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甘肅省開始全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與全國同步進行系統切換并網。省界不停車快捷通行和分段計費的實現,得益于一套完整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統。
時間再回溯到2019年7月,甘肅取消省界收費站工程的首件ETC門架安裝完成。僅用10分鐘時間,甘肅紫光就完成了全部吊裝和施工,為后續大規模ETC門架的安裝奠定了基礎。
位于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甘肅紫光智能交通和控制有限公司,是此次工程的主要施工方和服務商,也是甘肅首家從事智能交通建設與高等級公路機電系統開發、建設、經營和維護的高科技企業。
成立于2000年的甘肅紫光,孵化于甘肅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省校合作項目。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甘肅紫光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交通綜合業務平臺”和“交通監控決策支持系統”,在智能交通領域積累了30多套具有完整解決方案的應用系統。
近幾年,甘肅紫光積極擁抱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將業務與新技術進行融合,形成了領先的智慧交通、智慧運維解決方案。特別是2018年以來,甘肅紫光攜手云軸科技打造云數據中心,基于云主機和分布式存儲等技術,助力企業駛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跑出“紫光速度”
經過多年的工程實踐,甘肅紫光已形成獨具特色的經營管理體系,發展成為國內智能交通控制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信息化建設整體解決方案專業提供商、服務商和系統集成商。
目前,甘肅紫光已先后在青海、寧夏、河南、內蒙古、貴州、四川、山西、安徽、湖南等地設立了辦事處,業績遍及全國25個省份,形成了以甘肅為中心,輻射西北和西南的市場區域,為公司拓展省外市場提供了基礎。
2020年,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甘肅紫光逆勢取得迅速發展,跑出了“紫光速度”。在甘肅紫光過去一年的成績單中,有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取消省界項目的完成、疫情快速檢測系統的開發、視頻上云技術的實現、甜永機電項目的推進、交通調查遍及全省、智能機柜的應用、信創項目的突破……
這其中的多個項目,都有云技術在背后的支撐。
上“云”已成必然
截至2020年,甘肅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了4452公里。隨著高速公路建設日趨完善,交通管理的壓力也與日俱增。
實際上,不管是交通基礎設施管理、調度指揮,還是運輸組織、運營管理,抑或是安全應急、車路協同、出行服務等,都離不開對數據進行便捷、高效和智能的管理。
甘肅紫光面臨的挑戰同樣艱巨。其打造的智慧高速綜合管理平臺、高等級公路隧道監控系統、綠通智慧管理系統、聯網收費系統、ETC移動發行系統……等多個系統,面臨海量數據的壓力只增不減。
2018年,甘肅紫光服務器節點的存儲使用率幾近飽和,而且CPU經常超分使用,部署云主機成為甘肅紫光業務發展的必由之路。
同年8月,甘肅省副省長李沛興在工業企業上云推進大會上強調,推進企業上云對于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認清企業上云價值,深入推動企業上云。
可以說,甘肅的政策導向和甘肅紫光的上云決策不謀而合。
與ZStack的不解之緣
在甘肅紫光系統工程師鞠津樹看來,能否選擇一個合適的云平臺,將對甘肅紫光未來3-5年的數據業務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甘肅紫光在上云之初做了充分、深度的POC測試。
甘肅紫光對云平臺的訴求主要有三點:一是安裝部署簡單,容易上手;二是UI交互友好,操作運維簡便直觀;三是升級便捷,可在線升級。
綜合對比國內外多個云服務商后,甘肅紫光選擇了云軸科技ZStack云平臺。
鞠津樹對一期項目記憶猶新:“不管提出多么小的問題,ZStack技術人員都樂于并且很迅速地就幫我們解決了。”在他看來,IT領域的產品,已經從功能本身延伸至服務環節,而ZStack對服務的注重,成為了它在安裝部署、運維操作、在線升級三大優勢之外的加分項。
一期項目中,甘肅紫光不僅實施了ZStack云平臺,實現了從物理機到虛擬云主機的管理,同時還實施了ZStack企業版分布式存儲技術,效果也顯而易見:首先,使用分布式存儲實現擴容節點存儲資源池化,可以提供統一的存儲資源;其次,通過分布式存儲實現云主機的高可用,一旦云主機所在物理機宕機,云主機可以在數分鐘內切換到其他可用機器上自動啟動;第三,通過分布式存儲的多副本機制,保障云平臺的數據安全性。
以高速公路的隧道監控系統為例。甘肅紫光開發的隧道監控系統同時支持“總中心—分中心—監控站”多級監控和聯動。系統支持客戶端、應用服務器端的容災處理,并且能夠阻止未授權計算機訪問,同時將系統分布部署在不同的主機上,多部主機協同工作,均衡壓力,提高系統性能,尤其適合設備密集度較高、環境較復雜、設備數量可能擴容的情況。基于ZStack云平臺,除了可以在云端管理海量數據,還可以實現分布式存儲,保障云平臺的數據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甘肅紫光區塊鏈云平臺也于去年6月上線,成為交通行業內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平臺。基于甘肅紫光區塊鏈云平臺,可有效降低區塊鏈技術應用門檻和投入成本,滿足不同類型的業務合作需要,保證多業務場景下區塊鏈網絡安全、穩定、高效地運行。
一定程度上來說,從視頻監控、研發測試上云,到移動開發、支付中心上云,再到區塊鏈應用上云等,甘肅紫光在智慧交通領域中的每一次創新升級,都與ZStack云平臺密不可分。
助力“數字”甘肅紫光
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甘肅紫光云平臺也有進一步擴容和升級的需求。
鞠津樹告訴記者,甘肅紫光通常會根據現有業務負載、云平臺資源使用情況,評估未來3-5年的業務量增長需求,繼而對現有云平臺進行擴容和版本升級。
基于ZStack云平臺架構,可以將新購服務器加入到原有的集群中,構成超融合平臺。超融合節點部署企業版分布式存儲,將超融合節點上的機械盤和固態硬盤混合,形成統一的存儲池,固態硬盤提供加速緩存功能,機械盤提供數據存儲功能。
此外,超融合節點還可以接入現有的萬兆存儲網絡,供分布式存儲數據平衡和云主機數據讀寫使用,接入萬兆業務網絡/管理網絡,供云主機業務訪問和平臺管理。
這意味著,ZStack云平臺的擴容,可以在不改變現有網絡結構的前提下,實現計算節點的增加和分布式存儲。
擴容后的效益和價值也十分顯著。首先,計算資源相比擴容前多了數倍,有更多資源創建新業務的虛擬機;其次,物理節點可以直接接入現有的萬兆交換機,無需額外購買網絡設備。云平臺后端對接ZStack企業版分布式存儲,相比購買商業 NAS/SAN 存儲的成本也更低;此外,ZStack云平臺支持虛擬機的熱遷移和高可用,保障業務持續運行;管理節點支持雙機高可用,當其中某一個管理節點宕機,另一個管理節點會在數秒內接管;在運維方面,ZStack 云平臺結合企業版分布式存儲提供 100% 圖形化運維和監控界面,基于資源層面的告警規則,可以全方位監控集群資源,即時了解資源使用情況及突發事件。
今年2月,甘肅紫光榮登“2020中國智能運維100強”企業榜單;去年的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大會上,甘肅紫光則榮獲“優秀集成商獎”殊榮。這是業界專家對甘肅紫光推進數字化建設的認可,也是甘肅紫光積極擁抱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所取得成果的一個縮影。這其中,甘肅紫光所打造的“以云為底座、以業務為中心、以數據為要素”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