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鳥哥筆記(ID:niaoge8),作者:安唯歌,授權轉載發布。
相信從事運營的小伙伴都有過這樣困擾:
用戶運營明明看起來挺簡單,為什么做起來卻困難重重?
原因有很多,最核心的問題無外乎以下幾點:
1、用戶標簽不夠精準
2、很難抓到用戶痛點
3、忽略用戶生命周期
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真正吸引用戶,并進一步轉化成為我們的付費用戶?
降低門檻,先成為初階用戶
如果將用戶運營的工作進行拆解,可以拆解為拉新、促活、留存、轉化這四個關鍵指標。
每個環節看似獨立存在,其實環環相扣,一步錯,可能就會導致步步錯。
聽起來很可怕,但真有很多公司就在拉新環節出了問題,其最后結果可想而知。
研究完各種失敗例子,發現他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用戶?檻設置有問題。
比如一份電子資料,竟需要邀請15名好友關注才能獲得。在這個用戶獲取成本越來高的時代,這種“流氓打法”屬實是一股清流,可謂微信版“砍一刀”,勸這種公司耗子尾汁~
雖然這種活動一般都只為快速漲粉,但這種不合理的活動設置,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口碑和品牌形象,沒得到用戶,還背負了罵名,得不償失。
還有一些公司,在設置活動時,根本就沒想清楚究竟往哪里引流,公眾號?還是個人微信?導致很多用戶還沒添加到微信上就已經流失。
這里建議大家先往個人微信引流,因為從微信引流到公眾號,要比公眾號引流微信輕松很多。可以將這部分活動的用戶集中拉進社群,日常發一些公眾號內容,引導他們關注,相信還是可以吸引一波用戶。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通過與用戶溝通,精準知道用戶的來源渠道以及其精準標簽,這些對于 后期轉化都有很大幫助。
設置活動時,一定要學會降低用戶的學習理解成本,且活動?檻不宜過高,如果活動不涉及什么成本,那最好越低越好。因為只有用戶基數大了,才好從中挑選優質客戶。
設置標簽,為付費轉化準備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同一個產品,不同用戶使用,大家使用產品的理由、滿足的需求都存在各種差異。有可能就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A用戶看中了品牌情懷,B用戶看中了產品性價比,C用戶看中了產品服務態度。
花了大把預算,好不容易把用戶加到微信里,卻因為用戶標簽打得不夠精準,導致有效用戶生命周期內,很多用戶白白流失。
如果一開始就將用戶按標簽分好類,那在做活動時,就可以針對每種類型的用戶,做一些針對性活動,不僅能促進用戶活躍度,還能使他們對平臺產生依賴,甚至為我們的產品付費。
個人平時喜歡用RFM模型進行用戶分類管理,RFM是Rencency(最近一次消費)、 Frequency(消費頻率)、Monet ary(消費金額)。
RFM模型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RFM模型的構成:
Recency:最近一次消費,即用戶距離當前最后一次消費的時間。最近一次消費的時間距今越短,對我們來說更有價值,更可能有效地去觸達他們。
Frequency:消費頻次,用戶在一段時間內,在產品內的消費頻次。
Monet ary:消費金額,即用戶的價值貢獻。
基于這三個維度,我們可以將每個維度劃分為高、中、低三種情況,并構建出完整的用戶價值象限。
在完成用戶群體劃分之后,就開始制定策略,不同的用戶層級,采取的手段也會有所不同。
重要價值客戶:設置專屬福利社,維持當前狀態并做好流失預警
重要喚回客戶:精細化營銷活動,持續性點對點刺激
新用戶:設置新手福利,產品體驗等
一般維持用戶:固化用戶使用習慣,加深用戶產品使用頻率,激發活躍度
雖然以上標簽并非適用于所有企業,但按照這樣分類,基本都不會有很大出入。
通過精細化的用戶分類運營,可以達到對不同用戶予以不同的服務和引導,以此實現留存率的 最大化提升和用戶價值的最大化。
前兩天的“315晚會”爆出,科勒、寶?等知名企業在全國多家?店安裝攝像頭,偷偷搜集用戶信息。
