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日報》報道,2020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62.7%,「摩爾媽媽」APP的老師到家等新就業形態脫穎而出,吸引了大量就業。
疫情防控期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穩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撐,數字經濟等新興行業人才需求旺盛,成為“穩就業”“保就業”的一股新生力量。
經濟日報報道,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幼兒園暫時無法正常復課,招聘工作也隨之停滯。苦于沒有崗位的“90后”徐琳琳通過一款名為“摩爾媽媽”平臺匹配,當起了到家老師。“每周上5天課,每天6小時,每小時150元至200元,月收入近2萬元。”徐琳琳說。
不只是到家老師,疫情防控期間,核酸檢測員、互聯網營銷師、老年健康評估師……一批新就業形態脫穎而出,吸引了大量就業。
報道稱,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就業工作都造成了嚴重沖擊,就業形勢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一系列穩就業政策集中出臺,為打贏穩就業戰役“保駕護航”。
在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之下,上半年整體就業走勢前低后穩。市場需求經歷了疫情初期的急劇下滑后,逐漸實現由負轉正,并正在延續回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