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更多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 豆萊說編輯 | 豆萊說
市場,永遠都是商人逐利的地方。
為了保證自己賺的盆滿缽滿,他們總能摸清消費者的口味,對癥下藥,賣出叫好的商品。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可如果是一件藝術品,拋卻了塑造藝術品味的初衷,轉而只想迎合市場,那就有些“不地道”了。
一如注重票房的電影,近些年來商業片的盛行,圈了不少錢,但也拉低了觀眾的品味。
而第五代導演張藝謀,似乎也成了其中一員。
回想曾經,張藝謀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至于為何會走上電影道路,是源自他在棉紡廠打工的時候,偶然迷上了攝影,并且省下全部工資,為自己買了一臺笨重的照相機。
自那之后,張藝謀枯燥的生活才算是鮮艷起來,這也是他對于影視一途,最早的啟蒙。
因為他拍攝出來的內容總是天馬行空,給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有人將他介紹給了陳凱歌的團隊,在電影《黃土地》中擔任攝影。
之后張藝謀也借此拿了獎,可是他并不滿足于此,轉而投身成了演員,而且順手摘下影帝的桂冠。
隔年,張藝謀正式踏足導演行當。
正當所有人都不看好這位初出茅廬的小導演時,張藝謀卻用一部封神的處女作,打了所有人的臉。
一個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更是讓那些輕視他的人全都閉上了嘴。
50歲之前,張藝謀始終保持著“落地”、“下沉”的拍攝風格,即便是農村題材,在他手中仍能被挖掘出諸多深意。
一部《菊豆》,深刻揭露了中國人骨子里的道德禁忌;
一部《大紅燈籠高高掛》,將封建禮數禁錮人心的黑暗,盡數道破;
一部《活著》,為所有對生活失望的人,喚醒了內心深處對于生存的欲望。
不難看出,那個時候的張藝謀很注重內涵,無論是多么冷門的題材,總能將其表現的淋漓盡致。
只是到了后來,商業片《英雄》的出現,似乎預示著張藝謀變了,變得不再是曾經那個純粹的電影人了。
從《英雄》開始,《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網羅了各路影視巨星,可劇情不再那么深刻,轉而走起“通俗易懂”的路子。
可對于張藝謀來說,或許不斷刷新票房紀錄,才是他的追求。
文化輸出,漸漸被他拋棄,遺忘在內心深處。
所幸到了2008年,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總導演,他再次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為中國做到了一次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文化輸出盛宴。
可到了2016年,國際商業片《長城》,再度讓他陷入輿論漩渦。
很多網友都說:“為了賺錢,簡直就是無所不用其極?!?/p>
《長城》里不但架空歷史,還出現了許多常人難以理解的元素。
更重要的是,一些專業影評人曾說:“這就是玩了一個萬金油的套路,沒有任何讓人驚喜的轉折之處,如果有錢,我能復制一萬部。”
這就是商業片,張藝謀用觀眾的信任,為自己搭建了一部看似恢弘,內里卻空虛至極的商業片。
自此,張藝謀的口碑一落千丈,時常被大家指責為“圈錢導演”。
不過他的導演之路始終沒有停歇,除了尋常的商業片《影》,亦有劇情出彩的《懸崖之上》,可惜都未能幫他挽回口碑。
而正當大家漸漸“遺忘”他的時候,他終于在2023年的春節,獻出一部位列影史票房第六的終極商業片——《滿江紅》。
其實對于張藝謀這樣的第五代導演來說,能在晚年掏出一部高票房的作品,實屬欣慰之事,然而事實上,網絡上盡是哀嘆之聲。
究其原因,自然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太商業了”。
從演員方面來說,主演沈騰,作為當下最火的喜劇演員,幾乎就是票房的保證,只要有他出鏡,票房只高不低。
還有同為主演的年輕演員易烊千璽,他如今已然是年輕粉絲中的當紅影星,先前一部部優秀的作品,也說明了他的實力。
除了這兩位,岳云鵬、雷佳音和張譯,同樣是處在事業巔峰的明星。
而張藝謀能請到他們,無形間就為票房大賣奠定了基礎,但也是此舉,讓很多人說他是“為了票房,博人眼球,投機取巧”。
再說題材,這部電影容納了懸疑和喜劇,兩種幾乎就是背道而馳的風格,借此制造話題和沖突,吸引觀眾。
的確,電影中不斷出現的各路人馬,在豐富劇情的同時,也將觀眾的好奇心勾了起來,而且一些無厘頭的小設計,更會讓觀眾捧腹大笑。
從這點來看,這個題材算是成功的。
更重要的是,“滿江紅”三個字,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知的程度,我們很難否認,張藝謀為了票房,絕對認真考量過用“滿江紅”來命名的意義。
種種火爆的元素,讓一部原本不被人看好的《滿江紅》,最終成功超越中國式科幻片《流浪地球2》,斬獲45.39億,躋身影視票房第六位。
而事實上,張藝謀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一開始便瞄準了“票房”兩個字。
數位大牌明星,極限反轉的情節,再加上家國情懷,這部電影想不火都難。
靠博觀眾一樂,賺錢無可厚非,可當這種赤裸裸的“圈錢”行為,落在一直強調文化輸出的大導演張藝謀身上時,卻看起來是那么諷刺。
盡管張藝謀在電影中運用了極其精致的拍攝手法,甚至還曾想要追求一鏡到底,但商業片就是商業片,無論過程中采取了多么高端的拍攝手法,終究是為了“圈錢”而為。
遙想當初,張藝謀還是一個引領第五代導演集體覺醒的電影先驅,如今卻也淪為了“為五斗米折腰”的商業導演。
這也不難看出娛樂圈的殘酷真相,在73歲的張藝謀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身處這個巨大的名利場,到底要如何做才能保持初心不改?
