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的意義,往往不是盡頭,是而起點。
就像上野千鶴子的那本《始于極限》,意在個體需要立于極限的處境中,去審視自己的過去。
某種意義上,綜藝的長青,其實也需要始于極限:它始終需要在對極限的突破中,去拓展新的表達空間與價值空間。
而在這樣的「極限哲學理念」中,自然而然地長出了第9季「極限精神呼號」——
「歷9彌新、一往無前」。
那么,從極限哲學、到極限精神、到極限挑戰,落在行動之處,在每一期的踐行中,每一次挑戰中,每一場人與人的碰撞中,究竟是如何「歷9彌新」,又是如何「一往無前」呢?
上篇:
歷9彌新的國民議題
八年九季,總計體量已經達到百期節目的它,早已把社會萬象、人間千面,掰開、揉碎了,做過一遭。
然而,《極限挑戰》卻對自己提出了一個新要求——
「歷9彌新」。
越是做得長久,越要保持新鮮。其實,世人所關心的話題,來來去去、往往復復,不外如此,古今同理。只是,我們能不能找到一些新穎的視角,來探討這些亙古的議題。
《極限挑戰》這個「歷9彌新」的新視角,就是打通「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通道:新一季《極限挑戰》總是能夠透過無數真實的「個體困擾」,去切入到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象力》里所說的「公共議題」的探討。
比如第一期的主題是「焦慮」。
它便在微博發起#生活中讓人emo的瞬間#話題大賽,有的人的焦慮,來源于工作和生活的邊界感分不清,比如單位要求周末團建還要自費參加;有的人的崩潰,就是壓垮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通宵工作一整夜結果忘了點擊保存。
《極限挑戰》就把這些征集而來無數個體表達,變成一種集體敘事,巧妙地將焦慮轉化為各式各樣的煩惱,比如「為什么會失眠」「什么樣的事情讓你頭禿」「當你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樣的方法去治愈」等等,它們都是大多數人在學習、職場、情感生活中會遭遇到的「煩惱因子」,從而讓焦慮這個普遍的大眾心理變成可感知的存在狀態。
比如第二期的主題是「戀愛」。
它便邀請了20+、30+、40+的三位帶有不同年齡段「個體困擾」女性,成為當今婚戀「公共問題」的具象表達:
20歲單身女性的困擾多在于迷茫,自信與自卑、好奇與迷茫,都在她們身上一體兩面地顯現,沒有完全成熟的她們,容易格局不夠、總是抓小放大;
30歲單身女性的困擾多在于過度理性,不是理性不好,而是當理性壓倒性地蓋過感性,那么,就無法從感性中萌生出感情,從感性中覺察到感受;
40歲單身女性的困擾多在于疲憊,來到這個年齡的女性們,也會陷入「中年女性危機」,他們三頭六臂地照顧好父母、打點好工作,卻剩下了一身疲憊的自己、一聲嘆息的無奈。
因此,這樣一個以具體的人、鮮活的人來探討的大眾的議題、國民的焦點,猶如創建了一個真實的人類學式的田野,從而讓內容剔除了懸浮感,多了共情感——
這是鮮活的個體生命力,賦予群體議題的生命力。
有批評家曾指出:當今知識分子的問題在于,他們距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了,他們不知道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樣的,普通人的焦慮是怎樣的,所以給出的建議、探討的內容,往往大而失當,這便形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而從這樣一個角度看,其實綜藝之于當今社會的意義,就是它部分地承擔了這樣一些社會功能:它創造了一種社會議題的「附近感」,它要求綜藝所討論與傳遞的話題具有足夠的穿透力,從而能夠始終突破圈層壁壘,傳遞到國民這個廣袤的群體維度。
而這,就是從八年前第一季延續到八年后第九季,《極限挑戰》一以貫之的「國民路線」,只有跟國民們貼得夠近、走得夠親,國民話題才能歷久彌新,每一年、每一季,都能借由個體國民的參與,講出集體國民的精神。
下篇:
「一往無前」的全新破題
一往無前,指向的則是一種銳利的、進取的、果決的破題態度。
所謂「一往無前」,有著「兩重破題」。
第一重,是要以「一往無前」的創新力,破內容的題、破表達的題。
「我們將從高熱度話題、強劇情設定、新娛樂玩法三方面進行設置,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會進一步增加內容上的顆粒度」,本季《極限挑戰》主創表示。
「高熱度話題」已在上篇予以闡釋,而「強劇情設定」與「新娛樂玩法」也在第一期、第二期中,逐一揭曉面紗:
