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許多電影廠牌。
但要說最具先鋒態度的,魚叔心中就一家:
壞猴子影業。
該廠牌由導演寧浩牽頭創立,培植了一批頗具先鋒精神的本土導演。
比如,《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
口碑武俠《繡春刀》的導演,路陽。
處女作《熱帶往事》就入圍戛納的溫仕培。
優質的內容和視聽,為華語電影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這次,壞猴子,發布AHEAD影像計劃,推出了三部作品。
更加地先鋒,更加地天馬行空。
當中最夢幻的,當屬《未知動物》。
主演,易烊千璽。
自《少年的你》獲得多個最佳新人獎后,易烊千璽已經詮釋過抗癌少年、創業青年、人狠話不多的副統領…盡管這些角色的跨度相當大。
但這一次,依舊刷新了大眾的認知。
演了一個十足的「怪胎」。
他原本的身份是修車工。
一天,后背突然奇癢。
用手去撓,卻發現,背上赫然出現了奇怪的印記。
緊接著,胸前出現藍色的引擎。
手指敲擊,還會形成電流,滋滋作響。
他劇烈地嘔吐起來。
視野中的一切跟著眼球的閃爍,呈現出夢境般的神秘感。
誰知當他艱難地拿起手機準備求助時,手卻變作了車輪。
整個人倒在地上,無法直立。
直到,活生生的人,完全變成了一輛藍色轎車。
從「人」變為「車」。
這么奇幻的劇情走向與鏡頭呈現,在國產片中難得一見。
這讓魚叔想起兩年前,技驚四座的法國電影《鈦》。
電影中,女主對車產生了特殊的情感,甚至懷上了車的孩子。
如此先鋒的表達,引起了不少爭議,卻備受戛納評委的青睞,最終一舉奪得金棕櫚大獎。
其實,這樣的設定并非單純獵奇。
人與車的關系之中,暗藏有探索自我價值的存在哲學。
就像《未知動物》里,易烊千璽飾演的修車工。
在變成車之前,他一直是一個「窺探者」。
可以從所修的車,洞悉車主的內心世界。
「人會撒謊,而車不會。」
「看他的車,就能知道他最大的秘密。」
通過車里裝載的物品,他不僅可以推測車主的職業,還可以推測車主的性格。
比如,有人外表是個壯漢,車內裝飾卻極具反差。
車鑰匙毛茸茸,車里貼滿粉色水鉆,副駕駛還坐著一只玩具小熊。
看人不如看車,車比人誠實。
但,有人例外。
邱天飾演的女孩,開來一輛藍色汽車。
她近乎完美,車內毫無私人痕跡。
窺私失敗,讓修車工對女孩生出極大的好奇。
私下交往中,二人不用開口,便知對方所想。
魔術、下棋,舞蹈,似乎很快要走入愛情。
鏡頭呈現似真似幻,迷離的色彩和音樂,將人拖入現實與夢境的縫隙。
就在此時,修車工驚醒,像察覺到了什么。
緊接著,便發現了女孩車中的暗格秘密——
她是個外星人。
女孩要求修車工要么保守秘密,要么為之死去。
為了保命,修車工自然連連應聲。
但是,對人而言,真的能守住秘密嗎?
最后,修車工變成了女孩的藍色汽車,才算永遠地守住了這個秘密。
但如果這一輛是修車工,女孩剛剛開走的那輛又是誰?
人類有多少秘密,又以多少種面目存在。
這是一場外星審問,還是單純的幻夢。
一切好像都沒有答案。
該片導演溫仕培,一直試圖實驗性探索電影的敘事手法。
處女作《熱帶往事》,便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VFF創投大獎。
這是華語電影首度獲此殊榮。
電影中的先鋒敘事手法仍然讓人印象深刻。
故障掃描般處理現實與記憶的分界。
探照燈視角瞄準故事中的人物狀態。
而這種帶著強烈自我調性的鏡頭,也在《未知動物》中得到了延續與創新。
無論是眩暈迷幻的影像質感,人與車的隱喻,還是存在主義的哲思,都令這部片突破了常規的國產科幻類型,大膽闖出了另類的風格。
這支影片的監制寧浩,正是溫仕培的伯樂。
他的獨到眼光,業界有目共睹。
而這次影像計劃,他還提攜了兩位導演。
其中一位,夏鵬,帶來的作品是《猴子》。
這也是一部極具科幻色彩的影片。
未來世界,是一片科技高度發達的鋼鐵叢林。
主角「空」,是一位偵探。
他的任務是,抓捕玩具公司出逃的AI猴。
但,過程并沒有想象中順利。
AI猴子早已產生自我意識。
對戰過程中,AI猴反倒奪車綁人,與玩具公司上演生死時速。
可惜,最終還是被「空」制服。
AI猴提出自愿歸順被銷毀,但唯一條件是找到自己的起源。
為此,「空」探尋各地,終于在如今只剩破落殘瓦的兒時家中,找到了一只鐵皮猴子。
那是鋼鐵森林中殘存的柔軟心臟。
是一切快樂的初始原點。
原本,他只想做完這一單,攢錢移民火星,逃離這個廢土般的世界。
此刻,火星不必再去。
幻想中的自由家園其實早已近在眼前,只需一個啟程的契機。
找回初心的故事我們看過不少。
《猴子》的亮點仍是將簡單的故事在形式上玩出了花。
導演并未局限于現有的拍攝方式,
而是將實拍與數字摹片、CG技術、二維動畫等制作方式相結合。
色彩會跟隨角色心理而改變,立體角色又保留住了漫畫感。
就像男主驚訝時背景處炸出的畫框,樂趣滿滿。
讓人耳目一新的制作方式不止《猴子》。
壞猴子另一位導演張善格,同樣另辟蹊徑。
制作出了童真童趣的快樂短片《巴拉布的愿望》。
遙遠的外星球上,生活著巴拉布一家人。
他們最大的愛好是收集各種奇怪的地球產品。
比如,不惜高價拍回馬桶搋子和掃地機器人。
這次讓巴拉布爺爺一擲千金的則是一輛白色轎車。
但,這個地球上的偉大發明卻在外星球遇冷。
因為巴拉布一家可以瞬間移動,想去哪就去哪。
因此,不知道這汽車「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
是泡澡用的浴缸,還是蹦迪氛圍燈。
是攤餅利器,還是鬼畜明星。
就在不停地探索之中,油門被無意踩下,一家人飛馳了起來。
也引來巴拉布星球的眾人前來驚奇圍觀。
好奇心驅動著探索力,也帶來無限樂趣。
盡管,巴拉布星球之上的小方塊人人都會瞬移。
坐在車里的巴拉布媽媽想起沒帶包,便瞬移去取。
如果到達某地毫不費力,車在這個星球上是不是雞肋呢。
片中給了答案:
比瞬移能力更珍貴的,是駕車馳騁在夕陽下的那份自由暢快。
也是一家人在車中相伴說笑,共賞夕陽的溫馨時光。
《巴拉布的愿望》精巧可愛,但完成作品的難度遠超想象:
流暢的觀感,讓肉眼難以察覺,這是一部定格動畫。
實際上,片中場景人物全由手工制作,同時夾雜大量手繪。
創作者嚴格控制光線的同時,完成了每秒12幀的逐幀實拍。
甚至連巴拉布星球的語言都像《阿凡達》中的潘多拉語一樣,專門寫就。
魚叔想起畢加索步入晚年之后,畫作逐漸童趣化。
有最嫻熟的畫工,卻只為了找回對繪畫最初的好奇與樂趣。
初心想來,大概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