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兩院院士以及來自全國產學研界第一線的千余名代表出席大會,搖櫓船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鄭道勤受邀參會。
十二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兩院院士路甬祥書面致辭,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武漢大學國家發展戰略研究智庫專家辜勝阻,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等領導嘉賓出席大會并致辭。大會由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原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主持。
搖櫓船科技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會議表彰了2022年在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搖櫓船科技榮獲2022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會上為搖櫓船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鄭道勤頒獎。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為搖櫓船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鄭道勤頒獎
這是我國面向產學研協同創新領域的最高榮譽獎,標志著搖櫓船科技在產學研協同創新及成果轉化上的又一發展里程碑!“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是在科技部和國家科技獎勵辦的支持下,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設立的第一個中國在產學研合作方面的全國性獎項。獎項以表彰在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進程中,產學研示范試點單位積極推動政產學研用融合發展,不斷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機制、新舉措,為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政策環境,提升企業、產業和區域的創新能力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前沿科技的突破與融合創新發展事關科技強國之路,而產學研合作創新則與發展息息相關,融合創新需要創造經濟與社會價值,將前沿科技研究轉變為產業,產學研合作創新則是實現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途徑。搖櫓船科技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拓展智能視覺技術的行業應用領域,在中科院西光所的支持下,搖櫓船科技聯合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大學建立了紅船實驗室,獲批建立了5個省部級科研平臺,起草編制4項國家標準、1項團體標準;已形成21項關鍵核心技術,新開發10余款新產品;參與國家級課題1項、承擔省級重大科研課題項目2項、自主承擔科研項目20余項;新申請知識產權50余件,其中發明專利25件,被評為重慶市最年輕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同時被認定為”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與此同時,搖櫓船科技已獲批成為重慶市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推動創新要素集聚,提升人才團隊的創新能力。
搖櫓船科技不斷招賢納士,在產品創新、硬件開發、軟件測試等方面都積累了一系列的核心技術能力,針對機器視覺智能裝備、機器視覺與智能檢測、機器學習及智能系統開發三大方向持續注入創新核心驅動,已為1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智能視覺裝備及智能視覺解決方案,在汽車制造、半導體、電力巡檢、光伏制造、輕工皮革、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數十個行業得到應用。搖櫓船科技始終堅持“硬科技”驅動高質量發展為源動力,發揚“紅船精神”,賦能工業4.0場景創新。
搖櫓船科技紅船實驗室
立足新征程、新起點,搖櫓船科技未來將持續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優勢資源,深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著力推動行業發展,始終堅持創新研發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始終堅持瞄準促進制造業高質量轉型需求,走出了一條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硬科技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