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壁虎看KOL(ID:bihukankol),作者:三玖是天,授權轉載發布。
近年攻城略地增長速度十分迅猛的短視頻,開始觸及流量的天花板,而隨著與之頻繁短兵相接的中長視頻,在各大平臺上逐漸交融進入一種新的競爭態勢。
內容變局,短視頻or長視頻?
被人口口相傳的“互聯網寒冬”,似乎并沒有在短視頻賽道上得到印證:先有微信生態內的視頻號,后有各大電商平臺推出的短視頻板塊,甚至連主營其他內容形式的B站、小紅書也為短視頻在主頁上設置一級入口。
但這般趨勢似乎在今年展現出不同的變化,首先作為短視頻賽道頭部玩家,抖音近日卻選擇了加碼中長視頻,于近期低調上線了一款名為“青桃”的APP。
(圖源網絡)
在該應用的詳情介紹到:定位為屬于年輕人的興趣知識視頻平臺,并且描述為“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長視頻關聯版本”。
值得注意的事,在使用抖音賬號登錄時,系統會提醒“青桃與抖音數據互通”,也就是說,青桃在目前階段的內容是集中整合了抖音平臺創作者所發布的中長視頻內容,而整個產品的定位也與以短視頻為主的抖音進行區分。
目前的青桃,整體的界面十分簡潔清晰。首頁的推薦內容呈雙列瀑布流排布,在發現頁內容下,用戶可通過關鍵詞搜索或根據平臺劃分好的內容板塊來觀看相關內容,并且還有創作者創建的內容專題,用戶可在其中連續觀看相關內容。
由此可見,青桃是一款聚焦中長視頻的APP,而青桃的上線無疑也意味著抖音將會在這一領域發力。那么憑借短視頻走紅的抖音,為何近年來要分散精力去做中長視頻?
其實各大平臺用戶規模高速增長的停滯跡象愈發明顯,而平臺在搶奪流量的同時,也將用戶的使用時長判定為新的焦點。同時,中長視頻能夠為創作者提供更大的空間,并且核心付費用戶已經形成了穩定的使用受眾,擴充平臺的商業化需求。
而人們在刷多了高頻、且強刺激的短視頻后也陷入“信息繭房”里,逐漸逃離短視頻的陣地,再加上用戶對娛樂之外的專業性知識內容需求增大,轉而對視頻內容的信息及知識價值需求日益突出,中長視頻的內容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平臺們對內容呈現的多樣性,以及不同賽道的創作者求賢若渴,也讓短中長視頻互相交融于一體又涇渭分明,內容市場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競爭態勢。
“停更潮”背后中長視頻內容思考
當內容商業化成為懸在所有平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各家都在加緊鞏固自成一體的商業城池,而近期熱門被討論的中視頻內容平臺,B站卻陷入“停更潮”的漩渦中。
而事件的起因是B站上@靠臉吃飯的徐大王 @我是怪異君 @LKs等幾位百萬粉絲的UP主和一些中腰部UP主宣布停更,因其宣布時間較為集中,這一現象被部分聲音理解為B站UP主的一次大規模撤退現象。
隨后短短幾日內,有關B站UP們停更消息不斷發生變化,有UP主站出來,點名B站對老UP主不夠友好;也有UP主說自己的收益相較去年相差不大...
于是這樣一場“停更”風波也讓越來越人重新正視B站的內容生態,可以看見的是,這些年B站在想要進一步出圈上花費了不小的功夫,不僅是自制劇綜來搶占長視頻市場份額,同時還引入Story Mode模式,試圖引進外站短視頻優質博主,甚至在電商方面也動作頻頻首戰雙11、深度試水直播電商。
作為吸引優質UP主生產內容的良性生態,B站一直強調優質內容,才以知識分享、人文關懷的優質視頻才能源源不斷地在站內破圈,但一則優質的中視頻內容不僅要求創作者的創意想法以選題,更需要大量的時間拍攝剪輯制作,而站外短視頻正以“快節奏、高產出”的優勢席卷內容賽道,B站對于爆點內容的數量又顯得十分在意,所以才有了Story Mode模式下的不少豎屏內容涌入B站。
這對于B站不少原生的中長視頻UP主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B站或許也意識到了站內生態是否處于“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有媒體透露,B站正在考慮取消前臺顯示的播放量數據,改為“用戶消耗時長”。
將播放量數據改為用戶消耗時長,無疑是更加凸顯作品優質程度的直接標準。舉個例子,比較亮點爆點的短視頻往往也能獲得百萬級別的播放量,這說明播放量數據更加利好短視頻生態;用戶消耗時長越優質的中長視頻,在除去完播率、用戶互動等數據影響外,一定比短視頻更有價值,這點更加符合B站受眾的內容價值訴求。
但同時,這一基本數據指標的改變無疑直接影響了B站原生受眾的行為習慣,如何權衡用戶習慣和流量、商業化進程,或許是B站目前還未上線的此項數據指標的核心關鍵。
無論是B站“停更潮”還是抖音上線“青桃”,內容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依舊是訴求,而作為視頻內容的另一極,內容賽道的玩家們仍然看重中長視頻這個領域。
而經過各平臺的內容儲備、制作能力都相當穩定的前提下,每個平臺都有了自己的位置,很難像其他互聯網行業那樣贏者通吃,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群雄環伺之下,內容賽道的戰火勢必將會燃起。
融合貫通的新內容時代
事實上,在經歷了內容匱乏、優質內容少的內容初階階段,內容賽道目前正處于成長階段的過渡,而互設壁壘終究只是過渡,長短視頻融合貫通才是視頻內容的終極形態。
從用戶構成和消費習性來看,長短視頻的存量用戶,既有交叉,也有明顯區別。
長視頻依靠創新的內容精度,吸引了更多高線城市的用戶;而短視頻平臺的內容消費門檻低,在下沉市場覆蓋了海量用戶。
在存量時代,如何通過內容和場景相互嵌套,廣度覆蓋每一個可以增長的用戶,才能在存量時代找到細微增長的新機會。
例如長短視頻之前的聯動合作,有望革新內容生產體系,在合理制定邊界下,長短視頻可以在內容產業鏈上,找到各自的位置:長視頻作為上游的內容平臺,把控源頭IP,而短視頻則是下游的宣發平臺,觸及更多用戶。
長視頻更適合打出優勢內容的先鋒軍,而短視頻的價值體現在賬號、IP的裂變出圈,二者交融又隔離涵蓋于后期的變現計劃,完成內容商業化的探索。
針對中長視頻營造用戶沉浸感體驗,再從短視頻內容上入手,創作短小精悍的爆點內容,共同滿足用戶內容消費的全周期訴求,才是創作者、品牌商家、IP等重要KOL們的內容創作新鏈路。
這樣看來,至少,在平臺側普遍發力內容升級的當下,整個行業內容思維逐漸得到了升級與創新,這點將會是推動中長視頻內容生產的底層邏輯,不論是高聲量增長還是冷靜生存,都是平臺、創作者以及用戶受眾們一起完成的內容共建。
只不過如何從開始進入到成熟,平臺、創作者們還要不斷驗證市場的兼容度,完成這場耐力與能力并存的長期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