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健全完善財會監督體制機制。各地財政部門也紛紛響應,結合地區發展落實財會監督的政策機制。著眼于企業自身,其在經營過程中,也越發注重加強對本單位經濟業務、財務管理、會計行為的日常監督,尤其是置身財務數智化大潮之下,如何借力數智化工具助力企業更好地進行財會監督與風險防范,成為了我國企業爭相探索的時代重任。
4月7日,「數治監督 規范高效」用友BIP財會監督方案及產品發布會在用友產業園成功舉辦!基于大國重器——用友BIP,領先于行業、作為數智化領域首家,為企業提供了財會監督的全新解決方案端到端落實財會監督工作,強化全流程閉環管控,通過智能化技術手段產品化能力,提高會計監督檢查質效。
權威解讀:明確戰略方向指引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首次站在國家治理的高度,將財會監督納入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并賦予了財會監督新內涵、新定位、新使命和新要求,為新時代財會監督工作指明了方向。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賀穎奇為與會嘉賓深度解構了《意見》的內容。財會監督可依據工作領域具體劃分為財政監督、財務監督以及會計監督。而對于企業而言,核心是后兩者的建設。
財務監督是運用單一或系統的財務指標對企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或業務活動進行的觀察、判斷和督促。這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財政監督的基礎活動,對于規范財務活動,嚴格財務制度及財經紀律,改善財務管理工作,保證收支預算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會計監督則以會計信息質量標準為核心,對會計法規、制度規定的各項內容適用于具體的人和事,對單位經濟業務事項的會計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所進行的監察、督促,落實法律規定應依法辦理的業務內容。
賀穎奇談到:在企業進行自身的財會監督體系建設時,需要注意各類綱要法則的貫通與各個監督體系之間邊界的清晰劃分,在各板塊信息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到位但不越位是實施的難點之一。此外,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人才能力的培養、企業內部監督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等難點都需要逐一攻克。
數治監督:大國重器護航企業數智化財會監督
在《意見》的要求下,大型企業的財會監督執行現狀與之尚存差距,主要集中體現于:監督體系方面,數據、管理、業務、體系化服務的不協調;在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上,人工參與、過程復雜、覆蓋范圍有限等;以及數智化手段應用技術、動態監督能力、智能化水平等不理想等等。《意見》的貫徹執行離不開目標差距的有效識別,企業應以此為鑒、逐點擊破,從而亦可通過財會監督驅動企業數智化轉型。
用友認為,通過建立事前參與、事中追蹤、事后反饋為一體的全流程監督模式,可實現端到端落實財會監督工作,從而強化全流程閉環管控,提高會計監督檢查質效。企業可以從制度建設、組織保障、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等“五大方面”進一步推進財會監督的健全和發展。具體為通過構建財會監督“五統一”、“三個一”的監督體系框架推進落實,即:統一服務、統一監督、統一過程、統一數據、同一平臺,以及一張網、一體化、一盤數。
在監督體系框架之下,“穿透式”的管理結構將打通企業業務前臺、業務中臺和業務后臺。在業務前臺,通過事前參與,將企業將要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在業務中臺,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過程監督。在業務后臺,通過反饋模型的計算,對已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事后反饋。
1.一盤數:實現財會監督的集中統一數據服務
通過打通企業內部的同源系統與外部的異構系統,基于iuap一體化平臺,并結合數據導入,在多維數據模型的支撐下,建立一套完善的財會監督數據庫,為監督業務提供數據支撐。
2.一體化:構建基于財會監督的全流程一體化服務
圍繞中國會計準則要求進行監督的體系化框架設計,落實財會監督的對外和對內監督工作、并按此進行財會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制度執行和系統化建設落地,滿足財會監督標準化工作部署。
3.一張網:提供財會監督數據駕駛艙,異常動態預警等服務
從“數據”出發,將企業整體業財數據、賬表數據,按照財會監督體系要求融合形成多維數據倉。可以從不同的監督視角對數據進行監督可視化、動態預警異常數據、監督報告等的數據洞察。并根據異常預警和數據監督結果進行糾偏和處理,推進財會合規。
在隨后的沉浸式產品秀環節中,大國重器敏監督的具體場景接連亮相,亦是對用友BIP財會監督方案的實景詮釋。例如:在用戶化工作臺,為監督人員、相關業務人員提供了監督的主要功能入口,支持按監督人員和相關業務人員劃分以及集成了第三方智能分析。監督問題及處理結果的分析和報告亦是一目了然,支持報表及駕駛艙圖形儀表盤展示;支持結果下鉆、追溯反查,同時支持出具監督報告;支持評價報告對內及對外報送。
此外,標簽化監督模型也是一大亮點場景。在該場景下,支持監督模型按顏色標識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標簽式引導模型配置;支持浮框顯示所選擇標準模型及指標的解讀,方便了解和選擇準確的模型;支持查詢、修改,生失效管理;支持手工個別運算、一鍵運算、定時自動運算、聯查運算結果
領先實踐:某大型金融央企從容響應監督政策
此前,在中央紀委十九屆四次全會上、首次將財會監督納入國家監督體系。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指出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都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某大型金融央企基于此,確立了應用智能化財會監督平臺、建設在線化財會監督體系的目標。
該企業財會監督平臺主要是對全行各機構發生的費用、資金、資產、其他財務相關經費事項進行監督預警與評價展示。可按照監督事項靈活配置核對性、分析性等智能化合規監督模型,通過一鍵運算或定時跑批進行模型的批量運算,生成合規單下發給問題人員,督促整改反饋,形成財會監督管理的閉環;支持圖形化智能分析;支持智能化合規監督評價以及出具合規監督報告,對內及對外報送;可通過經驗及數據積累形成財會監督智庫,據此完善財會監督體系建設。
平臺正式運行上線后,對40余家一二級境內分行、1家海外分行、10家海外代表處、4家會議中心共計50多家機構的30類的經費、資產和在建工程進行財會核算隔日監督。從監督范圍、手段、內容、質量等各方面都產生巨大效益。全行總體財務業務監督差錯率僅為0.005%,財務共享業務工作質量指數高達 99.995%。同時,39 家分行試運行期間質量指數達到100,并構建“日監督、月報告”業務運行模式,且區分合規和風險兩類權重,針對合規類問題,及時完成整改反饋;針對風險類問題查找原因,規范工作流程。
用友基于35年的財務創新的實踐基礎,運用領先技術護航我國企業經歷電算化、信息化、再到數智化,揚時代風帆、擔時代重任、護企業遠航。如今,用友BIP強大的事項會計中臺、模型構建中心、規則引擎中心、智能審核應用,以及財會監督平臺,已經形成了助力企業搭建財會監督體系的一系列應用,從而實現對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財會監督閉環。數治監督向未來,企業當以規范高效之姿邁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