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作者:云纓客,授權轉載發布。
最近,微信在Mac版客戶端更新3.0.0版本,在這次版本更新中,最亮眼的功能莫過于可以在電腦端查看朋友圈。
10歲的微信,推出微信電腦版已經近7年,經歷過無數次版本迭代,始終沒有將核心功能之一的朋友圈下放,現在Mac端已經更新,依照慣例,Windows端應該也在日程上。
作為一款真正的國民級社交應用,微信一路走來始終傲立潮頭,至今已超過12億日活,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天花板,這次的微信電腦端巨大更新,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互聯網發展趨勢?
明暗交錯:
朋友圈紅點焦慮與年輕人摸魚文化
朋友圈,微信的“起家”功能之一,一個小小的微信朋友圈,可以說濃縮式展現了社交關系的“猜疑鏈”,三天、七天或是不可見,不同的朋友圈層級也反映了社交關系的親疏遠近。
查看朋友圈是每個微信用戶最日常的操作之一,在微信的朋友圈入口,紅點即是有朋友更新的標志(可設置取消),當紅點亮起,很多用戶都會下意識點擊進去,獲取最新動態。由于是個人的社交資產,朋友圈內容在用戶心目中的優先級,要高于用戶單向在其他內容平臺上的訂閱動態。
可以說,朋友圈絕對是微信用戶資產的一塊“富礦”,合理使用好這一版塊,會產生更加多的用戶使用時長,激發更多的用戶互動。
但是近年來,很多人越來越疲于玩朋友圈了。
一方面原因是,用戶通過微信拓展的社交關系鏈越來越長,從熟人社交轉變成泛關系社交,通訊錄里親人朋友之外,還有更多的同事、服務人員以及陌生人,朋友圈的私人領地屬性不斷弱化,無關信息越來越多,讓很多用戶選擇用屏蔽來做減法。
另一方面,朋友圈的內容更新是全天候的,而上班狀態的用戶,更多依賴的是電腦版微信,低頭在手機上刷朋友圈多有不便,也很容易錯過機遇朋友圈內容的互動。
電腦版微信上線朋友圈功能的一大好處,就是激活用戶的社交互動。
在得知這一新聞的時候,很多網友都異口同聲地說:摸魚神器。
摸魚已成年輕人口中的高頻詞,與之一同走紅的詞還有“社畜”、“996”、“低功耗”等,年輕人所謂的摸魚,多數倒不是指偷懶與玩忽職守,而是一種在高壓工作強度下的身心放松,是一種自覺性的心理與行為。
不久前,清華大學教授開設《摸魚學導論》課程上了熱搜,據稱,開設課程的出發點是希望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緩解學生的壓力焦慮,讓他們在自我放松中提升學習效率,享受學習與生活的樂趣。
社交正是一種有效的解壓方式,根據Facebook統計,疫情期間,在有隔離措施的國家其用戶活躍度增長了50%,可見基于社交關系的互動,確實能緩解用戶的焦慮與緊張情緒。
一直以來,電腦版微信基本是工作專用,由于朋友圈功能的缺位,讓其私人社交的部分未被最大化激活,如今微信選擇更新這一版塊,相信也是基于用戶需求洞悉之上的選擇。
社交新戰場: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微信近幾年的挑戰者,有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產品,這些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極強的社交屬性,可以說,新時代的互聯網巨頭之爭,就是圍繞著社交的內容與產品之爭。
微信與抖音快手的競爭,遵從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發揮自己的優勢,集中優勢兵力。
抖音與快手,在內容方面的優勢毋庸贅言,但相對微信來說,在使用時長上,微信更具有想象空間。
抖音快手的屬性,是帶有社交屬性的內容產品,即使重度用戶在怎么沉迷刷短視頻,也不太可能在工作時間堂而皇之地刷,這就是其難以逾越的界限。
抖音快手的競爭,是在用戶的業余休閑時間,用算法推出更吸引用戶的內容與商品,而微信,則集合了社交軟件與工作軟件的特點,它上可與抖音快手爭奪夜晚三小時,下可在工作八小時中傲然屹立。
角逐工作八小時,抖音與快手皆不是對手,唯一可能的對手,還是一直被詬病沒有社交基因的釘釘。
微信電腦版始終是微信的護城河,從以前的小程序、“看一看”到最近的朋友圈,電腦版的功能越來越多,可以預期,微信視頻號的更多功能也會在不久后登陸電腦版。
除了占據相對于其他互聯網巨頭的戰略俯沖優勢,微信電腦版不斷上線新功能,又何嘗不是增長日漸到頂后深耕廣種。
微信作為一個商業綜合體,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一路走來,面臨內容、支付、電商等多個領域對手的競爭,必須要始終洞察多數用戶的需求,并進而實現與自身商業模式的高度結合,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殺一個“回馬槍”,也許是微信在激烈競爭中早就準備好的迂回戰略,不過能不能高效激活用戶寶貴的八小時,效果還有待觀察。
結語
對用戶而言,微信電腦版上線朋友圈功能,可以說是期待了幾年的愿望,讓用戶可以不用低頭就能在電腦上看到最新朋友圈,及時互動。
在這一行為背后,我們也能看到,微信對于電腦版越來越重視,未來我們也許會在電腦上用到更多APP中的產品功能,如紅包、視頻號等。
微信電腦版代表的工作八小時,是其他移動互聯網新秀難以觸及的戰場,微信還能在這塊戰略高地上做出怎樣的創新,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