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全球經濟景氣度低迷、市場需求持續不振以及庫存高企等因素困擾,手機市場的寒意仍在蔓延。
手機芯片巨頭們在迷霧中逆風前行。日前,聯發科、高通相繼發布今年一季度財報,營收利潤雙降,需求疲軟以及客戶庫存調整成為影響業績表現的主因。
此前業界對于市場下半年會有所好轉的預期似乎過于樂觀,按照目前芯片大廠給出的判斷,未來市場需求的能見度依然有限,看不到復蘇跡象。
為求生存開始降本增效、優化營運,為求發展還要保證高投入研發,芯片大廠們各憑本事,承壓前行,靜待暖春。
高光之后 逆風前行
4日,高通發布截至2023財年二季度財報(3月季度),營收為92.75億美元,同比下降16.9%,凈利潤17.04億美元,同比下降41.9%。
2022年的高光表現似乎透支了今年的增長空間,在創下營收紀錄2022財年,高通每個季度營收都在百億美元以上。
本季度,高通芯片業務(QCT)收入79億美元,同比下降17%,凈利潤同比降低37%;授權許可業務(QTL)業務收入13億美元,同比降18%,凈利潤同比降25%。
從2023財年Q1(去年12月季度)開始,高通調整QCT業務子板塊分類,將過去單獨列出的射頻前端業務的收入按類別歸入手機、物聯網、汽車三個板塊。本季度,手機相關業務營收61.05億美元,同比下降17%;汽車業務4.47億美元,同比增加20%;物聯網業務13.9億美元,同比下降24%。
影響營收的主要原因包括三個方面:宏觀經濟環境、手機銷量低迷以及高水位的庫存。代工成本在增加以及研發投入也影響了利潤率的表現。
外部環境似乎很難給手機和芯片廠商帶來信心。經濟環境可能會導致需求的進一步惡化,超過此前預期;作為重要市場,中國手機市場目前看不到實質性恢復的信號;市場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消化庫存,高通預計這些影響因素和挑戰將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
不確定的未來盡管充滿挑戰,但高通表示通過提高手機中產品的價值量,多層級的產品組合,依然有信心和能力駕馭當前環境。同時,伴隨多樣化戰略的推進,積極把握在汽車、物聯網、PC以和XR領域等非手機領域的增長機會,加強研發投入,并最終從宏觀環境的復蘇中受益。
手機遇擾 蘋果攪局
作為QCT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通手機芯片銷售收入在Q2實現61億美元營收,雖然較Q1環比增加6%,但同比下降17%。
因通脹上升所帶來的對于經濟衰退的持續性憂慮,推遲了消費者對于非必需品的開支,全球5G網絡投資的放緩以及中國市場換機周期拉長削弱了2023年智能手機增長的驅動力。
根據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了13%。IDC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報告,今年一季度國內出貨約6544萬臺,同比下降11.8%。延續了2022年以來每季度出貨量同比降幅超10%的態勢。
受到2021年下半年缺芯影響,去年年初手機廠商均加大了備貨力度,疊加需求不振,導致去年下半年起手機廠商遭遇庫存高企,雖然此后安卓陣營主要廠商加大了去庫存力度,但整體庫存水平仍處于高位。
高通預計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將下降5%-10%。高通CEO安蒙在財報會上坦言未來充滿挑戰,并稱“手機市場正變得非常困難”。
一些其他因素也對高通的手機業務造成了干擾,特別是在高端市場。華為此前退出的市場空間并沒有按照劇本落入安卓陣營的口袋,而是被蘋果搶去大部分份額。此外,二手手機開始蠶食高端市場,這其中,蘋果也是主力且份額持續增長。高通方面已表示注意到這一動向并將密切關注。
盡管如此,高通仍然占據手機芯片高價值食物鏈的頂端并且持續收獲市場份額。驍龍8系列高端芯片正在借助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型持續拓展,對于3月發布的第二代驍龍7+平臺,高通也進行了大量投資并進行了重新的定位,進一步提升了在中高端產品方面的競爭力。在日前市調機構TechInsights公布的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報告中,高通以38.6%的收入份額位列第一。
多元拓展 持續挺進
