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新播場(ID:New_bc),作者:阿力古,授權轉載發布。
“23年了,還在玩無人直播?”
近期,《遼沈晚報》一則關于無人直播帶貨的報道,引起了討論。
報道中,兩位用戶稱自己參加了一個無人直播帶貨的培訓班,并搭建了無人直播間。但投入了3萬多后,這個直播間不僅沒流量、沒成交,最后還被平臺封禁,店鋪押金都沒法提現。
這樣的案例在行業內并不少見。無人直播因為門檻低、成本低,已在行業內流行多年,在平臺持續打壓之下仍屢禁不止。
新播場還發現,其實不止無人直播帶貨,商品卡、圖文帶貨等對內容要求不高的帶貨玩法,在行業內同樣備受關注,也成為了許多培訓機構重點推進的項目。
有需求就有市場,而培訓機構們的鐮刀,也一直跟隨著平臺的玩法更迭而改變方向......
無人直播帶貨暴雷
“無人直播(帶貨),月入過萬,這事到底是真是假?”
4月24日,《遼沈晚報》在抖音上發布了兩條關于無人直播帶貨的相關報道,其內容就是跟隨兩位女性學員向做無人直播帶貨培訓的機構維權。
視頻中,關女士自述,她在今年的3月13日通過粉絲量300多萬的@雷厲風行「干點啥掙錢」,認識了另一位網名叫白有痣的達人。據白有痣介紹,無人直播能掙錢,他還在微信上向關女士承諾了“一臺電腦(一天)150-200元,一個月是5000-6000元”的收益。
于是,關女士支付了2萬多的費用,其中無人直播帶貨的課程學費13600元,兩臺電腦5600元,還有購買相關賬號和軟件的其他費用。
之后,在白有痣教學課程的引導下,關女士錄制了國外的一些直播帶貨內容,然后通過剪輯放到自己的直播間使用。但做了一段時間后,直播間的成交額一直為0。
期間,關女士一直與白有痣的團隊溝通,對方稱直播間是因為監管等原因暫時處于沒有流量的狀態,后續會幫忙解決。之后,不僅直播間流量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她的賬號還都被平臺永封了,賬號里面的押金等費用也因此無法取出。
之后關女士再向白有痣團隊申訴自己的問題,就幾乎得不到什么正面回復,于是她選擇了求助媒體。
顯然,關女士是被該培訓機構騙了,成為了無人直播培訓機構鐮刀下的韭菜。
這件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有人在視頻下方留言,請求曝光XXX,也有人在視頻下方自述自己有過類似經歷,投入了XXX費用……
無人直播帶貨,就是指不用真人出鏡也無須實時講解的直播間,主要是利用錄播的形式。因為入局門檻低,成為了許多想要做直播帶貨的小白們的首選。
無人直播培訓機構們就是看準了這一點,于是將無人直播鼓吹稱神話,大肆宣揚這是個入局就能撿錢的賽道。
早在2020年,就有行業人士指責過將無人直播鼓吹成神話的培訓機構,認為“行業中80%以上的培訓機構,都是割韭菜”。
為何屢禁不止?
實際上,平臺一直都在打擊無人直播亂象,但可謂屢禁不止。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搜索“無人直播”關鍵詞,不僅會跳出相關的直播間,還有大量教學視頻和專門的培訓賬號。
那么,無人直播為何屢禁不止?