當年在他電影中出現的藝人,諸如章子怡、周冬雨等人,無一不因為他的佳作而聞名大江南北,就算到了如今,這些人依舊在影視行業奮力前行,為觀眾帶來精彩作品。
可惜背后推手“老謀子”,似乎已經與他們脫軌。
當年的《菊豆》《紅高粱》等經典作品,皆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上乘佳作,然而《滿江紅》只能作為一部普通的商業片,隨著時光漸去,悄然隱沒在影史長河中。
唯有賺到的大把票房,能被人拿來津津樂道。
其實回頭想想,多年前的《英雄》,雖然同樣是一部商業片,但并未徹底墮落到迎合市場口味的地步。
其中劇情很值得推敲,沒有太多博人眼球的反轉,有點細水長流的味道。
奈何對比如今的《滿江紅》,多數影迷對于張藝謀的評價中,都多出了“失望”兩個字。
是的,就是失望。
大家失望于張藝謀舍棄了自我價值,轉而迎逢市場;
大家失望于張藝謀放棄了文化輸出,轉而追求票房;
大家更失望于張藝謀淪為投機取巧的大導演,成為資方賺錢的“工具”。
近日還傳張藝謀將要接拍網劇。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竟然要下場導網劇,73歲的他到底為了什么?
對大導演的這個行為,也有人忍不住感嘆:張藝謀,你還要怎樣“墮落”下去?
而事實上,由追求藝術,變成迎合市場的行為,在演藝圈比比皆是。
一如當年引領華語樂壇的周天王,雖然近些年發專輯的次數越來越少,但也不乏玩轉音樂的精妙之作,可惜都未能進一步打開公眾市場,甚至還因此被人說成“江郎才盡”。
直到《告白氣球》的出現,才因為朗朗上口,傳唱至今。
或許是因為音樂人心里的那份自尊,周杰倫索性進一步壓低了音樂產量,任由網紅歌曲在華語樂壇里橫沖直撞。
對于周杰倫這樣的天王級創作者來說,能創作出美妙、易于傳唱的歌曲固然是好,可無論如何,也要守住一個底線,就是不能徹底被市場拿捏,不然就會失去制作經典歌曲的動力。
就像張藝謀,他正是因為迎合了市場,所以再也拍不出《紅高粱》之類的經典作品。
若是長此以往,深陷在票房的溫柔鄉中,可能即便他再有才華,這輩子也不會再有經典之作了。
好比一個富二代,本來家境殷實,如果自己足夠努力,必然是一方富豪,但他如果選擇躺平,只享受金錢的快感,那只會成為外界口中的“廢柴”一個。
此外,還有曾經大罵自己的火爆歌曲“難聽”、“土”的李榮浩,也從一個金牌制作人,淪為了“網紅歌曲”生產者。
近段時間短視頻上瘋狂掀起的“烏梅子醬”熱潮,讓李榮浩這個名字再度火爆網絡。
但由于這首歌實在是過于口水,引來了不少樂評人的譴責。
其中最受人關注的丁太升,雖然沒有直言這首歌是“垃圾”,可字里行間,盡是對李榮浩的嘲諷。
“你甜甜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哪怕歌詞再甜,也抵不住“俗氣透頂”的旋律,更敵不過類似抄襲周杰倫《浪漫手機》的非議。
可李榮浩作為一個幕后的音樂制作人,也曾追求過音樂性的極致,奈何并沒有掀起太大水花,或許這也讓他看透了這個“庸俗”的市場。
有意思的是,他曾公開宣稱:
“我認為,音樂并沒有高低之分。”
這句話說出的當下,讓許多圈內人都略有不滿,因為制作音樂的水平本來就有高低,為何音樂就沒有高低之分呢?
也許是看的太開,李榮浩開始向“單純的好聽”靠攏,《烏梅子醬》大概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生產”出來的。
不得不說,這首歌的確符合了大眾口味,可在網絡神曲橫行的當下,一度被譽為“音樂鬼才”的李榮浩,居然也淪為此列,不免讓人嘆息,更為之惋惜。
在筆者看來,無論是哪一個領域,都不乏天才,他們也總會在展露天賦的初始階段,為大家奉獻出一個個經典,張藝謀、周杰倫和李榮浩,無一不是。
可惜他們的才華,在這個市場至上、盈利至上的環境中,漸漸淪為了一種幫別人賺錢的“工具”,也成了完全迎合消費者的消耗品。
但話說回來,有此結果,我們并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創作者的身上,畢竟沒有誰愿意自降身價,甘愿在一片輿論中遭受譴責。
作為知名導演,惟愿張藝謀可以秉持初衷,將藝術價值放在首位,再度回歸那個開創時代的電影創作者身份。
否則,就算有再多的名和利,都救不了“唯利是圖”,放棄藝術追求的張藝謀。
當然,也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支持真正有價值的藝術作品,讓那些真心為藝術奉獻的創作者,得到應有的肯定,給予他們繼續創作的動力。
在閱讀此文后,煩請您關注+評論,方便您迅速獲取到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