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在線教育停課跑路、長租公寓接連爆雷、電商帶貨售假翻車,消費者退費無望、維權無門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屢屢成為社會焦點。為進一步增強大眾的科學消費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3月8日至3月21日,新浪新聞聯合微博、黑貓投訴推出新浪新聞質量監督月“3·15”特別策劃——#守護我的消費權益#,深度聚焦食品餐飲、快遞物流、教育培訓、汽車出行、電商直播等14個消費投訴熱點行業,通過涵蓋焦點要聞、監管政策、新知科普等相關信息的每日專題,層層剝開大眾最關注的消費陷阱與維權困惑。
攜手媒體、大V、明星、消費者,共同守護美好生活
“3·15”期間,來自權威媒體有公信力、影響力的報道內容,往往更加被用戶重視。今年,新浪新聞質量監督月專題聚合了人民日報、央視網、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21世紀經濟報道、紅星新聞、看看新聞等眾多權威媒體關于行業亂象的調查報道和深度追問,追蹤舌尖上的食品安全真相、“最后半公里”物流難題、教育培訓機構層出不窮的“套路”、手機家電賣完產品就變臉等熱點,擊中了消費者的現實關切。
以權威內容、多元視角幫助消費者鑒坑、避坑的同時,新浪新聞還在微博發起#守護我的消費權益#話題,邀請用戶分享消費和維權經歷,并針對教育培訓、數碼家電、汽車出行、電商直播、金融保險、生活休閑等消費者“點名”最多的行業,在新浪新聞和微博雙端同步發起系列連麥互動直播,邀請權威媒體、法律專家、科普大V在線解答支招,讓消費者深度參與其中。此外,百余位法律博主、地方法檢也組成了“3·15”消費權益守護聯盟,通過一對一在線問答、視頻科普的形式,幫助消費者更好地知權、維權。
為什么教育培訓機構違規現象頻出?如果碰上了退款難,法律訴訟有效嗎?在教育培訓行業專場的連麥互動中,@新京報教育新聞、@家有西貝、封躍平律師把行業亂象背后的原因精辟歸結為商業模式出現問題、違法成本低、法律管控有相對滯后性,建議權益受損的消費者通過“找軟肋”的方式,拿回博弈的主動權。
線上線下看上去同款的家電商品,品質是否一致?隨著網購家電踩雷風險的提高,不少網友在數碼家電的連麥直播中提出了類似的品質困惑。對此,@互聯網俊明說從自己的家裝經歷入手,揭秘了線上產品的“暗藏玄機”,提示消費者線上線下綜合比對后再入手、別忽視線下促銷等實用建議,更被網友點贊為神回答。
同時,新浪新聞還發起了美好生活守護計劃,邀請硬糖少女303、S.K.Y天空少年參與公益助力,呼吁廣大消費者加強消費防范,共同守護消費安全。
踐行媒體責任 用優質內容和流量優勢更好地服務大眾
在智能媒體時代,面對一年一度的“3·15”國民熱點,除了為用戶提供即時、權威的新聞報道以外,如何將消費者權益維護打造為社交貨幣,讓新業態、新模式下消費維權形勢的新變化入眼更入心,為消費者依法維權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對于各家媒體平臺而言,是挑戰,更是責任。
依托開放的合作、精細化運營和“直播+資訊”服務,新浪新聞質量監督月以優質內容直通民生焦點和維權痛點。消費者不再只是“3·15”熱點的匆匆過客,而是主動參與社交話題互動,積極了解消費新知,對消費投訴的典型問題、消費維權的有效路徑,形成了更加清晰、全景化的認知。
除了基于1.36億MAU的巨大流量,持續放大主流聲音,新浪新聞還積極聯合媒體、明星、大V的影響力,為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找到了更大的聲量場。新浪新聞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當用戶不只是看見,而是基于價值認同形成社交熱議和自發傳播時,主流的聲音才會走的更遠。用過硬的公信力、專業度和內容品質對流量負責,用好流量出口更好地服務大眾,同樣是媒體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