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擊上方“關注”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說起趙敏芬的名字,或許很多人都不熟悉。
一是她前半生都活躍在舞臺上,二是她今年已是一位82歲的耄耋老人了。
但是說到她在熒幕上出演的角色,你一定不陌生。
-01-
還記得《還珠格格》里那個寵愛晴兒的“老佛爺”嗎?
“老佛爺”就是趙敏芬演的,這一年她已年近六十了。
在此之前,她還多次在電影《大決戰》《重慶談判》《毛澤東與斯諾》中出演宋慶齡一角。
當時《還珠格格》的導演在挑選皇太后的演員時,年齡必須在五十左右,氣質要高雅,面相要白且少相,而趙敏芬多次演過宋慶齡,正合適。
并且在這之前,她還演過不少教師、醫生、企業家、工程師等形象,這個角色很符合她。
但對趙敏芬來說她從沒演過清宮戲,還是個喜劇,這對她來說是個新挑戰,她有些猶豫。
這時候是兒子和丈夫全力支持她,接受這個新挑戰,就這么她接下了這個角色,沒想到該劇播出后紅遍大江南北。
趙敏芬也因此迎來老來紅。
先后在《鐵齒銅牙紀曉嵐》《風流才子紀曉嵐》演皇太后,接著又在《玉觀音》《原來就是你》《春天后母心》《家有爹娘》等多部劇中都有精彩出演。
從話劇舞臺到熒幕之上,趙敏芬的藝術事業能迎來第二春。
她感謝丈夫和兒子對自己的支持與付出,是他們成全了自己,讓更多人看到了她對藝術的追求與表達。
熟悉我行文的讀者肯定知道,我想表達的不僅是老戲骨對事業的追求,還有他們對愛情的忠貞,讓人羨慕的同時也是年輕人的榜樣。
-02-
我們常說一生一世一雙人,趙敏芬與丈夫李法曾就是一生一世的踐行者。
他們從戀愛到結婚,至今已牽手六十余載,從風華正茂的小年輕到耄耋老人,他們的故事簡單又浪漫。
1941年,在河北和蘇州各降生一個小孩,他們一個叫李法曾,一個叫趙敏芬。
從地域上講,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而且還是在那個年代,不出意外的話一輩子都不會遇到。
但因為對戲劇的熱愛,他們相遇了。
攝于1992年,趙敏芬李法曾銀婚紀念日
那一年,他們都19歲,于同一天踏進中央戲劇學院的大門,一個風華正茂,一個青春美麗。
當然,他們的愛情并不是像電視劇里演的一樣天雷撞地火,也并非是一見鐘情,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在一個班。
但是緣分讓他們在中戲相遇,總會有相見的機會,在一次次大課上他們相識了。
那時的李法曾俄語不好,一看見就發憷,而趙敏芬的俄語極好,不僅如此還長得漂亮。
這讓李法曾對她特別欽佩,當然他也有他的特長,那就是他的普通話說的比她好。
不過,也就這一點比她好,其它課,比如形體、文藝理論,無論哪一門課程他都不如她。
哪個少年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除了普通話,門門課都遜色于趙敏芬的李法曾對她生出了愛慕之情。
她也在相處中發現了這個男生雖愛玩,但極為聰明,一點就通。
于是優秀的她就成了他的“老師”,幫他補習各門功課。
這聽起來有點現代偶像劇的意思了,男主帥氣有才,成績卻不好,學霸女主便集中精力幫他輔導。
但比起偶像劇的大膽,那時的他們連手都不敢牽,也不敢直白的跟對方表達愛意。
不過他們也有屬于他們的浪漫,借著表演的機會向對方表白,并公開了戀愛。
-03-
都說畢業季就是分手季,趙敏芬和李法曾沒有分手,但卻沒逃過異地的命運。
1964年,他們一個被分到遼寧人藝工作,一個留在北京,一年只有四天時間相見。
但時間和距離并沒有將他們的愛情打敗,在那些不見的日子里,趙敏芬全身心排戲,很快就成了遼寧人藝的臺柱子。
她主演的《艷陽天》《紅石鐘聲》《踏遍江山》《鐵道戰鼓》等話劇深得觀眾喜歡。
趙敏芬在北方的知名度蹭蹭上升,在北京的李法曾的事業則是在婚后開啟了一波爆發。
