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以為國產青春愛情片終于有了長進。
是我的錯,高估它們了,依舊是爛泥扶不上墻。
在此奉勸各位,不要對國產青春愛情片有一丟丟的期待。
否則,你將會浪費人生中的兩個小時以及40塊,然后在如坐針氈的倆鐘頭里反復質疑自己到底是個中了邪的大怨種還是個不聽勸的傻波依?
現實證明,我真的是傻缺buff疊滿了。
看《這么多年》前,我數次教育自己不要抱有挑剔的預設心態。
30分鐘后,劇情BUG崩了我一臉上,嘲笑我的仁慈。
很多時候,完全跟不上電影邏輯,別誤會,不是它燒腦,是完全不講道理。
怎么就突然吵架了?怎么就突然含情脈脈了?
鋪墊在哪?前情是啥?怎么回事啊?
整部電影,我頂著滿腦袋問號,到結局愣是沒順個明白。
一出愛情片連最基本的轉折沖突之間的連接都講不明白,感覺更像是看了個短視頻拼接套餐。
冗長的同時,還乏味無趣。
就這么說吧,這部電影,只適合15歲以下的青春期早期觀眾看。
多一歲,很難不會看的時候笑出聲。
整部電影漂浮著一些俗了吧唧的爛梗,其中幾句做作臺詞,會讓人一陣恍惚感慨,《小時代》遺毒真是流入了每一部國產愛情片。
可能有人會疑惑,咦,為什么我到現在都沒講劇情?
因為,它沒有劇情啊!!!
《這么多年》的劇情一言以概之,一個縣城清貧尖子生和一個省城富貴小霸王的相愛,多年后久別重逢再續前緣。
故事可以俗套,但是把俗套延展成爛俗,也是厲害。
先說說演員,孫千飾演清貧自卑學霸陳見夏,不能說完全形神兼備,起碼不出戲,且合理。
與之相對的是張新成飾演的小混混李燃,有些違和。
張新成的陽光長相沒有一絲痞壞勁兒,即便燙了個渣男錫紙燙,也無濟于事。
而張新成為了硬靠混不吝,多了些跳躍歡脫的動態表現。
但這沒有讓混勁兒附體,反而只覺得這孩子可能有點兒興奮的多動。
混不吝背后的不羈,不屑,不恥,張新成身上完全找不到。
電影里面,為了表現張新成角色的混混身份,只有兩個場景,額頭上擦了點兒血,以及爬樓偷回自己的CD機,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劇情表現。
本來外形就受限,現在劇情也不給安排,張新成的小霸王角色很多時候并不貼合,反而看著他的校服裝扮,會錯覺在看《你好舊時光》的番外篇。
不過,好在孫千張新成之間有點兒CP感,兩人湊在一起,養眼是夠的,但也只能養眼了。
電影里,兩人關系時常讓人摸不著頭腦,尤其是兩段吵架戲碼。
一次高中時期,兩人打電話,電話里李燃聽到了陳見夏家里的爭吵,慌亂之中陳見夏掛了電話。
回學校后,兩人爆發了爭吵,陳見夏不讓李燃再來找自己,李燃因為陳見夏撇清兩人間家庭關系的不同而負氣。
最后,兩人不歡而散。
整個敘事邏輯可能是成立的,陳見夏的自卑心作祟,李燃憎惡別人提及他的家庭。
但是,片中兩人的爭吵就是你講你的,我說我的,就……硬吵。
成年后4S店偶遇的那次也是如此。
陳見夏弟弟和李燃表妹生了沖突,李燃表妹質問擋在前面的陳見夏是誰?
只見陳見夏墨鏡一帶,誰都不愛,說自己是來逮出軌老公的。
李燃表妹一聽,一臉訕訕,就走了,走了…
李燃瞅見了,揶揄陳見夏裝富婆,免于賠償。
逮出軌老公是什么富婆的固定操作嗎?再說為啥富婆就不用賠償?
這中間的邏輯鏈條是什么?誰能我給科普一下?
之后,更有意思,陳見夏和李燃互相陰陽怪氣。
后面,甚至突然開始人身攻擊,好像對方當年做了什么對不起自己的事,互生怨恨。
明明在4S店不歡而散,當天晚上,李燃和陳見夏又含情脈脈地“好久不見”。
這啥?非遺川劇變臉傳承人互相切磋較量?
那當初為啥兩人生那么大怨恨呢?
因為高考畢業后兩人就分開了,沒有聯系。
如果不告而別,如果當年吵架了也能理解,問題是,明明好聚好散,怎么就生了怨恨。
畢業后沒聯系,你們是坐牢去了?沒手機?沒社交媒體?
退一萬步說,哪怕寫信呢?快遞郵寄費付不起?兩位?