一方面是因為直播帶貨行業的持續火熱,仍有許多入局者因為被直播帶貨的造富神話吸引,又因為在內容和運營能力上的不足,助推著無人直播帶貨培訓的火熱。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無人直播存在已久,而且在某些場景的應用上,確實被驗證過其帶貨能力。
早期,以播放視頻素材、錄播視頻為主要形式的無人直播就已經出現,并掀起過一陣熱潮。
2019年底,無人直播就與“虛擬定位”等黑灰產玩法出現在行業內。那時,抖音、快手的直播工具不完善,想要在直播間播放錄制好的視頻片段,需要一些“黑科技”作為輔助。當時,一些播放勵志雞湯、勵志演講、游戲片段視頻的無人直播熱度并不低。
一些機構和團隊借助這樣的玩法,通過批量搭建賬號的模式來獲取可觀的流量,利用群控軟件或貼片等形式,引導直播間的用戶打賞或購買商品。
不過,平臺很快就注意到了這類玩法,加上一些內容在版權上的問題也很大,進行了嚴厲打擊。
2020年,直播帶貨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一些需要拼時長或者不露臉場景的直播間,從節約成本等角度考慮,對無人直播間場景依舊有需求。
比如售賣低價零食尾貨、清倉書籍、低價日用百貨等直播間,產品利潤低、用戶決策簡單,搭建無人直播間不僅成本低,同時還能實現一個人管控多賬號,相較于真人直播間性價比更高。
這一時期,無人直播的素材從網絡素材變成提前了錄制好的直播間素材,只能從互動效果去做分辨。同時,這類直播間還可以投放Dou+,甚至千川,也因此誕生了一些半無人直播的玩法,即直播間播放相關素材,但也會接入主播或運營的實時語音,他們會在直播間人氣高、用戶活躍的時候引導下單。
除了前面提到售賣低價商品的無人直播間有不錯的表現外,一些有特殊或獨家貨源的直播間,如華強北五碼機等,也采用了無人直播這樣低成本的玩法。
之后,隨著本地生活業務直播間的爆發,許多做團購、優惠套餐的商家為了轉化各個時段的用戶,也選擇了無人直播。
正因此,即便平臺依舊嚴打錄播,相關直播間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賬號被封禁,同時還加強了直播間投放的審核,但仍無法阻止無人直播的持續火熱......
“無人直播比短視頻帶貨還影響大。”某行業人士如是說。
“無內容”玩法盛行
如今,隨著數字人、AI技術逐漸投入到直播中應用,無人直播玩法已經開始走出黑灰產的范疇。
這也讓各大培訓機構更加“熱捧”這類玩法,并利用“躺賺”的噱頭吸引沒有貨源和運營能力的人群入局。
只是,不同于早期的行業環境,如今無人直播間更多的只是一種低成本運營方式,吃不到任何流量紅利,小白入場幾乎無法實現成交,只會被培訓機構割韭菜。
實際上,除了《遼沈晚報》的報道外,還有許多地方媒體也報道過類似的直播帶貨培訓項目。沒有任何經驗和資源的小白參加這些培訓項目,花錢購買了一些工具和服務后,根本就做不起來。
不過,有需求就有市場,而培訓機構們的鐮刀,也一直跟隨著平臺的玩法更迭而改變方向......
新播場發現,培訓項目中,除了無人直播外,最近熱度較高的還有商品卡和圖文內容帶貨。
所謂的商品卡玩法,也是針對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直播平臺,它們在2021年開始籌建商城,并陸續加大對商城的投入后,讓商品的曝光不再依賴于內容。于是,引導用戶選品鋪貨、利用刷量的方式讓商品曝光的商品卡玩法盛行。
而圖文內容帶貨,除了在小紅書上盛行外,隨著抖音、快手開放圖文內容掛購物車的權限,也開始在抖音、快手上盛行。這一類內容創作門檻更低的玩法,自然對于沒有能力的小白而言,看上去十分友好。
“淘寶圖文18年就沒得做了。”某位傳統電商人在社群里如是說,但這并不能阻止許多玩家涌進圖文帶貨,從而也給培訓機構們提供優質案例和宣傳素材。
所以,另一位從業者在社群里稱:“你們這些做電商的還不如賣課的賺得多。”
而從無人直播、商品卡再到圖文帶貨,你會發現,這些玩法之所以受到關注和追捧,不僅是因為成本低,更重要的一點是相較于直播和短視頻帶貨,內容創作門檻和難度更低。
一方面,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傳統電商玩家和供應鏈涌入抖音、快手,他們并不太熟悉內容玩法,而是在運營和付費流量上有著比較強的能力,所以更傾向于這類玩法。
另一方面,抖音和快手在近1-2年時間內,投入對商城的運營,將內容與電商割裂開。在內容層面,讓用戶上有更長的停留,增加平臺DAU;在電商層面,讓用戶做快速成交,釋放出能多的時間消費去內容。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2020-2022年期間,行業內曾出現了策劃出各類創意內容的電商直播間,但如今卻越來越少了。
平臺對內容策劃力的弱化,被培訓機構鼓吹成是給更多普通人機會。但在從業者看來,這將是更強貨品能力、運營能力和付費能力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