1967年,趙敏芬和李法曾在北京的一間小平房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次年兒子李東出生。
趙敏芬與兒子
說起來也挺心酸的。
因為工作關系,李東出生剛滿100天,他就被送去外婆家了,幾年見不到母親一面。
因為那時趙敏芬還在遼寧工作,一年只有四天假期,而李東遠在武漢,四天時間還不夠她在路上的。
做母親的哪有不想念兒子的,但是在事業與兒子之間,趙敏芬她已經做了選擇。
所以她不可能半途放棄,她只能強忍著思念,加倍努力的工作,終于在兒子五歲那年,她被調到北京海政話劇團。
而李東這時候也由外婆帶著到了北京,自此母子才得以團聚。
但是在那些奔事業的年頭里,趙敏芬對兒子的陪伴還是很少。
不過她對藝術的追求和態度卻深深影響著兒子,讓他最終也走上了這條道路,成為很優秀的制片人。
-04-
要說起來,李法曾比趙敏芬成名要早,早在1985年在《諸葛亮》中,他成功扮演了諸葛亮。
憑借該劇他獲第六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的優秀男主角獎,獲首屆全國十佳電視演員第一名。
之后又在《漢王劉邦》中扮演了劉邦,電影《紅樓夢》中扮演賈雨村;
更是在電影《決戰之后》中成功扮演杜聿明,獲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獎,成為當時出類拔萃的明星人物。
明明在各個方面,趙敏芬都比李法曾優秀,但是她的名氣卻不如自己。
這在外人看來不對等的關系,趙敏芬卻不覺得,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兩夫妻必須相互成全,丈夫比自己名氣大,她是真心為他感到驕傲,但這也并不表示他就高人一等。
所以在他們家,無論誰名氣再大,回到家里該扮演啥角色還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當然,李法曾知道妻子只是差一個好劇本,憑她的藝術造詣,發光發熱是早晚的事。
所以當《還珠格格》找上她時,他全力支持。
當時趙敏芬拿到劇本有些猶豫,因為對她來說是一個新挑戰,但李法曾看了之后全力支持她,覺得這個角色就是為她量身定制的。
從事影片制作與策劃的兒子李東也根據全劇的演員陣容做了分析,覺得母親是皇太后的不二人選,他也全力支持母親出演。
有了丈夫和兒子做后盾,趙敏芬也就沒有后顧之憂,只管往前沖了。
當時拍戲是在冬天,拍這部劇的時候又是連軸轉,趙敏芬上了年紀,身體根本吃不消。
但四十多年的從藝經歷和敬業精神讓她跟年輕人一樣充滿著熱情,再苦再累都不叫累,爭取不拖劇組后腿。
要知道當時劇組離她家不過三公里,但她三個月沒回家,從秋末到深冬,是丈夫和兒子分別為她送吃送穿的。
她不想折騰丈夫兒子,讓他們沒必要來回跑。
但他們說必須全力支持她,讓她集中精力拿下這個角色。
為了這個角色,趙敏芬也是付出了比平常多一倍的功夫,抓緊一切時間熟悉劇情和背誦臺詞,最終呈現了一個形象生動的皇太后。
你一定還記得劇里皇太后有滾到地上、引火燒身和鸚鵡啄咬的鏡頭,要知道這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為了喜劇效果必須屈尊。
而這些都是趙敏芬親自完成,每次拍攝完畢又被冷水撲滅身上的火焰,寒冬臘月里,她被凍得瑟瑟發抖,卻沒有半句怨言。
這部劇拍完她的身體也垮了,在家休養了很久。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該劇開播后她的表演得到了大家的關注,丈夫和兒子都夸她演得好。
憑“皇太后”這個角色,趙敏芬迎來了演藝事業的第二春。
與此同時,她與李法曾從校園到婚姻,從青春年少到白發蒼蒼,一生相濡以沫的愛情也被人津津樂道。
無論是演技,還是藝德,他們都是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