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3月24日消息,我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返回的樣品被送往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經過該機構天體化學團隊的詳細分析,揭示了月球年輕火山活動的奧秘。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Fe-Mg同位素組成指示了其月幔源區可能為兩種堆晶體的混合,晚期結晶的富單斜輝石堆晶比例可能為20-30%。研究團隊對月球樣品進行了三維CT掃描,確認其為玄武巖巖屑,不是撞擊熔體。選取部分樣品制成光片,進行了詳細的巖相學和礦物學原位分析,剩余樣品則溶解開展主微量元素和Fe-Mg-Sr同位素分析。結果表明,組成兩個玄武巖巖屑的輝石、橄欖石和長石等的化學成分均與前人發表結果一致,證實代表嫦娥五號著陸區本地的玄武巖巖屑。
月球是人類深空探測的“前哨站”。我國首次地外采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成功返回了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樣品1731克。基于嫦娥五號樣品研究其月幔源區性質對于理解月球年輕火山活動的驅動機制至關重要。
該研究團隊估算了嫦娥五號玄武巖的母巖漿成分,并對月球巖漿洋冷凝結晶過程進行了模擬計算。結果表明,巖漿洋早期結晶的富橄欖石堆晶具有輕Fe、重Mg的同位素特征,晚期富輝石堆晶具有重Fe、輕Mg的同位素特征。富集單斜輝石堆晶可以顯著降低月幔的熔點,可能對月球仍能產生年輕火山活動起到關鍵作用。
以上研究成果已經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這些發現將進一步推動人類對于月球歷史和演化的認識,為未來月球探測任務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