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公司在量子科技領域正擁有越來越領先的影響力。3月8日,百度舉行量子計算三周年慶祝活動,同時發布百度量子機器學習開發工具集量槳(Paddle Quantum)2.0版本,持續加速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百度CTO王海峰、百度技術委員會主席吳華、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百度副總裁徐菁等出席活動,并有入職百度的全球名校菁英亮相這次活動。
(3月8日,百度舉行量子計算三周年,同時發布量槳2.0版本)
王海峰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量子科技是當下備受矚目的前沿技術領域,兩者融合發展,將碰撞出新的火花。一方面,以深度學習框架和云計算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有望在量子計算軟、硬件的研發過程中大顯身手;另一方面,隨著量子科技的發展,量子計算、量子通信以及量子精密測量等方面的先進成果也將逐步融入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和應用落地之中。百度始終堅持對量子等前沿技術的探索,并將量子科技與 AI技術發展與產業創新相結合,同時打造頂尖的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團隊,為人工智能與量子科技融合發展奠定基礎。”
(3月8日,百度CTO王海峰出席百度量子計算三周年)
百度量槳自2020年發布以來,先后完成5次迭代,在計算效率、算法速度等方面均取得顯著優化,完成對量子機器學習從0到1的布局,不斷賦能前沿研發,夯實量子人工智能基礎。新升級的百度量槳2.0,適配飛槳2.0后,運行性能最高提升40%,達到國際領先。未來,量槳將在加強AI能力和拓展前沿應用兩個領域持續發力,探索量子機器學習在量子化學、組合優化、金融和生物計算等領域的潛在應用。
(3月8日,百度量子發布量槳2.0版本,適配飛槳2.0后,運行性能最高提升40%)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是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的前沿領域。我國持續推進量子科技發展的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為量子科技創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當前我國在相關研究和應用方面已經處于世界前列。
(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講述量槳未來方向)
百度在2018年就成立了量子計算研究所,2019年,百度發布國際領先、國內第一的云上量子脈沖系統“量脈”(Quanlse)。作為國內最先研發的基于云平臺的量子脈沖計算系統,“量脈”是連接量子軟硬件的橋梁,其性能指標非常優異。2020年9月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帶來國內首個云原生量子計算平臺“量易伏”(Quantum Leaf),可用于編程、模擬和運行量子計算機,為量子基礎設施服務提供量子計算環境。目前,百度已初步建成由“量脈”、“量槳”和“量易伏”三大項目為主體的百度量子平臺,提供了連接頂層解決方案和底層硬件基礎所需的大量軟件工具及接口。這一平臺將扮演量子計算時代操作系統的角色,用戶可通過這一平臺實現量子計算對所在行業的賦能,而無需針對性接觸和學習復雜的量子軟、硬件技術。
此外,百度在發展自身量子技術的同時,還積極推動全球量子技術進步。百度持續深耕量子領域頂尖人才培養,通過百度之星、量子科普課堂、高校合作等多種形式,加強量子技術人才儲備;百度還通過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促進量子計算前沿技術交流與發展。
2021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國家政策明確指出要增加研發經費投入,全面發展量子信息科學。百度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繼續搶跑在量子時代的前端,持續瞄準和探索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在國際前沿科技領域繼續增強中國科技力量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