先的包括 OPT 、BLOOM 等類 GPT-3.5結構的大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基礎上,結合其多年來對高質量數據的處理經驗,進一步基于自行設計的Multi-task Instructs數據集, Fine-Tune 形成了數十億參數規模的自主可控的輕量化大語言模型 —— 大象GPT,同時還陸續與國內外領先的大語言模型提供商進一步結合,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上線初期,「印象AI」將為用戶提供多種場景下的開放式寫作助理,隨著印象研究院進一步加強基于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來實現模型的優化,「印象AI」有望提供更多更強的功能支持。
近期ChatGPT的大火,促使不少產品紛紛宣布接入不同的大語言模型,但由于有些模型并未開放API給第三方,以虛擬登錄的方式提供此類模型的服務對于用戶使用的穩定性、安全及合規性都存在一定風險。同時,業內相繼推出的AI產品通常都是以產品內直接對接某種特定大語言模型的API為用戶提供服務,大語言模型的“靜態”特性,要求它必須在兼顧已具備的能力之外,定期更新以吸納世界范圍內的新知識,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高額成本,最終還需要用戶來承擔。
作為現階段國內少數擁有自研輕量化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廠商之一,印象筆記即將推出的「印象AI」采取了以自研模型與國內外大語言模型相配合的方式,一方面確保模型自主可控,保證AI產出的內容合法、合規;另一方面,混合模型方案可以更快速地針對印象筆記用戶的需要定制任務、引入特定數據,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微調和模型迭代,從而有效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
印象筆記在官方公告中表示,「印象AI」的功能不僅限于開放式寫作助理,而是將深入到知識管理的各個環節,輔助實現完善信息記錄、高效信息整理、智能多模態信息關聯與創作內容的潤色和升華,成為由GPT驅動的多模態、全能知識管理助理。
值得注意的是,印象筆記還極富創新性地提出了“構建私人生成式語言模型”的研發方向,未來,印象筆記將嘗試在獲得用戶授權的前提下,將私人語料與大語言模型通過適配層對接,訓練成為保存個體記憶、呈現個人創作風格的私人化生成式語言模型,讓「印象AI」有機會發展成為每個用戶的信息寶庫和信息世界里的數字孿生。
此次「大象GPT」的研發訓練及「印象AI」的推出和落地均由印象筆記專注人工智能的研發機構印象研究院主導推進。此前,印象研究院已陸續為印象筆記App研發了一系列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驅動的智能化產品功能 :智能推薦、智能標簽、智能摘要、知識星圖等,也一直在AIGC( 內容人工智能自動生成)領域持續深耕。據悉,「印象AI」將于3月份內開啟報名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