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2021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發揮在線教育優勢”,“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教育公平、教育質量和在線教育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和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話題。
“兩會”剛結束,3月12日下午,讓在線教育“慢”下來——《作業幫新匠師》新書發布暨行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多位教育領域專家、一線教育工作者和在線教育企業界代表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由作業幫主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大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兼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復興,北京師范大學統計學院院長宋旭光,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院院長羅良,北京市一零一中學原副校長嚴寅賢,北京市八一學校原副校長張立紅,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等嘉賓出席研討會。
會議主持人、作業幫公共關系副總裁王家耀介紹,過去一年,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在線教育為“停課不停學”發揮了重要作用,行業自身也經歷了快速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揮在線教育優勢”,體現了對我國2020年疫情期間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教學社會實踐的肯定。
進入后疫情時代,社會各界對在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舉辦研討會的初衷就是探討全行業如何能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更加有序、規范、提升內涵,主動地服務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布局。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復興出席會議并做主題發言,就新階段中國在線教育的發展提出了“快慢辯證”的獨到觀點,并指出了在線教育未來變革的五個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復興在研討會發言
劉復興指出,在線教育在國內乃至世界教育體系中,都有著獨特而重要的價值。從促進教育公平,到教育提質增效,都離不開在線教育。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不能僅僅依靠學校教育,必須通過線上教育這種新的教育形態實現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三者結構性融合,沒有數字科技,靠過去的老辦法,是解決不了的。
教育的變革,前提是技術的變革。“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正推動全球從生產力到生產方式的全方位變革,必然導致教育體系變革,線下線上融合會成為新常態;學校會變成對外對內萬物互聯的社會組織,而不是圍墻里的獨立系統。所以對數字科技,不能簡單回避,而要找到科學使用的方法”。劉復興如是說。
他認為,在線教育快速發展帶來的問題,需要通過“慢”下來的方式沉淀與反思,進而改革與完善;但在激烈的國際教育競爭面前,如果我們打開國門看看外面的世界,就會發現在線教育又是最不能慢下來的領域。“未來哪個國家的教育率先適應了人工智能、物聯網、量子科技,哪個國家就會搶占全球高地;如果不能適應,這個國家的教育就會落后、人才就會落后、國家就會很難。所以快與慢,是辯證的。”
作業幫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對于在線教育的未來變革方向,劉復興認為應該從五個方面創新引領:一是在新的實踐探索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用新理論指導新實踐;二是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政策,堅持科技助力教育普惠的初心;三是突破校內、校外的傳統觀念壁壘,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四是始終站在全球教育科技的最前沿,體現最新、最快、最準;五是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加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提升中國教育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