近年來,高通大力推進多元化戰略,希望通過加大投入將技術和產品拓展到汽車、工業、網絡等更多領域,減少對手機業務的依賴,成為推動營收增長的“第二曲線”。但實現在這些領域的提升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研發資源和時間,近兩年高通的員工數量平均每年有5000名以上的擴充。
高通的汽車業務一直穩健增長,盡管目前營收占比較小,但考慮到車規產品的設計和驗證周期,以及目前驍龍數字底盤方案在市場中的滲透速度,汽車業務一直被高通寄予厚望。本季度,高通汽車業務4.47億美元,同比增加20%,成為QCT業務中唯一同比增長的板塊。
本季度,高通的智能座艙和5G技術方案平臺共贏得了12個新設計,并與梅賽德斯-奔馳合作開發下一代智能座艙平臺。日前,高通的第三代驍龍駕駛艙平臺已經應用在Xpeng P7i和Lotus的新Eletre SUV車型。
在自動駕駛方面,高通優先考慮國外如寶馬等大客戶需求,去年雙方達成長期技術合作。在今年下半年,高通方面表示,將會宣布ADAS方面的一些創新技術及成果。
對于目前在中國市場的現狀高通表示滿意,并預計份額將會繼續增加。
在物聯網業務方面,高通表示與手機市場遭遇的挑戰類似,Q2收入1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4%。
目前物聯網業務的三個板塊(消費類、工業、邊緣網絡)中,高通正在積極推進windows系統與驍龍生態的融合,并將生態拓展到軟硬件以及OEM和渠道合作伙伴領域。同時,高通自研CPU芯片平臺Orion將如期在2024年推出商業設備。
為實現多元化拓展,高通也在尋求更多并購的機會,但目前受制于大環境的制約,高通方面坦言不得不謹慎前行。
降本增效 研發不減
在市場復蘇前景并不明朗的情況下,同眾多半導體企業巨頭一樣,高通方面計劃通過降本增效的方式度過困境。高通此前表示,將減少如手機等成熟業務領域的支出,對某些職能部門進行選擇性裁員,通過縮減開支,精簡業務,提高運營效率等,將全年運營費用縮減5%。同時,高通也表示也會為汽車和物聯網的多樣化投資提供資金。
此前,有外媒報道稱,高通將于財報會上宣布全球裁員5%,其中移動部門將裁減約20%,也有外媒報道指出高通已經在以色列以及圣地亞哥等地進行裁員,但在此次財報會上,高通并未提及此事,截至目前也并未對此進行過回應。
但高通的Q2財報顯示,當季涉及重組人員遣散費用為2.08億美元。而Q1財報中,相關費用為8000萬美元。高通仍強調,隨著環境的不斷發展,將評估和執行額外的降低成本機會,以幫助其達成降本的目標。
逆風前行并沒有讓高通減少在研發上的投入,這也是所有科技巨頭在當下環境下的共識,充足的研發投入是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本季度,高通研發費用為22.1億美元,同比增長24%。但相比過去兩年間研發費用逐季遞增,本季度研發費用環比略降。
生成式AI 投身其中
今年以來,ChatGPT所引發的生成式AI大模型掀起熱潮,成為各行業關注的焦點。手機企業目前已經在ChatGPT方面著手準備,但顯然更多還要依靠芯片等底層算力的支持。
作為一家在AI方面投入十余年的高科技企業,高通也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大模型在能耗以及云計算基礎設施上提出了更多成本方面的要求,而利用邊緣AI的能力,將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時能夠改進延遲、安全性等方面的能力。
在今年的MWC期間,高通展示了在Android智能手機上運行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能力。Diffusion是一個流行的基礎生成式AI模型,能夠基于文本輸入來創作圖像。該模型參數超過10億,此前主要限于在云端運行。
此次財報會上,高通方面表示,在未來幾個月里,將能夠實現終端AI性能的顯著提高,在不影響電池壽命的情況下,在手機上實現運行超過100億個參數的模型。高通將在2024年大幅提高產品的這種能力,也將推進類似技術在汽車以及PC領域的進入。
高通方面認為,在AI方面擁有獨特優勢。一直以來高通在推進邊緣側AI的部署,憑借多年來在AI領域的研發投入以及每年數百萬計的AI設備的出貨,從手機到PC、汽車和物聯網等廣泛設備中,高通將處于即將到來的變革和轉型的前沿。
【來源:集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