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4月24日消息,中國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火星全球影像圖。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攜帶的13臺載荷累計獲取原始科學數據1800GB,其中包括著陸區亞米分辨率地形數據等。通過相機影像獲取的火星車車轍圖像數據研究,還揭示了著陸區表面物理特性。科學研究團隊通過火星高分影像,識別了著陸點附近大量的地理實體。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國際天文聯合會根據相關規則,將其中的22個地理實體,以中國人口數小于10萬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加以命名,將中國標識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
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中分辨率相機,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歷時8個月,實施了284軌次遙感成像,對火星表面實現了全球覆蓋。地面應用系統對獲取的14757幅影像數據進行處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本次發布的影像圖包括按照制圖標準分別制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魯賓遜投影圖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空間分辨率為76米??茖W研究團隊通過火星高分影像,識別了著陸點附近大量的地理實體,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與水活動之間存在的重要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