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沒帶任何預期,但《龍馬精神》還是看得我全程皺眉。
怎么說呢,就直說吧:
是成龍影迷,就買票看看。帶個任務,找找電影里到底出現了多少致敬彩蛋。
不是的話,就別看了。現在影院新片選擇也挺多的,說實話,都比這個強。
之前看預告片,就覺得不妙,沒想到成片更糟。先簡單總結幾句吧:
完全沒有故事,除了成龍之外也完全沒有人物。而唯一大篇幅刻畫的成龍,也更像是個用美顏濾鏡加工出來的精美符號。
沒有導演,只有個星星眼的超級迷弟。可能立項就是奔著致敬成龍去的,加上導演擅長的動物類型,一拼湊,齊活。
也沒有邏輯,壓根不能帶腦子細琢磨,基本上只能當個卡通片看,但卡通片又不會像它這么瘋狂煽情,配樂還尤其糟糕,后半段哈欠連天,擦眼淚如果被拍下來,倒是可以拿去當“觀眾當場感動落淚”的宣傳素材。
不過吐槽這么多,這電影我還是會打個5分。
沒辦法,身為成龍影迷,就算其他一切都是0分,情懷在我這,還是可以打10分。
雖然,還是想跟導演說一句:
兄弟,真的,不提導演水平了,但以成龍的影史地位,您這致敬水平,還真是有點不配啊。
1.
情懷滿分
開場《A計劃》的鐘樓致敬一出來,我大概就知道這120分鐘,我主要該做點啥了。
這也是“粉絲電影”的一大樂趣:
獲得那些非影迷完全get不到的觀影享受。
在致敬成龍上,導演確實花了很多心思,盡可能埋到了電影的各個角落:
《醉拳2》的長衫,《奇跡》的戴禮帽,《簡單任務》的海豹帽子,《飛鷹計劃》的皮夾克配護目鏡,《超級警察》的果子貍燉水魚鞭,包括《喜劇之王》的演死尸等等。
得承認,這些細節,還是有讓我嗨到的,那種“只有成龍影迷才能辨認出來的”爽感,雖說沒什么好炫耀的,但就是會多出幾分樂趣。
不過導演顯然不只想賺影迷的錢,隱藏致敬對普通觀眾無效?索性簡單粗暴,直接把成龍過去的受傷鏡頭做個混剪強行植入。
這種傻乎乎的致敬,其實很傷害電影,是那種最笨的煽情,甚至透著點不管不顧的絕望。那意思就像是:
反正這次就是要讓你們感動讓你們哭,我邏輯不要了人物不要了電影質感也不要了,真實影像都搬出來了,大家就哭一個吧,求求了。
我之所以還是愿意給情懷滿分,其實和電影本身關系不大了。
可以這么說:
以成龍的影史地位,他確實值得一部電影向他致敬,甚至完全可以撕掉龍虎武師的包裝,我們就是拍一部徹徹底底的粉絲電影,向成龍本人致敬。
請來成龍老片里那些老熟人,還原那些經典段落,追憶那一個逝去的時代。
可以不要邏輯不要人物,但那個情緒和情感,一定是真誠的。
他當然配得上這個待遇。
只可惜,中國電影沒這個能力,更重要的是,也沒這個想法啊。
2.
