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科幻作家的角度來看,我們最終所能依賴的力量還是來自于科技的進步,可持續發展需要以科技的不斷進步為基礎。”4月20日晚,在聯合國的快手官方賬號直播中,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做客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的“科幻文學與可持續未來”交流會,分享他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展望。
本場交流會為2023年聯合國中文日慶祝活動,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聯合國秘書處大會部中文處、聯合國中國書會共同主辦,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山西省作家協會、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共同協辦,美國韋爾斯利學院東亞系系主任宋明煒主持,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特命全權大使耿爽,聯合國經社事務部可持續發展負責人索爾托,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新聞和媒體司副司長劉克凡等出席。
這也是聯合國自2010年將4月20日設為聯合國中文日以來,首次現場直播中文日活動。活動在快手賬號@聯合國、@快手新知、@快手正能量 同步直播,總觀看人數超120萬。
在直播中,耿爽大使表示,之所以選擇“科幻文學與可持續未來”作為今年聯合國中文日首場活動的主題,是希望通過“從未來回望現在”“從宇宙俯視地球”等科幻文學獨有的視角,為推動人類實現可持續未來開啟新的認知,注入新的動力。
圍繞活動主題,劉慈欣從科幻文學與現實世界等多維視角進行分享。他表示,現在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是建立在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和綠色生活的基礎上,但要得到一個長遠的、真正可持續的未來,我們還需要更多的開拓精神和進取精神,國際社會需要更長遠的發展規劃,需要對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全力關注和投入。
“科幻小說描述了未來的多種可能性,用想象力構建了無數個未來世界,它們色彩各異、形態萬千,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借助于科技的力量,人類能夠為自己開拓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這無數個想象世界中的一個將變為現實,成為我們的未來。”劉慈欣在直播中多次強調科技的進步和突破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在分享之外,劉慈欣還對聯合國總部活動現場嘉賓和廣大網友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和互動交流,這些問題涉及人工智能、聯合國發揮的作用、人類文明向太空發展、創作瓶頸、太空殖民和反向擴張、科幻與哲學、民族觀、末日危機等多個領域。
面對網友和嘉賓們最關心的問題“何時能推出新作?”,劉慈欣表示,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科幻小說的創作變得越來越困難,他希望能創作出一些與以往題材不一樣的作品。
精彩的內容分享也引發了快手直播間網友的互動熱潮,既有“喜歡三體”“大劉YYDS”“科幻文學的大牛啊”等留言表達對劉慈欣及其作品的喜愛,也有“今天學到很多”“含金量老高了”“對話好有深度”“開闊了眼界”等留言對直播給予高度認可,同時網友也分享了“團結的力量堅不可摧”“要始終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加強各國跨文化交流”等個人思考。
據了解,在此次與聯合國一起攜手劉慈欣推出中文日活動直播之前,快手新知就曾與劉慈欣有過深入合作。去年12月,在電影《流浪地球2》上映前夕和劉慈欣官方讀書會賬號在快手啟動運營之際,快手新知推出首部青少年科幻科普短視頻動畫《地球流浪指南》以及一系列科幻科普宣傳活動。在動畫中,劉慈欣化身“地球流浪領航員”,以難得一見的二次元卡通形象與廣大網友展開親切互動。
以此次直播和《地球流浪指南》動畫等為代表,一直以來,快手新知不斷豐富優質科普內容供給。《2022快手直播生態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快手已有近400種類型直播。其中,科普教學位列最受用戶歡迎的直播類型第4位,內容覆蓋專業學科、語言學習、義務教育等9大知識門類、49個細分品類。
未來,快手新知也將繼續聯動聯合國等組織機構,攜手劉慈欣等科幻作家和科普達人,通過專業的科普直播、科普視頻、科普動畫等豐富形式,構建起繁榮的泛知識科學生態,進一步推動知識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