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hatGPT 迅速走紅,國內各大企業紛紛發力認知大模型領域。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于5月6日正式亮相,快速點燃國內科技圈的熱情。
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是以中文為核心的新一代認知智能大模型,通過對海量文本、代碼和知識的學習,具備跨領域多任務上類人的理解和生成能力,可實現基于自然對話方式的用戶需求理解與任務執行。
發布會現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劉聰通過問答形式,真機實測星火在知識問答、語言理解、文學創作、作業批改、數理推算等方面的應用能力。
致敬OpenAI,星火有望10月在中文能力超越ChatGPT
ChatGPT的出現,推進人工智能走向歷史性轉折。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到:“我們要向OpenAI致敬和學習,同時也要快速追趕并努力超越,而這需要一套科學系統的評測體系。” 在文本生成和數學能力上,星火認知大模型已經國內顯著領先,且相比ChatGPT也具有一定優勢;在語言理解和知識問答方面也達到接近ChatGPT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
劉慶峰自信地表示,星火將在10月24日前對標ChatGPT,并有望在中文能力上超過ChatGPT,在英文能力上與ChatGPT相當。相信基于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扎實的基本功和持續創新能力,這個目標值得期待。
訊飛星火的技術自信源于持續地投入與創新
作為一款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先進人工智能系統,星火模型具有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知識推理和學習能力,可以滿足用戶在各種場景下的使用需求。科大訊飛在此節點推出具有行業突破性的星火模型,一方面是憑借其在AI領域的深厚根基以及獨到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訊飛深耕人工智能領域多年所擁有的技術自信。
AI大模型的打造擁有很高的技術和資金門檻,需要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框架、數據、人才等一系列建造條件的全面支撐。為了有足夠的實力搭建大模型,訊飛做了諸多努力和投入。
科大訊飛通過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牽頭設計了通用認知大模型評測體系,并與中科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和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共同探討形成了覆蓋7大類481個細分任務類型。在科學的評測體系中,推動大模型的發展。
同時,這也離不開訊飛這么多年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深耕和積累:2011年科大訊飛便承建了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2014年推出“訊飛超腦計劃”,提出讓機器像人一樣能理解會思考;2017年,訊飛承建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2022年,推出“訊飛超腦2030計劃”,旨在讓懂知識、善學習、能進化的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每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機會,讓機器人走進家庭。
星火實際運用價值得到驗證,將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 ,訊飛星火大模型已經在教育、辦公、汽車、數字員工等領域有了清晰的商業落地路徑,無不體現出星火的在實際運用中的巨大價值。
基于其在人工智能領域豐富的技術儲備和積累,以及取得的多項全球領先的技術成果,訊飛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相信未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將會惠及更多領域,助力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質增效。