其他零分
除了致敬成龍,《龍馬精神》剩下的,一無是處。
作為成龍影迷,我或許會在其中摻雜一些個人情緒,但平心而論,春節檔之后這兩個月的國產熱門新片,這應該是最沒誠意的一個了。
最直接的,就是電影的拼湊感太強了。
簡單說,一個故事里,融進去三個“情深”:
人馬情深、父女情深、武行情深。
編劇試圖用一個官司,把這三個主題串在一起,但最后,也就第一個人馬情深勉強算拍清楚了。
生下來就被判定該人道毀滅的馬,和遭遇大傷職業生涯就此暗淡的人,兩個失意的靈魂相遇,惺惺相惜,成就一段佳話。
如果電影就以這個為核心,好好拍,會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但因為還要顧及另外那兩個“情深”,這個人馬情,最后也就只停留在了拍清楚的初級階段。
其他兩個,就是純純的災難。
父女情深。
為什么反目?又是怎么開始和好的?劉浩存的演技確實差,除了笑和哭,其他稍微復雜的情緒,她就不會了。但這個女兒的角色淪為“精神分裂”般的工具人,也不全怪她。
故事完全沒有給這個父女情,做任何的起承轉合。情感關系中的所有變化都是硬來的,前一秒恨之入骨,下一秒說緩和就緩和,再下一秒又說翻臉就翻臉。
編劇既沒膽量給成龍這個爹加一點負面元素,又沒能力讓劉浩存這個女兒有任何主觀能動性。
于是整段關系,只有結果,不見過程。
編劇預設好了整個走向,反目、緩和、加深、頂點、再反目、再和好,卻沒有給這些結果注入足夠扎實的細節和邏輯,兩個單薄的假人,就這么從一個結果跳到另一個結果。
別說劉浩存了,你換更有演技的周冬雨、張子楓來,也好不到哪兒去。
武行情深。
這里要搞清楚的是,致敬成龍,和致敬武行,完全是兩回事。
成龍是很拼很玩命,但怎么說,他也是那個臺前無限風光、全球聞名、奧斯卡終身成就的超級明星。
龍虎武師呢?也很拼很玩命,但多是替身,最多也就演個打手嘍啰,默默無聞,最后終被時代淘汰。
電影把這兩個致敬當作一個來拍,其實是一種非常投機取巧的做法。這導致里面的很多人物邏輯,是強行而混亂的。
包括成龍在其中顯露的那種態度,看不上視效,不要任何保護去做危險動作,這種簡單粗暴的呈現,本身也是對龍虎武師精神一種錯誤的包裝。
除了這個故事主體,電影另外還有兩個很明顯的拼湊感:
一是類型拼湊。
比如喜劇元素確實能賣錢,但強行加進去也確實很傷電影。
隨便舉個例子,前半段需要郭麒麟出來搞笑,于是明明是成龍有求于郭麒麟,但劇情就是要強行塞進去一些岳父、女婿的搞笑戲碼,單剪出來做短視頻可能好笑,但放一部電影里,人物邏輯一旦崩塌,整個敘事也就垮掉了。
二是演員拼湊。
我不知道這電影的選角邏輯是怎樣的,但能做到所有人物之間的氣場都不搭調,也真的讓人服氣。
成龍、劉浩存、郭麒麟,三個人兩兩組合,全都不搭。但最離譜的,是讓余皚磊和容祖兒演兩口子,以及,讓郎月婷演劉浩存的媽。
我分不清這兩組選角,哪個更可怕。
3.
消費“成龍”
說心里話,作為成龍的影迷,確實很久沒有真正期待過他的新片了。
過去這十年,《十二生肖》之后,能稱得上好電影的成龍作品,也就是《英倫對決》了——而那還是一部外片。
但成龍很神奇的一點,也在這:
十年沒有好作品,但從行業到觀眾,大家依然捧他的場。
過氣、老了、爛片。
類似的討論持續了很多年,每一次新片口碑撲街,都有聲音說成龍的時代結束了,但到下一部你發現,“成龍”號召力還在,依舊是那個金字招牌。
很多人可能以為這部就要給成龍60年生涯畫句號了,但看看后續的計劃,國內國外,滿滿當當。
以我的理解:
過去十年、乃至未來幾年的成龍,更多就是作為一個符號的成龍存在了。
這個名為“成龍”的符號,可以是國家形象、民族代表,也可以是港片榮光、國片驕傲,更可以是行業前輩、后輩楷模。
相比成龍電影,大家更需要的,可能還是成龍這個符號。
于是,盡管一再口碑撲街,但中國電影總是會想盡辦法,繼續消費這個符號,直到它被榨干為止。
有趣的是,哪怕拍一部口碑撲一部,成龍自己,看起來也很享受這個被消費的過程。
這就是巨星最后的自負與驕傲吧,而我只希望,這個故事,能有一個大團圓的光明結尾。
結語
最后說兩句作為影迷,我最樂于看到的兩種消費“成龍”的方式吧:
要么是《摔跤王》那種,完全寫實范兒地呈現動作巨星的晚年落寞,頒獎季沖沖影帝;
要么就是《碟中諜》《印第安納·瓊斯5》這種,找最牛逼的幕后團隊,以A級商業大片的規格,實打實地把成龍那些經典IP延續下去,在最大的檔期,拿最多的票房。
這是我能想到的,一代巨星最體面的兩種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