第一期節目是以「強劇情設定」來破題「高熱度話題」。
它將抽象概念的「焦慮」具象化、擬人化演繹為「煩惱怪」,它盤踞在城市上空,捕獵「煩惱因子」,使更多人陷入煩惱。人們之所以會睡不著,就是因為「煩惱怪」在作祟,于是演繹出了「睡眠挑戰」的游戲;人們之所以會頭禿,是因為「煩惱怪」潛入生活、工作、情感,于是演繹出了「煩惱故事接龍」的游戲。而整期節目的主線,就是要消滅100個「煩惱因子」,擊碎「煩惱怪」的本體。
這樣一種「強劇情設定」,不但把宏大的話題具象化,還把煩躁的話題熱血化。
第二期節目是以「新娛樂玩法」來破題「高熱度話題」。
它將戀愛話題變成一個戀愛游戲——虛擬社交游戲《愛情畫手》。相比于以往藝人作為玩家、素人作為NPC不同,這次節目卻反其道而行之,藝人作為NPC、素人作為玩家,以此體驗《秘密花園》《蒙眼相識》《心有靈犀》《心動體驗》四個章節,最終為素人玩家形成一個理想戀人畫像與游戲體驗報告。
這種「新娛樂玩法」,既是新穎的,以女性群體中頗有用戶基礎的游戲品類作為藍本,依次讓七位藝人創建七個角色:不一樣的霸總、犬系治愈弟弟、工裝酷蓋、痞帥潮男、IQ200高智商、陽光開朗大男孩、居家好男人,同時讓東方衛視超寫實虛擬主持人東方嬡參與本期節目錄制,更是把這種未來風、新玩法,發揮到了極致;
又是深刻的,它沒有為了「形式的新」而丟失了「內涵的深」,甚至上溯到了古希臘哲學中,以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麥穗理論」為支撐,設計了《秘密花園》秘密花園章節;以精神分析學的「鏡像理論測試」,成為貫穿《秘密花園》與《蒙眼相識》章節的底層邏輯;以心理學的「吊橋效應」,設計了《心動體驗》章節。
所以,用「新娛樂玩法」不但回應了「高熱度話題」,也回應了「深層次探討」。
第二重,是要以「一往無前」的責任感,破現實的題、破社會的題。
只要看過前兩期的節目,就會發現,《極限挑戰》第九季非常注重節目的「現實落點」:
第一期節目,它的創意胎心始于網友們的真實焦慮,它的節目主體把「焦慮感」虛擬化為「煩惱怪」,但在最終落點,又從虛擬回到現實,有游戲回歸人間,讓「極挑團」走上街頭,學者一則國外博主拍攝的視頻,給街頭偶遇的人們,點贊、加油、給予善意,用快樂消滅焦慮。
這也像是一個社會學實驗,你會發現,相比于歐美人開放的性格,相對靦腆的中國人,剛剛開始這項行動之時,藝人也很不好意思,路人也很不好意思,鏡頭真實紀錄了中國人這種不善于在陌生街頭互相釋放善意的初始狀態。
但是,請注意,當時間適當拉長,當藝人們更打開自己地釋放善意,路人們也更敞開地接受善意,善意便在人與人間自然地流動起來。
但是,還請注意,這個時間還要繼續拉長,它不能只限于「綜藝時間」,而要融入「現實時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緊張就會制造焦慮,如果友善則會制造愛意。
這就是《極限挑戰》第九季要通過這個現實落點,完成「綜藝」與「現實」的接駁。
第二期節目,它的起點,是三位20+、30+、40+女性,通過一場虛擬游戲,描繪未來愛情的理想先生;但是,它的落點,卻是從一個現實之中理想男性的視角,以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訴說了他對自己相濡以沫一生、如今年逾古稀的妻子的愛戀。
這是一組非常有心的對仗——
虛擬游戲里,是女性對男性的向往;
現實世界里,是男性對女性的回應。
現實世界仿佛是對虛擬世界的一種回應,也在祝福20+、30+、40+的女性們,你們在登出這個虛擬游戲之后的現實世界里,終將會遇到那個真實的、細膩的,愛著你們一輩子那個理想的他。
所以,為什么這一期節目叫做《他的樣子》,就是因為在虛擬游戲階段,這些迷茫中的女性看不清楚那個未出現的人,「他的樣子」究竟是什么樣子,所以有了「愛情畫手」的設定,有了「理想畫像」的設定——這一階段的落點,是在要讓「他的樣子」從模糊變得清晰;
但是,當從虛擬來到現實,當人們度過真實的一生,也許因為年紀大了、功能退化了,「他的樣子」可能又會漸漸模糊,但是,不要害怕,不要難過,腦子忘了,心也不會忘了——這一階段的落點,是要讓我們抽離出對「他的樣子」的執念,從一個物象到心象。
1號結語
「歷9彌新,一往無前」,這兩句話合起來,表達了一層意思:
經過9季時光,不但沒有衰敗、陳舊,反而因為無所畏懼地一直向前,反而變得更新、更好。
觀摩前兩期的《極限挑戰》,它的確是把「理念」轉化為「行動」,成為了這一季節目,準確而非空泛的注腳。
所以,其實準確理解一檔節目,我們甚至要把這一季的理念一起帶上。
完整形態的它,是《<極限挑戰>第九季:歷9彌新,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