《這么多年》的整個故事邏輯節奏,甚至臺詞都是稀碎一片。
糊弄糊弄著,兩人就愛了,就鬧了,就和好了,主打一個突如其來,出人意料。
愛情可能講不通,氛圍感硬湊總可以了吧。
不好意思,沒有。
兩人之間的曖昧氛圍干癟,情濃時刻尷尬,唯一算得上氛圍感的時刻只有攝影師的賣力渲染。
拍得美,是讓你把兩人之間的愛情拍美啊。
打光弄得華麗有什么用?那我為啥不去看雜志社VLOG?
愛情之間的氛圍,講究的是情愫之間慢慢升騰而起的悸動與羞赧。
一個自卑之人的愛是初起之時,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是喜悅之時,充盈著從未有過的曼妙,但始終惶惶不安而自哀。
那份隱秘而微妙的感受無法通過具體的情節來描述,它就是一種飄忽不定的情緒,始終在縈繞糾纏。
再加上適逢青春期的敏感與緊張,一切情的彌漫與消散總會伴生著一些微不可見的失落與惆悵。
舉個例子,近幾年比較值得看的青春愛情片《過春天》和《盛夏未來》。
《過春天》里少女佩佩的身份迷茫,是一次次穿梭在“過關”時刻的匆忙與慌亂。
從與閨蜜的天臺構想,再到暗室里曖昧的纏身情欲,最后,一個人孤身發呆。
就像經歷了一場冬轉春的寒流感冒,沉重卻又輕松,失去了什么,卻又重拾了什么。
《盛夏未來》里,少男少女勇敢而誠實地面對愛而不得。
他們從羞于承認暗戀的失敗,再到坦蕩地確認大人世界失控感情的惶恐不安。
就像觀看一場盛夏之夜的煙火,不再憂心煙花墜落之后,只喜悅最燦爛時刻的瞬間。
這兩部電影同樣有狗血俗套的情節,但是時時刻刻關照少男少女的心事。
所以,這樣的愛情,會讓人相信,會讓人動容。
當然,也不能說《這么多年》一無是處,硬要挑一個話,孫千和劉丹之間的對手戲稍稍可以看。
這其中主要靠劉丹力挽狂瀾的演技。
劉丹飾演強勢又市儈的偏心母親,她在意兒子的利益,打壓女兒的需求。
為的就是憑借兒子的身份讓她在爭搶房權時,賺得一點點話語權。
她把精明心機都寫在了臉上,不遮掩,不隱藏。
她天然地認為同為女人的女兒是她的幫手,是承接她之后伺候照料丈夫兒子的接班人。
這樣一個活在父權之下的女人,對于一切違背她認知傳統的事,都是憤怒的。
甚至生出無上的權力,去馴服貶低想要掙脫自己控制的女兒。
所以,她不顧情面毆打外宿的陳見夏,指責陳見夏的不體面。
也可以看到,母親只有在面對陳見夏的時候才會歇斯底里,即便對兒子丈夫又再多不滿她也不會多言。
這樣一個迂腐又可憐的母親形象,劉丹刻畫的入木三分。
《這么多年》終究是一部愛情片,家庭戲碼是對關鍵愛情的佐證與影響。
就好比對于一棟大樓的基底,家庭環境越合理,基底越扎實。
對之后人物的性格和行為也就有了更充實的依據。
在劉丹的努力下,《這么多年》基底完全可以扛起更高的建筑。
可惜,最后只建起了一座二層小樓,還是個危房。
說到最后,再聊聊電影原著作者八月長安。
她筆下的“振華三部曲”堪稱一代95后的高中校園回憶。
但是,這些年拍完網劇拍電視劇,拍完電視劇拍電影,恨不得把一部作品敲骨吸髓。
吃老本吃到這個份兒上,真的很難不讓人多了些失望。
最近播出的那部《龍城》也是。
笛安筆下的“龍城三部曲”原本是小城青年的失落過去,現在直接成了狗血家庭劇。
市場的環境之下,當初陪伴的青春寫手都成了文化商人,任由好作品被隨意對待。
面對這樣沖出不窮的翻拍,老粉們心里多的是不忍和可惜。
說到當下市場環境也極盡諷刺,科幻片成長,動作片圖強,懸疑片精進。
類型片都在各自軌道上努力向前,只有愛情片一副半死不活的死樣子。
逢出必罵,一片嘩然。
而中國情侶簡直不能更慘,面對著一些做作糟粕,無語又無奈。
所以,趁著《泰坦尼克號》還沒下映,情侶們去看看經典吧。
不要讓自己坐在電影院,面對狗屁不通的劇情悵惘和疑惑:
國產愛情片,這么多年,到底拍了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