這些企業采用人臉識別收集信息,是為了公司內部更好做營銷分析,比如分析客戶去過哪些品牌4S店,看過哪些?型,然后根據用戶這些標簽,進行制定針對性的銷售話術和策略,從而實現更好轉化。
雖然這種未經同意就采集信息的行為很可惡,但也側面表現出用戶分類運營的重要性。
活動測試,找最佳轉化路徑
相信做過裂變活動的小伙伴都知道,活動只有經過多次測試打磨,才能找到最佳版本。而這個最佳版本,可能相比最初版本,轉化率就會直接提高5%-10%,甚至更高。
在給用戶設置活動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整個活動的關鍵關節和動作是哪些。有時候只要我們抓住關鍵點,活動的整體方向基本不會太差。
拿公眾號裂變活動舉例,其最關鍵的因素是啟動量+宣傳海報+福利誘餌+轉化流程。
用戶掃描海報后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需要關注公眾號,而用戶完成指定任務后,讓用戶在哪個地方領取對應獎勵至關重要。
如果獎品是實物禮品、直播課或電子資料,建議直接沉淀到個人號或者社群里,成為你的私域流量池。
如果獎品是兌換碼這種,建議直接在公眾號后臺發放,利用裂變工具自帶的功能,減少運營人工操作量。
理順裂變流程后,還需要確定好最終裂變規則,如設置多少人完成助力任務,才能獲得指定獎品,以及整體的裂變玩法。
很多公司在設置助力人數時,是沒有任何依據的,胡亂定數。這里我們可以基于獎品成本及用戶行動成本來綜合考慮。
一個售價50元左右的活動禮品,讓用戶拉50人才能獲得,這個用戶的行動成本就太高。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參與流程中操作的難易程度,需不需要填寫各種信息等。關注公眾號、添加個人微信是目前看來最簡單且接受度很高的操作路徑。
拿【運營研究社】舉例,該公眾號里的各種資料包都是電子文檔,因為不涉及成本,所以他們的活動設置很簡單,只需要將相關文章轉發朋友圈,或分享至2個100人微信群,截圖上傳至后臺,就可免費領取資料包。
雖然轉發朋友圈、分享社群不一定能帶來新用戶關注,但從品牌宣傳來看,卻獲得了很大曝光,而且只要周圍的人有需求,很大概率也會去關注領取,此時吸引的用戶更為精準。
因為福利誘人,操作簡單,很多用戶都會去參與,周圍看到文章的好友也可能會參與,這就形成了多層級裂變。
當然了,影響裂變結果的因素還有話術、海報等,因涉及內容太多,這里就暫不陳述。
建立體系,讓用戶?期活躍
既然已經靠裂變吸引了一批新用戶,那如何使這些用戶?期留存,并對我們的產品產生依賴?
這里可以參考各大平臺的會員體系,比如美團的紅包抵扣、攜程的等級權益等,也就常說的用戶運營體系。
在搭建用戶運營體系時,應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針對不同階段目標,制定相應用戶群體的分群分層模型與指標(比如上面提及的RFM模式);
2、通過數據分析制定相應運營策略,包括運營周期、推送方式;
3、制定數據效果的評判標準,結合運營數據進行策略迭代。
通過一系列的激勵和產品機制,可以更好鼓勵引導用戶在產品內發生特定的行為,主要用在提 升用戶活躍度,或需要引導用戶完成某些特定行為。
而設置激勵體系時,通常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用戶的那些行為需要激勵(可以對平臺有益)
2、搭建一套虛擬物品或虛擬貨幣體系(比如積分)
3、營造用戶競爭氛圍(等級體系/排行榜)
4、各個環節的用戶引導(升級提示等)
5、貨幣發放和使用的平衡
總結
用戶運營雖一般很難量化,也看似無形,但對企業來說卻包含無盡價值,是品牌持續發展的基石。
用戶數量較低時,粗曠式運營也許能夠滿足日常的運營需求。
但隨著產品規模快速擴張,面對越來越多的用戶,越來越多元的用戶需求與用戶場景,體系化 的運營策略就成了提高工作效率與效果的重要利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用戶運營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和探索,切記用戶不是韭菜,如果一開始只想收割韭菜,那注定不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